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姜燕妮来,现在最重要的,还是获得顾鑫的认同和好感,顺便和家属院的邻居们搞好关系,打好群众基础。
可惜,后者她自认做得不错,现在她在家属院也有关系比较好的军嫂了,更有未来也要嫁进家属院的郑金凤陪着,怎么也不算是单打独斗了。
但前者。
顾鑫要上学,放学回到家,也忙得很。
每次她想跟顾鑫多几句话,这孩子要么要跟隔壁乔建国出门玩儿,要么妈妈给他布置了作业,他要去做作业了。
偶尔,他还会要去照管弟妹妹。
根本不给她亲近的机会。
就算她拿从供销社买来的饼干给他吃,这孩子也不吃,着怕长蛀牙,转头就去拿了据从市里百货商店买的牛奶饼干吃。
姜燕妮想到这件事,心里也有些扼腕。
她当然不觉得,一个还不到六岁,连学都还没上的孩儿,能懂什么。
顾鑫这么刻意躲着她,只有一种可能——那就是听了他妈妈姜琴的话。
哼。
真是家子气。
但也是因此,姜燕妮反倒觉得自己的打算成功率更高了。
想想也知道,要是姜琴真的对自己的婚姻有信心,她又怎么会这么围追堵截,甚至还私下要求孩子不亲近她这个大姨母呢。
不就是怕她把顾鑫给笼络住了。
姜琴越是担惊受怕,姜燕妮就越是有信心,连带着那些背地里她在妹妹家吃白饭的闲话,她都当耳旁风。
开玩笑。
她在未来自己家里生活,怎么能叫吃白饭。
那分明是提前适应。
姜燕妮可理直气壮得很。
等姜琴一出门,她也跟着换了一件衣服直接出门。
她今可是要陪着郑金凤离岛,去市里的百货商店买衣服的,过几,她还要陪郑金凤去相看对象呢!
重生以来,她先是忙活离婚的事情,等真的离婚了,亲戚邻里之间都是闲话,她更加不好明目张胆去逛百货商店。
万一被熟人瞧见,知道她刚离婚,连孩子都没争到手里,就忙着逛街,又是一通闲话。
现在好不容易有机会光明正大去逛百货商店,哪怕知道,这个时候的百货商店远不如十几年后那么繁华,姜燕妮也是止不住地兴奋。
她这态度,倒是让一边的郑金凤心里舒服了不少。
她这也是第一回去百货商店。
以前在老家,她去得最远的地方就是县里的副食品商店和粮油门市,老家的县里没有百货商店,据要到市里才樱
但即便只是副食品商店,也不是郑金凤能经常去的地方。
大部分时候,她都是去公社的供销社买东西。
即便是这样,她也算是老家数得着见过世面的女同志了。
结果自从来到宁省,来到葫芦岛。
她就一次又一次地被现实打击。
每次回老家都灰头土脸,被她妈和几个嫂子嫌弃没本事的大嫂,在这里是穿着体面,随口的菜谱还能登上妇联板报,被那么多人喜欢称赞的军嫂“王姐”。
原以为跟老家差不多,甚至可能条件更差的岛,来了才发现,葫芦岛地方不大,基础建设却比老家好不少,还有那么多不用票就能买到的海鱼海虾和各种水果。
她来这才几,就吃到了不少在老家根本见都没见过的水果。
而这些水果,甚至都是被王娟随意放在客厅的桌上,根本不重视。
足以可见,大哥大嫂一家以前在家属院,过的是什么好日子。
这一点其实是郑金凤误会了。
王娟家里条件是还不错,但也还没到随意买水果,毫不在意价格的地步。
七十年代诶,谁家钱不是数着花用的。
只是郑金凤来家里做客,这年头就是这样,自家人私下吃得普通没事,一旦有客人来,那是肯定是做出大方的样子来。
好吃好喝的备上,坚决不能在客人面前丢脸。
王娟对郑金凤就更是如此了,都姑嫂生是仇人,她是坚决不愿意在姑子面前丢脸的。
还好,她男人郑大同的工资的确不多,平时她花销又不大,家里孩子也还,没到要结婚准备彩礼嫁妆的时候。
王娟这才能咬牙花钱,把场面给撑起来。
只能,这场面还真就撑起来了,至少现在郑金凤对大哥大嫂一家的生活条件远高于老家,是深信不疑了。
这也就算了。
毕竟再怎么样,也都是自家的钱,郑金凤现在还住在大哥大嫂家里呢,也是能享受到好处的。
比起大哥大嫂家的条件,姜燕妮带给她的冲击某种程度上来,其实更大。
喜欢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随军住大院!躺平后全家听我心声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