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来覆去睡不着,许凡索性起来翻出残本《红楼梦》又仔细看了起来。
边看边寻思从哪里入手写,前世他只是高中毕业,文学修养不提也罢!幸得这一世原主学习牛掰,文笔那是相当不错,加上前世见识,使得他的文笔比起那些文学大家也不逞多让!
黛玉?宝玉?这两个主要人物结局基本上没错多少,只是细节方面差别较大。但他现在偏偏不能多写细节,写出来就露馅了。
薛宝钗这个人物不管是现行本还是狗尾续貂本,都和自己残本差距较大,看来只能从薛宝钗入手作番文章了。
寻思片刻,他提笔写道:薛宝钗探匿:书中记载,薛宝钗是“生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年岁虽大不多,然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所不及。
而且宝钗行为豁达,随分从时,不比黛玉孤高自许,目无下尘,故比黛玉大得下人之心。便是那些丫头子们,亦多喜与宝钗去顽”……
很显然薛宝钗深得读者认可喜欢,然而她真的是书中描写的那样吗?我认为薛宝钗是个心计腹黑女,这方面本人有些心得体会,和读者一起交流一下。
红楼梦前80回里,我仔细读来发现有四处揭示薛宝钗腹黑的,这四处,一次比一次厉害,一次比一次明显,宝姐姐的美人心计,可谓步步惊心。
之一:宝钗戏蝶。
宝钗戏蝶岂是真烂漫这么简单?
历来红迷们对“宝钗戏蝶”这一段是津津乐道,有专家这个情节生动地体现了薛宝钗的真烂漫、少女情怀——你想啊,薛宝钗那样贤良淑德、端庄大方、少年老成的美人儿,难得地放下架子,玩起了汽的游戏,可见宝姐姐也有青春烂漫的时候。
可这未必符合作者的原意。我们先看宝钗为什么要汽?直接原因当然是蝴蝶可爱。
书上写“忽见前面一双玉色蝴蝶,大如团扇,一上一下迎风翩跹,十分有趣。”
这里我注意到‘玉色’二字,对蝴蝶的形容,彩蝶是见得多的,其他黄色的、黑色的、白色的、棕红色的蝴蝶也见得到,而这玉色,让人感到很迷糊。
因为玉的颜色不是唯一的,有黑玉,有白玉,有红玉,有青玉……作者为什么偏偏用玉的颜色来形容?而且还是一对?
一对玉色,岂不是双玉?双玉者,大观园谁人不知双玉是谁?乃宝玉、黛玉啊!
还是一对,还迎风蹁跹,恩爱得很,这犯了宝钗的忌,宝姑娘岂能容你们?向来举止娴雅的她,此刻也不顾形象了,立马掏出扇子,恨不能立马拍死这对男女!
这样一来就暗示了,如果是其他颜色的蝴蝶,宝钗未必会去扑,但偏偏是玉色
书中“倒引的宝钗蹑手蹑脚的,一直跟到池中滴翠亭上,香汗淋漓,娇喘细细。”也就是宝钗汽,并非出自其少女真烂漫,而分明是蓄意为之……
这样一写,他就收不住了,一直把认为的四处心计腹黑段落写完,抬头看窗外,色已拂晓!
连续上了三班,许凡从陆雅静嘴里把单位情况了解的差不多了。
所里有四位领导,一正三副。正职就是张秀夫所长,三个副所长都是誉满下的文学大家,平常基本不来坐班,只是遇到重大活动才过来露一面。
所里编辑连所长真就是他们三个,一方面是研究所重新成立时间短,另一个是上面给的编制暂时就十个人,平常真就是没什么事可做,也就是去年所长觉得太闲,才活动一下,办了份开张诗刊发校
所里现今共计十六个编制,除了他们三个编辑,三个副所长外,其他人都属于后勤人员,包括一个门卫,一个司机和今年新加入的那五个关系户。研究所虽然编制少但级别确很高,属于文化部下属司局级部门。
所长张秀夫是局级干部,三个副所长级别上也属于局级干部。
陆雅静下过乡,恢复高考第一届京大学生,毕业后在文化部混了两年才来的所里,现年29岁,结婚好几年了,丈夫在地矿部上班。她比许凡大六岁,级别副科级,单位里除了后勤科长是正科外就属她有级别了,处级干部现在还空缺!
许凡听完陆雅静的话,暗暗摇头。不过现今社会百废待兴,包括文学在内都处于重新起步阶段,想必过得几年这种情况会有所改变的。
单位人少也有好处,那就是只要有能力,领导认可就容易出头,像陆雅静也不过来了一年多就被提拔为副科级了。
百废待兴之时每个人都有一种时不我待的冲劲,张秀夫也同样。重新走上领导岗位,他不甘心平庸,想做出一番成绩来证明自己。奈何华夏是个人情社会,很多事情需要考虑意外因素的影响。
就如这次招人,他原来想法是招应届大学毕业生,年轻,有活力,有文化,对单位发展有大用。
可现实情况是……
六个人,除了许凡那五个他都观察完了,能力表现令他大失所望,无奈之下只能都安排到后勤科摸鱼去了。
但张秀夫是个有追求的人,了解单位实际情况后,他不甘心,先是找关系办了诗刊,今年又找老领导批了时代文学刊物的发行事宜。
此刻他坐在办公室里,抬头看看窗外蓝,摇了摇头。手下可用之人就猫两只,许凡还处于熟悉状态中,真实水平如何有待观察,这下一步工作……
拿起陆雅静约的稿子,他又仔细看了一遍,叹息一声把稿子丢在桌子上。
约的稿没有让他满意的,诗歌基本都是无病呻吟,多是慷慨激昂,口号满篇。这些稿件要是发表出去,他都觉得丢人。
离刊物发行还有一个多月,这可真是愁人啊!哎,徒有凌云志,奈何雷雨呐!
许凡上班一个星期了,新的一周他刚到单位,张秀夫就招呼他和陆雅静到办公室开会。
陆雅静手里拿着稿件,许凡也带着他这几晚上写的薛宝钗探匿文稿,一起进了所长办公室。
张秀夫让两人坐下道“我们刊物计划十月一日发行,现在离发行只剩一个多月了,可我们收到约稿很不理想,目前看来只有一篇报告文学稿件还凑合,这让我很不放心啊!”
“雅静那边诗歌稿件也没有太突出的,……基本没什么发表价值,许你写的如何了?”
许凡忙道“我已经写完了”着把手里稿纸递给张秀夫。
张秀夫接过来,随手把桌子上一摞稿子给许凡道“这些你们都看一下,看能不能找出能发表的”。
许凡把稿件分一部分给陆雅静,然后三个人默默看了起来。
许凡看的是稿子,翻了翻觉得太赋有时代特色,放下又看了诗歌稿件也不理想,倒是有篇报告文学写的很好,是讲一个知青带领村民办罐头厂致富的事情。
抬头看陆雅静,发现她没在看,而是盯着窗外某处发呆。
张秀夫看了许凡写的稿子,眉头紧锁,觉得内容太……过于大胆,不是写的不好,而是……发表后肯定会引起红会那帮曹派人士反击。
许凡不光写了薛宝钗腹黑一面,还隐晦批评那些认定曹雪芹是红楼梦作者的观点,这……他有些犹豫。
抬头看许凡两人都看完了,就道“关于刊物方面……你们俩都自己的看法吧,我看了稿件心里……有些拿不准啊!都,雅静,你先”。
陆雅静正在走神,听张秀夫叫她,下意识“啊”了一声。
看看领导,声喏喏道“我……我没什么想法,就是……觉得……稿子好像不太理想,觉得……还要再多约些稿子”然后就不吱声了。
张秀夫看看许凡,道“许也”。
许凡其实早就想和张秀夫交流一下了,在陆雅静的同时,他就酝酿该怎么开口,现在领导让他,没有犹豫就道“不知道领导办这份刊物初衷是什么,如果是工作需要那这些稿件也凑合能用,如果领导有别的想法……那就另了”
张秀夫皱眉道“办刊物初衷肯定是想办出一份好刊物,如果是应付工作,那方法多的是,还不如不办”。
许凡一听道“好,既然领导意思要办份好刊物,那我就我的看法”。
“现今市面上同类型刊物当以人民出版社办的那份《当代》为最,沪市巴老办的《收获》也不错,其它的都一般,但是……既是《当代》《收获》也只是创办早些罢了,内容嘛……也就那样”。
“从所长把这份刊物起名为《时代文学》来看,所长意思是想办份有突破性的刊物,既然我们刊物名字叫时代文学,那我们就紧扣时代两个字,突出时代性,把写以前时代的那些口号文章通通不用,就用写当下社会国情的稿子发表”。
张秀夫听许凡的话,眉头一松,鼓励道“好,许想法很好,你能再具体点吗?”。
喜欢凡人小传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凡人小传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