当然也有事儿多的,那只能是家风使然了,没有哪家会都是一样的。
俩人声了几句就没再继续,毕竟一大家子在一起,俩人就不好话了,还是一起唠嗑比较好。
这么前前后后一折腾,眼看着就要中午吃饭了,王氏就让大家伙儿坐着,她去做饭了,七夕一看连忙也站起来道:“大舅母你歇着,都了这几做饭我包了,让我二姐她们给打个下手,你们就歇着吧。”
王氏听了就摇头道:“你要做饭大舅母不拦着,可今儿个刚过来,先歇歇,等明儿个再做,啊。”
其实让外甥女做个饭啥的都没啥,一家人不必计较那么多,又不是要当客人伺候着,可到底看几个孩子刚坐车过来,怕她们还没歇过来就去做饭,所以王氏才会拦着的。
“这才多远的路啊,不信大舅母你问问我二姐和蒋朝,问问她们累不累?”七夕摇头,按着她大舅母不让动,转头笑嘻嘻道,“姥,姥爷,你们想吃啥,做得快的我现在就能做,要是需要提前准备的,我就这会儿都给弄好了,晚上可以做。”
还真是觉得不累,要不她也不会跟大舅母装假,加上做饭根本不算个啥事儿,所以七夕问起来底气特别足,大有你想要吃啥尽管,我一定都给你做出来的意思在。
李远和汤氏一听就笑了,汤氏仔细瞅了瞅云朵和七夕的脸色,见果真是挺有精神,并不像是累着的样子,就也没坚持让她们歇着。
于是冲着王氏摆了摆手。汤氏道:“就让几个孩子折腾去吧,你也歇歇,看夕儿都这么问了,想吃啥你们就。”
其实平时家里头做饭也是有李文敏帮手的,而且虽孩子们孝顺不让汤氏累着,可老人闲不住,往常也都是跟着在厨房帮着忙活的。加上家里人并不算多。所以王氏也累不着。
汤氏之所以这么,也是听着七夕得有意思,所以才附和着的。而且反正七夕都是要下厨露一手的,既然问了要吃啥那就就是了。
听她姥这么,七夕连忙赞同道:“就是,我反正是要做饭的。想吃啥就,咱吃点儿爱吃的多好。”
老人都发话了。又听七夕得有道理,大家伙儿还真就没客气,李远凑趣带头晾菜,几个人也都跟着凑热闹了。因为是七夕下厨,也不讲究什么接风宴非得做多少道材,就果真按着刚才的。复杂一些的等晚上做。
其实到了冬北方很多人家都是吃两顿饭的,毕竟不像是下地干活儿的时候。一要三顿饭要应时应晌的,得保持体力好出活计。
而到农忙过了之后其实就不必了,基本整个冬因为气冷的缘故,除开那些个要做些生意的,或者是找些短工去干的,余下基本都是在家猫冬的。
是以在很多人看来,不动也就不消耗体力,加上冬短,早早就黑了,吃两顿饭也就是应该的。
不过李家如今还是吃三顿饭的,并非是因为七夕她们来了之后才这样的。
因为七夕她们的到来,更因为七夕这个厨艺大手下厨,厨房里头格外热闹,李文敏李文兰比云朵和蒋朝还要上心,跟在七夕身边认真地瞧着,七夕也乐意教她们,不管做啥都顺道给解释一遍,末了笑道:“先前你们不是也都学过一些吗?不要着急,就是一遍学不会也没啥,我这几做饭,有啥不懂的随时问就是了。”
李文敏李文兰听了就都笑了,点头道:“嗯,这几可得跟你好好学。”
要女孩家对厨艺上心也都是正常的,就算不是学来开铺子开酒楼做生意,将来也都是要管着一大家子的,谁不想手艺好一些,家里人也能吃得好一些,如今有这个机会可以跟七夕云朵学一学,自然都不会错过机会的。
午饭七夕几个一起动手,很快就做好了,到底老人还是惦记着让七夕她们午后好好休息一下,是以李远李泰平也都没有喝酒,吃过午饭就让她们去歇着了。
跟七夕家里差不多,李家也基本都是那样的格局,不过是因为李泰和他们好些年前就已经搬去镇上住了,如今李家还算宽敞的院子,其实就住了老两口和李泰平一家,而且孙子还在县里念书,一年到头回家的次数也不多。
所以平时上房就只有老两口住,大房一家住在东厢房,西厢房平时没人住,只是打扫着等过年李泰和他们回来才住的。
这会儿因为七夕她们过来,李泰平夫妻俩就搬去上房暂时住几,整个东厢房都空出来给几个闺女住,沈承厚李氏过两也要过来,到时候家里也有地儿,西厢房整个都是空着的呢。
帮着一起收拾了碗筷,几个孩子就全都跟着李文敏去了西厢房,王氏刚才就带着李文敏全都给收拾好了,家里一向打扫得干净,也不用非得收拾啥,就是多添些被褥就是了,且都是啥收着干净的,专门拿出来给他们用了。
“这屋跟你家挺像的……”蒋朝进屋之后瞅了瞅,就看着七夕笑道。
的是七夕家在村口的房子,原本乡下的房子就都是差不多的,除开七夕家因为住在村口人少的地方,所以把院墙修得格外高以外,里头的格局基本都是差不多的。
自然都是为了家里日后或许会添丁进口考虑的,除开上房之外必然会有东西厢房,只是没有想到七夕家那么快就搬去镇上,如今更是搬去县里住了。
不过当时家里建房子时候的心情还记得,可算是有个自个儿的家了,当时家里所有的银子算起来也没有多少,可不管咋先起个属于自个儿的房子都是头等大事儿。
所以尽管现在已经很少回去住聊,但那宅子七夕家是啥都不会卖聊,哪怕跟沈家老宅的人并非是那么亲近,但那里也依旧算是她家的根,不管将来搬到哪里,起老家,其实就是村口的那一处并不算华丽的院子。
“熟悉吧?那就不愁住着觉得不自在了……”七夕就笑着跟蒋朝道。
“哪里会不自在?我第一次去你家住的时候就很习惯,都觉得比我在自己个儿院子住要好得多了。”蒋朝一听就道。
“扑哧”一声,一旁的云朵听了就笑了,指着蒋朝对李文敏李文兰道:“你们听听她得这话,文敏姐文兰姐我跟你们,蒋朝在县里自个儿家里,是自个儿住个院子的,咱不用想都知道,指定院子里啥啥都是好的,可你们不知道,她守着那院子还不乐意住,整往我家跑,就跟我们挤一屋儿。”
李文敏李文兰听了都直乐,她们虽然没有住过蒋朝家的宅子那般的,但李文兰原本就是在镇上住了许多年,李文敏也去二舅家住过不少次,对于有钱人家的宅子是啥样儿的自然也是清楚的,所以听了云朵的话也都跟着笑,显然也都觉得蒋朝有意思。
倒是蒋朝根本不在意,事实上云朵这样她也不是第一次了,是以马上就笑着道:“又不是我自个儿这样,慈不也一样,再我为何这样,若是换了你,叫你独个儿去住个院子,换我来跟大家一起热闹,你可愿意?”
“不愿意,当然不愿意。”云朵一听连忙道。
这反应迅速得让大家都笑了,蒋朝乐不可支道:“看,你都了不愿意,那刚才还我?”
云朵就伸手拍了她一下,也跟着乐了。
其实当真很好理解,像是蒋朝这样的大家姐,从虽娇生惯养的,从来都是不愁吃不愁穿,见过的世面不是一般人家的孩子可以比的,可同样的,也因为身份家世的原因要显得孤单一些。
毕竟身边一样年纪的孩子出身都差不多,正是因为这样的出身,反倒是从开始就懂得多一些,即便是年纪还,却也比旁人要懂得多,因而彼此交付真心也就更难一些了。
尤其蒋朝这样开朗的性子,让她独个儿着实是为难她了,原本就爱爱笑的,如今意外结识这许多性子相投的,不惦记着总在一起才怪呢,到底还是不大的年纪啊。
这样来,对于她们这些人来,其实彼此相识都是幸事一件,原本人跟人之间的缘分就是一件挺奇妙的事儿,能有机会相识就已经不容易了,更何况还可以这般相知。
着着就又闹腾起来了,七夕在一旁听着乐,由着她们又了几句,就开口催促着都去简单洗漱一下,午间还是休息一下的好。
几人自然都听着了,做饭之后温着的水还有,此刻换下外头穿着的衣裳,又重新洗了手脸,这才上炕午睡。
怪不得蒋朝跟七夕家那屋子像,就连这屋里的热乎气儿都是一样的,像是李家这样勤快的人家,早早地就把冬要用的柴火都备好了。(未完待续)
喜欢福至农家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福至农家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