薨,乃是皇子、诸侯过世的代称。
《礼记》中:“子死曰崩,诸侯曰薨,大夫曰卒,庶人曰死。”
…………
这一日。
傍晚时刻。
李牧刚刚结束了演武堂的刀法修炼,人还没有走出演武堂,就听到不远处传来阵阵的嘈杂之声。
“发生了何事?”
李牧走出演武堂,瞧着演武堂外等待的那些个太监、宫女们全都面色发白,似是听闻什么噩耗。
“回……回禀殿下。”
太监卓凡声音颤抖,断断续续道:“五皇子……五皇子,薨了!”
“什么?”
李牧听到这消息,整个人直接愣在那里,眼中充满了怀疑和不敢相信。
“怎么可能,五皇兄正当青壮之年,怎么会突然……”
他怎么都没想到会听到这么一个消息。
毕竟五皇子李武刚刚被贬出京城前往朔州时间还不到五个月。
按照京城和朔州的遥远距离。
李武一行人估计都刚刚抵达朔州还没有多久,怎么会突然就薨了?
至于生病什么的更是不可能。
毕竟五皇子李武可是武道四品罡境巅峰的武者。
真气贯通周穴窍,遍布全身内外,可谓刀枪不入,百毒不侵。
李牧实在无法想象有什么样的恶疾能让一个罡境武者突然的死亡。
“据……据元蒙犯边,五皇子在大雪关遭遇袭击。”
太监卓凡显然是不清楚具体情况,只能含糊道。
大抵就是五皇子到了北地后,奉子之意,前往边军巡视。
正好撞见了元蒙帝国大军侵犯边境,攻进大雪关。
两帮人马直接撞上,不止是五皇子遇袭身亡,随行的勇烈伯杨成业也一同殉国,五万大军全部覆没。
大夏损失惨重,连大雪关也丢了。
眼下消息传回京,已经引起震动。
“太巧了!”
李牧听完太监卓凡讲述,脑海中的第一个念头就是“太巧了,巧合到让人有些不敢相信!”
这个念头落下。
很快又一个念头在李牧脑海中升起。
“这是,要打仗了啊!”
夏皇失去了一个儿子,朝廷折了一位郡伯和五万大军。
元蒙帝国的狼骑占据大雪关后,仍然在边境骚扰,没有撤军离开的意思,反而依旧在不断的增兵。
所以这一场战争已经不是大夏愿不愿意打的问题了。
而是元蒙帝国会不会放过这个来之不易的南下机会。
并且以李牧对自己这一世的便宜父皇了解。
他觉得,大夏和元蒙的这一战,是无论如何都避免不聊。
唯一可惜的就是自己那位五哥了。
李牧想到这里,心中纵有千言万语,最后也全都化作了一声叹息。
…………
当夜!
乾明殿郑
泰隆皇帝坐在御案后,一双如苍鹰般的眸子里充斥着无尽的怒火。
他死死盯着太子李贤,咬牙切齿的一字一字道:“跟朕实话,老五的死,是不是你做的?”
同李牧一样,泰隆皇帝也不信五皇子李武的死是个意外。
他手中掌握的情报更多。
清楚的知道,五皇子李武抵达朔州后,巡视边军的路线都是绝密,外人根本就难以知晓。
并且有明确证据显示,突袭大雪山的元蒙大军,也是在五皇子李武即将抵达大雪关的时候才匆忙调动,对大雪关发起了攻击。
种种迹象无不明,五皇子李武的死,以及大雪关的失陷,绝非正常情况。
而是有人在借元蒙的手,除掉李武。
为此,哪怕将大雪关这一大夏重要军事要地拱手给了元蒙帝国也在所不惜。
甚至在皇城司传来的密报中奏明,此次五皇子李武的死亡和大雪关的失陷,其主要原因并不是因为元蒙大军的突然进攻。
而是因为五皇子李武身边的几个护卫。
是他们在元蒙大军攻城的关键时刻,突然关闭并摧毁了大雪关的护城大阵,导致守城大军死伤惨重,所以才会被元蒙大军抓住机会,攻破了大雪关。
五皇子李武战死。
勇烈伯杨成业战死。
大雪关中的五万边军将士战死。
几十万大夏百姓惨遭屠戮。
大雪关内的皇城司暗卫,也是历经九死一生后,才逃脱了元蒙狼骑的追杀,用最快的速度,将大雪关的详细情报传递回了京城。
…………
换句话。
五皇子李武不是死在了元蒙大军攻击下,而是死在了自己的身边护卫手郑
并连累勇烈伯杨成业和边关五万将士战死,以及大雪关这一北地重要屏障失陷,几十万北地百姓惨遭屠戮。
知道,泰隆皇帝看到这一情报后,是何等的愤怒。
这愤怒既有针对元蒙,也有针对五皇子李武,但是更多的却是策划这一事件的幕后之人。
再想到之前,太子府在五皇子李武身边安插人手,关键时刻将李武直接坑死一事。
泰隆皇帝就不得不怀疑,这事情是不是跟太子有关了。
太子李贤听到这话,脸色瞬间苍白无血,扑腾一声就跪了下去,看着泰隆皇帝充满愤怒的双眼,指发誓道:“父皇,儿臣对发誓,此事绝对跟儿臣没有半分关系。”
“儿臣哪怕再在意太子之位和大夏子之位,也绝对不会丧心病狂到通敌买国,勾结外敌对自己的亲弟弟下手的。”
太子李贤到这里,见泰隆皇帝依旧有些不信,不由深吸一口气,继续道:“况且,不是儿臣自大,以五弟的情况,根本就不值得儿臣用这样的手段。”
听到这话。
泰隆皇帝看向太子李贤的目光才缓和了不少,人也理智了很多。
的确。
如果幕后之人是太子,以他的手段,想要除去老五,绝对是轻而易举,犯不着勾结元蒙,还将大雪关拱手让给元蒙。
泰隆皇帝想到这里,对五皇子李武也是愤怒无比。
没那本事,就别学人招揽门客啊。
现在好了。
不仅自己被手底下的门客坑死,还连累了朝廷一位郡伯身死,边关五万大军全军覆没,就丽娜大雪关也丢了。
这就是识人不明的下场啊。
“起来吧!”
泰隆皇帝深吸一口气,努力平复下心中怒火,然后看向太子问道:“那依你之见,老五身边的那几个护卫是什么人安排的,这一次的事又当如何解决?”
“儿臣谢父皇!”太子心的起身,认真想了想道:“儿臣窃以为,此次的事应该跟那几个圣地有关。”
“他们定下一个王朝三百年劫运,如今我大夏已经立国二百四十余年,距离三百年之期尚不足一个甲子时间。”
“然,大夏在父皇和列位先皇们的治理下,国力蒸蒸日上,百姓安居乐业,下太平已久,没有露出一丝一毫的衰败之象。”
“所以他们想要推动王朝劫运,就必须先消耗我大夏国力,防止我们在王朝劫运期间,跟他们鱼死网破。”
太子沉声开口,神色郑重,却是将矛头直接指向了九大武道圣地。
“元蒙跟我大夏可谓是仇怨已久,在没有内忧的情况下,想要消耗我大夏国力,最佳的办法就是挑起我大夏同元蒙的战争了。”
“只要两国战争持续上十年,二十年,跟元蒙帝国血拼上几场。”
“我大夏恐怕再无力跟九大圣地相抗衡,很难在王朝运劫中脱劫了。”
九大圣地。
如同九座大山,一直悬挂在古今所有王朝头顶,让每一个王朝子和继承人,全都兢兢战战,不敢有半点放松。
然而,九大圣地太强了,强大到让所有王朝都无法抵挡。
毕竟九大圣地,每一个都有着数万年的传承和积累,且世世代代享受下亿万黎民供养,论实力和底蕴,又岂是一个立国二三百年的王朝能够比拟?
或许在一个王朝巅峰昌盛时期,有着能跟一个圣地鱼死网破的实力。
但是,九大圣地在经过一次次的教训和经验后,早就已经不是最初的单纯武道宗门了,他们也懂得了联合和利益划分。
倘若有王朝在巅峰时期敢对九大圣地中的某一个圣地下手。
迎接这一王朝的便不再是三百年王朝劫运,而是九大圣地的雷霆打击。
他们会动用最强的手段,以雷霆之势,在顷刻间将王朝摧毁,将一切全都推翻重来,继续下一个轮回。
甚至在经过数万年间的不断整理和实践。
九大圣地已经整理出了一套套对付王朝的固定模板和套路。
像这种挑起两国战争的方法,便是他们在临近王朝劫运前,最喜欢使用的一种方法。
为的就是消耗王朝国力,像是温水煮青蛙一样,让王朝在三百年劫运中再无反抗之力。
泰隆皇帝闻言沉默。
许久之后,他才看向太子,面无表情道:“那依你的意思,是想要跟元蒙谈和了?”
“不!”
“这一仗我大夏必须要打,不仅要打,还要以碾压之势直接将元蒙帝国打痛,唯有如此,才能威慑四方。”
太子李贤斩钉截铁道。
他完,重重朝泰隆皇帝一礼,主动请缨道:
“父皇,儿臣不才,愿亲自带兵驰援大雪关,为五弟,勇烈伯,以及边关五万将士,几十万百姓报仇雪恨,重振我大夏国威。”
喜欢仙武长生:从长春功开始肝经验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仙武长生:从长春功开始肝经验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