至於笠取山(8),更令人对之好奇有兴趣。此外,又有五幡山(9)、後濑山(10)、笠取山(11)。
比良山(12)则曾蒙圣武皇(13)咏颂「莫为泄吾名」,故而特别饶富情味。
伊吹山(14)。朝仓山(15),以「别处见」(16)见称,遂可喜。
岩田山(17)。大比礼山(18)之名,常会令人想起清水八幡的临时祭使。
手向山(19)。三轮山(20),挺有情趣。音羽山(21)、等待山(22)、玉坂山(23)、
耳无山(24)、末松山(25)、葛城山(26)、美浓山(27)、柞山(28)、位山(29)、
吉备中山(30)、岚山(31)、更级山(32)、姨舍山(33)、盐山(34)、浅间山(35)、
片溜山(36)、归山(37)、妹背山(38),皆可赏。
[14](十二)岭
(十二)岭
岭以鹤羽岭(1)、阿弥陀岭(2)、耶高岭(3)为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注:
(1)在福冈县。
(2)句出「古今六帖」和歌。
(3)未详。
更多热门,宜搜搜索
[15](十三)原
(十三)原
原以高原(1)、瓶原(2)、朝原(3)、园原(4)、荻原(5)、
栗津原(6)、奇志原(7)、髫儿原(8)、阿倍原(9)、筱原(10)为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注:
(1)未详。
(2)在京都府。常为和歌作者所引用。
(3)在今奈良县。
(4)在今长野县。
(5)在今和歌山县。他处亦有同名者。
(6)在今滋贺县。
(7)在今奈良县。
(8)未详。
(9)在今大阪府。或谓系大和之安倍。
(10)在今滋贺县。但日本全国同名者甚多。
[16](十四)市
(十四)市
市以辰市(1)为佳。
桩市(2),在大和(3)众多市集之中,以参诣长谷寺(4)的人所必住之处,或者有观音菩萨之缘分,予以格外不同之福
此外,阿负市(5)、饰磨市(6)、飞鸟市(7),亦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注:
(1)辰日之市集。指奈良。
(2)在奈良县。
(3)旧称也。属今奈良县管辖。
(4)在今奈良县樱井市初濑町。
(5)未详。
(6)在今兵库县姬路剩为蓝染之名产地。
(7)在今奈良县高市郡明日香村。
更多热门,宜搜搜索
[17](十五)渊
(十五)渊
渊以畏渊(1)为佳。究竟是看穿了甚麽样的心底而取名若此呢?颇耐人寻味。
莫入渊(2),则又不知是何人教谁不要进入的?
至於青色渊(3),才更有趣,彷佛藏人之辈要穿上身似的(4)。
另有稻渊(5)、隐渊(6)、窥渊(7)、玉渊(8),亦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注:
(1)未详。
(2)未详。
(3)未详。
(4)当时服饰依官位而有别,六位藏人着青色袍,故云。
(5)在今奈良县。日语「稻」音同「否」。
(6)未详。
(7)未详。
(8)未详。
[18]目次2:(十六)~(二十五)
(十六)海
海以琵琶湖(1)为佳。与谢湾(2)、川口津(3)、伊势湾(4)、亦佳。
_______________
附注:
(1)在京都剩日文汉字「海」可通用於「海洋」、「湖泊」、「池塘」等。
(2)为京都宫津湾之古称。
(3)或谓指淀川之川口。
(4)在伊势,常见引用於古代文学。
(十七)陵
陵以莺陵(1)、柏陵(2)、陵(3),为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注:
(1)陵、谓皇族墓陵。此或系大阪府百舌鸟之仁德陵别称。
(2)指京都盛桓武帝之柏原陵。
(3)未详。
(十八)渡
渡以鹿管渡(1)、水桥渡(2)为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附注:
(1)在今爱知县宝饭郡。
(2)为越中之水桥。
(十九)宅
宅以近卫门(1)一带为佳。
二条院(2)、一条院(3),亦甚好。
染殿之宫(4)、清和院(5)、三日居(6)、管原院(7)、冷泉院(8)、
东院(9)、野宫(10)、红梅殿(11)、县井户殿(12)、东三条院(13)、六条院(14),亦佳。
___________________
附注:
(1)宅,谓建筑物。此指阳明门也。
(2)村上帝母后藤原稳子之宅。
(3)藤原伊尹之宅。
(4)藤原良房之宅。
(5)清和帝母后宅。
(6)未详。
(7)菅原道真宅。
(8)嵯峨帝以来历代皇帝之後宫。
(10)惟乔亲王宅。後为藤原实赖所继常
(11)菅原道真或其子孙之宅。
(12)在一条之北,东洞宫西角之宅。
(13)藤原良房宅。後为兼家所继常
(14)或谓指北宫。
(二○)清凉殿东北隅
清凉殿东北隅那扇开北侧的纸门上,画着苍海及生物之怪异可怖者,如长手长脚之人(1)。
弘徽殿的门一打开,便看得见这些,真惹人嫌,大伙儿总是笑讨厌。
今日,高栏上搬来一只大的青磁花瓶,插了许多枝五尺许长盛开的樱花,花儿直绽开到高栏边来。
近午时分,大纳言之君(2)穿着面白里红柔软服贴的直衣光临。他下着深紫色的裤袴,身上重叠几层白色衣裳,外加身红织锦挂子。
正值皇上幸临於此,他便端坐在殿前户门外的木板间,伺候言谈。
帘内,女官们都穿着宽松的唐衣(3),颜色有面黄里青啦、面褐里黄等,缤纷多彩的袖端都溢露出帘外,好不鲜丽悦目!
午膳厅内,大伙儿正忙着端运皇上膳食。藏人辈的来往步声不绝於耳,还时时听得见他们:「让路,让路」的声音。
春光明媚令人陶醉之际,最後一队端着高脚盘的藏人进来禀报:御膳已经备妥。皇上乃自中门前赴膳厅。
大纳言之君奉命陪侍,也过来坐在方才那樱花下。皇后将前面的几帐推向一边,来到帘前廊边。
她那一举一动,似若不经意,而华贵雍容之气质自露,令我们这些伺候左右的人倍感荣幸安慰!大纳言之君从容歌咏:
日月迁兮不稍待,
唯独三室山外宫,
久经年岁兮春常在。
托歌道出祝贺皇后万寿无疆幸福长驻之意,令人十分感佩。皇后的光华难掩,我也由衷盼望她千年恒如斯。
________________
附注:
(1)「山海经」,海外南经有长臂国。
(2)定子皇后之兄,藤原伊周。
(3)女官礼服。
(二一)没志向、老老实实
我最看不起那些没什麽志向指望,只一味老老实实待在家伺丈夫,便自以为幸福的女人;
其实,身家不错的千金姐,应当出来见见世面,譬如作一段时间的宫中内侍啦甚麽的,总要有机会跟人相处才好。
有些男人动不动就:「仕宫的女子会变得轻薄。」他们才真是可恶。
当然啦,一旦仕宫,伺候的对象上自至尊无上的皇帝,
乃至於公卿、殿上人,四位、五位、六位的官员们不消,还有一些女官们,也无不教人看得清清楚楚。
此外,尚有女官的侍仆,家乡亲戚,以及下女,清厕妇等执贱役者,做女官的岂有避不见面的道理?
或许,男人就可以跟这些下等人不见面的罢?不过,据我所知,只要是仕官,男人还不是跟我们相同的嘛!
世人称曾仕宫而复嫁的女子为「夫人」,她们因为见广识多,或者会有稍欠内敛之嫌,这倒也难怪;
不过,有一种叫做宫中典侍的官职,只偶尔参内,或者例如贺茂祭实时出来帮忙执役甚麽的,不也是挺光荣的吗?
有过仕宫的经验之後,再居家庭主妇之位,应当才是上上之选。
譬如郡守要推荐五节的舞姬(1)时,假使夫饶出身如此,总比那些土里土气甚麽都不懂,凡事一一都得向人请教的,更受人敬重罢。
_____________
附注:
(1)十一月丑日,皇於常宁殿观舞。由公卿及郡守献舞姬二、三人。
(二二)扫兴事
扫兴事,莫过於白昼吠叫的狗。春的捕鱼网栏(1)。三、四月间,穿着红梅花纹衣裳(2)。婴儿夭折後的产房。
未生火之火盆、火炕。死了牛的饲主。文章博士连产女儿(3)。忌避方位,主人竟不招待(4)。尤其逢着节分,更加扫兴。
乡下地方寄来信件,却无礼物附带。
都城方面寄信亦然,但都市人总会写一些对方想知道的有趣事物,致使收信让悉世事种种,故而尚可。
刻意修成一函,劳心等待,以为今日必有回音。奇怪,何以迟迟不来呢?
心中正焦虑着;没想到那信却被原封不动退回来,打了结或折叠好好的,都弄得皱巴巴脏兮兮,而且涨鼓鼓走了样儿,
封印处的墨迹都模糊不清,甚麽「人不在家」啦,或者「有所避讳,不能收信」等等。那才真教人大大扫兴哩!
有时,好了要来的人,遣车相迎,听到车声回来,以为终於到了,人人出门相迎;
喜欢庶福良缘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庶福良缘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