奶爸劝学史

司马青史

首页 >> 奶爸劝学史 >> 奶爸劝学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盛朝霸业 草根的逆袭之路 红楼公子如翡 史前部落生存记 开局被架空,朕要成就千古一帝 我是一个谋士,擅长抄家灭门 重生后皇朝中我指鹿为马 大唐之美食搬运工 十国行周 我为公子扶苏,打造大秦最强盛世
奶爸劝学史 司马青史 - 奶爸劝学史全文阅读 - 奶爸劝学史txt下载 - 奶爸劝学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33章 武安君离世北地归附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扶苏为了取信于众人,请重臣大将一起开棺,只见始皇帝的遗体腐烂已经十分严重,至少已是死了二十余日。众人想着赵高李斯瞒着始皇帝死讯为非作歹,恨不得将之碎尸万段,太子殿下命将赵高李斯交由廷尉府审讯,按律治罪。

扶苏安葬了始皇帝之后登基为帝,是为二世皇帝。二世皇帝上任伊始大赦下,非死罪者皆赦之,又暂停了宫室和皇陵修建,连驰道工程也暂停,与民休息三年。又任命蒙毅为大丞相总摄政事,蒙恬为国尉统帅全国兵马,让王离为主将涉间为副将领兵二十万依旧在长城驻防。

扶苏继位一月,南海尉任嚣上表朝贺,并求大军钱粮。扶苏与蒙恬商议南海战事已息,便有些患有十万兵马足以应付,传令任嚣留下十万兵马,余者五十万人就地卸甲为民,划地安置,其内地有妻子者按意愿由官府护送至岭南相聚。自今日起罪犯妻女流放者皆流放岭南,鼓励州郡无产者携子女移垦岭南。

任嚣对始皇帝之死和二世皇帝继位本有疑虑,见新皇帝陛下处置得宜,翻山越岭数千里回咸阳谢恩,自此秦国尽在二世皇帝掌郑

二世皇帝又下诏三月之内山野盗匪回乡耕种者不究,山野盗贼大部都是被劳役赋税所苦不得已而为盗,日夜忧心官军围剿,见皇帝陛下宽仁贤明,又免了多年劳役,一大半都按期归乡耕种,自蠢路安宁。

这几年始皇帝陛下倒行逆施,民怨甚深。二世皇帝陛下几个举措大大消减政府开支,既消解了社会矛盾,又给无产者新的出路,连盗贼都没了,不过半年下大定。

廷尉府审明赵高在始皇帝饮食之中下毒,使得始皇帝早早病亡,又谋害二世皇帝,按律当诛九族,皇帝陛下以主使之人之赵高,余者无辜,将赵高凌迟处死,家人流放岭南,亲族不究。李斯不曾毒害始皇帝,却整个参与了谋害二世皇帝之事,父子二人判斩刑,家人流放燕地。

李斯为大秦大功臣,之所以勾结赵高行叛逆之事者,一则为了权位,二则自负才高足以安定下。这些时日里在狱中听闻扶苏继位之后各项举措,大是钦佩。扶苏以李斯有大功于秦,也曾到狱中探望,表李斯昔日之功,令李斯大为羞愧悔恨。行刑之日姑娘前来探望,道:“丞相大人降奇才,连老爹都是钦佩的,皆因私心太重,致有今日之祸。当年老爹让你不要害了韩非,想不到你一意孤校若是当年你听老爹之言放过了韩非,今日我便救你一救”李斯此时方知当日司马青史曾让张三带话不可害了韩非,那张三却并未对自己提及,想必张三未及出便被自己处置了,今日之祸到底都是自己太过自私自利狠辣无情。想一想除了始皇帝之外没有一个人待自己是真心,自己真是活该,居然背叛了唯一真心待自己的始皇帝,若不是二世皇帝仁德,自己的罪行灭九族都不过分。

李斯终日争权夺利,蝇营狗苟多行不义,这几十年来心中难免不安。今日得了个父子皆斩的下场,反而释然了许多,向姑娘行了一礼之后坦然受刑。

姑娘居咸阳二年,见扶苏各项举措得宜,下大定,便也不再关注朝堂之事,日日与巴清吃果子聊打发时间。

这一日巴奴来报武安君身体不佳,遣人请姑娘回北地,姑娘即与巴奴启程而回。前后不过两年半的时间,回程之时沿途所见已是大不相同,大城镇人来车往,虽不见如何繁华,比之数百里不见人烟已是壤之别。

巴奴感叹变化之大,简直不可思议。姑娘道:“人为百灵之长,最能适应环境,官不扰而民自安,民安则国富。如今大秦皇朝大权集于皇帝一身,若是皇帝贤明仁德,管束官府不可胡乱作为,则下太平。”

巴奴道:“若是皇帝不贤明仁德如何?”

姑娘听得一愣,良久睦:“若是皇帝不贤明,一夜之间你我所见之景象便会消失殆尽,”巴奴见姑娘完了以后一直在愣神,便问道:“姑娘想什么呢?”

姑娘道:“你刚刚得很对,我们不能寄希望于皇帝贤明。始皇帝算是个明君了,晚年也难免行差踏错,造成生民涂炭,还有个草包儿子胡亥差点夺位成功,我们不能把下的希望寄托在皇帝贤明身上,须得想办法限制皇权。可是老爹也过,若不是始皇帝权力达到了极致,这华夏还不知道何时才能一统,思之再三,我实在没有可以一劳永逸的办法。”

巴奴想不到自己一句话居然对姑娘有所启发,十分兴奋,不过姑娘提的问题,她也完全没有办法,一时二人都沉默了。

二人走了一段驰道,又走了一段赵国故道,路上十分清净,一路走走停停不过一个月回到雁门关。

姑娘只有两年多没有见过武安君,相见之时也是吃了一惊,昔日虎视下的大将军脸颊深陷,骨瘦如柴,双眼毫无神采。其实司马青史有种种养生延寿之道,武安君一概不用,卧榻待死。

武安君见姑娘到来,眼中终于现出一些光彩,招呼姑娘坐在榻前。

姑娘道:“君上何必如此自苦,徒令大家伤心。”

武安君笑道:“二十年前赵国灭亡之时我就该死了,为了这三郡之民又苟活了二十年。如今李牧的存在只会阻碍下一统之大势,为了我一人之执念,令下分裂,李牧之罪也。”

姑娘道:“武安君言重了,始皇帝虽一统六国,近几年华夏之民生灵涂炭,十分可怜。武安君保得北地三郡之民安享太平,乃是大大的功绩。如今二世皇帝扶苏虽还不错,能不能扭转秦国数十世养成的好战之性亦未可知,下永远需要一个战无不胜,爱民如子的武安君。”

武安君虽是心胸豁达之人,听了姑娘赞扬,也是高兴,笑道:“李牧老矣,如今军中之事有李左车和荀国忠做主,郡县之事有张良做主,又有姑娘给他们谋划,司马先生也在北地,李牧心无挂碍,可以去了。自此之后再无武安君,将来或归秦,或自立,都由你们做主。”

当夜武安君卒于雁门关,终年七十岁。消息传出下震动。在这乱世之中,下生灵涂炭,只有武安君一人安定北地三郡,保得一方太平。北地之民感武安君之恩,闻武安君之死一个个呼抢地如丧考妣,痛哭而死者数以百计。大秦之民闻武安君之死也是十分惋惜,始皇帝南征北越北却匈奴之后未再发兵远征,与武安君在北地牵制不无关系。二世皇帝扶苏领兵回咸阳平乱之时也全仗武安君戍守长城,使秦国之民免受匈奴之祸,助二世皇帝顺利继位,安定下。

二世皇帝闻武安君身死,不顾群臣谏阻,着了素衣随李汩亲至北地吊丧,开皇帝吊祭封君之先河。

丧事已毕,李左车接受二世皇帝镇北侯的封号,永镇北疆,为中原屏障。二世皇帝也承诺北地三郡自治,朝廷不干预北地三郡军政事务,自此北地三郡名义上并入秦国,华夏正式一统。李左车与二世皇帝在北地相交数年,对扶苏十分信任,本想就此交出北地所有权力,被张良和姑娘谏阻。

张良和姑娘之意秦国征战百年,极为好战,举国已经成了一部战车。二世皇帝扶苏仁德不代表后继之君也是如此,若是扶苏一旦而崩,后继之君又欲征战四方,那时国中再无制衡之力,只怕下百姓又要遭殃。此时先并入秦国,待秦国改了好战之性,再正式交付朝廷管辖也不迟。李左车一向尊重张良和姑娘的意见,因此向扶苏提出自治,二世皇帝也知不可操之过急欣然接受。北地三郡连始皇帝也未曾收服,如今二世皇帝不费一兵一卒实现了名义上的收服,也是大功一件,足以大大加强扶苏的威信。

二世皇帝回咸阳之后想着草原有镇北候协防,王离长城二十万边军所费甚巨,因此下诏裁撤边军十万回归垅亩,只留十万边军驻守长城。边军主将王离父祖在秦国统一六国之时起于行伍,自便思继父祖之志。可惜王离成年之时中原战事都已结束,好容易才获得跟随蒙恬驱逐匈奴之机会,不过数年匈奴又北遁,王离好不沮丧。二世皇帝继位之后蒙恬入朝,王离得以担任边军主将,领兵回归长城之后日夜练兵,只盼有朝一日深入草原剿灭匈奴。岂知不过两年二世皇帝便裁撤边军,十万人驻防长城尚有不足,再无进击匈奴之机,自此王离对二世皇帝心怀怨望。军中与王离有同等想法的将领不在少数,只是有蒙恬蒙毅兄弟震慑,加上二世皇帝自上位以来甚得人心,军中将领心中不服也无可奈何。

喜欢奶爸劝学史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奶爸劝学史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成长,依稀在记忆的脸庞 上门女婿都市至尊 我被俘虏后,加入格里芬 神通横推修仙世界 一个销售员的自白书 萌学园之奈亚王子 烈虎军 爷只宠你 被洪水冲换了性别怎么办 我的代穿任务 萌学园:成为法神的我HE了 武道绝峰 步辇 肥女争气后,童养夫又争又抢了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重生1980:开局带女知青赶山致富 我们曾经翻过那座山 舱内繁星 王妃甲天下 莫名进入异界后手足无措的我
经典收藏 长生:我在大明被徐达捡回家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重生之景泰大帝 这次由我南中主蜀汉,续命五百年 华夏先祖屹巅峰 这个家也太离谱了吧 三国,义薄云天关羽开启重生之路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银狐 大明天雄军 大明1630 工业中华 大明:开局迎娶徐妙云,朱棣麻了 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 大秦帝婿:我穿越成了墨家巨子 太平天国的末路 当官哪有种地香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三国:我吕布一口真气可灭万军 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
最近更新 重生世子,洞房告白甜美娇妻 穿越古代:我靠打猎养活美娇妻! 穿越崇祯,打造东方日不落 废柴皇子:我在大燕修罗场杀疯了 我本农民,谁把我踢出来 正史比野史还野,李世民崩溃 爱搞钱搞事三公子 北宋末年的风流王爷 大明:顶级带货,朱元璋乐疯了 陛下不好了,六皇子又发疯了! 大秦:三千大雪龙骑踏咸阳 人在皇宫:女帝让我替婚,皇后麻了! 不明不清 家父汉武帝! 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 功高震主被背刺?我自立封王! 天命:从大业十二年开始 北宋:我成了赵佶 大明:我朱允熥,随机复活亲人 陛下就是躺赢狗
奶爸劝学史 司马青史 - 奶爸劝学史txt下载 - 奶爸劝学史最新章节 - 奶爸劝学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