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观了孝光寺,瞻仰了纪念碑,游览了黄埔军校,去珠江的江心岛上欣赏了美景,参观了南越王墓埔物馆,看了石室圣心大教堂也到处跑着吃遍了能找到的美食,逛遍了河路人民路北京路,伟四个恋恋不舍的上了飞机。
91年八月六号晚,四个冉达山城巴渝。
91年的巴渝已经有了大城市的雏型了,城市建设已经相当现代化,再加上它多江多桥的特点,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魅力。
江北机场刚刚开始运营,里外都透着一股新意,也非常现代化科技化,就是离主城区太远了。91年这会儿还不像后世机场都建出去几十公里,巴渝这里的二十多公里就显得非常远了。关健是,这会儿没有后世那么发达的公路系统啊。
坐在机场大巴上晃悠了接近一个时,终于到了上清寺,四个人下来又打车到解放碑。
车子忽高忽低的绕来绕去,红抓着伟问:“哪,巴渝就没直道吗?”
刘:“巴渝是山城,建在山上的。”
红:“杯溪也是山城啊,也叫山城,也没这么扭啊,就不能把山弄平了再建吗?杯溪都是那么建的呀。”
伟:“不一样,杯溪有矿,当初为了挖矿运矿才那么修的,主要还是日本人建的,这边是居民一点点聚集形成的城市,个人有那个能力平山造城吗?”
司机笑着:“兄弟伙,头一次来巴渝唆,要遭绕晕哦,呵呵呵。”
伟想了想:“你,慢点,我没大听懂。”
司机:“我,兄弟,你们是第一次来巴渝吗?路很绕,要遭绕晕。”
伟还在思考,红:“他问你是不是第一次来巴渝,这里路绕,能把人绕迷糊了。”
伟恍然大悟:“哦,晕,迷糊。冷丁的听人书面话有点懵。”
司机:“来巴渝,要吃面,巴适,吃的安逸哦。”
红低头:“我也不听不懂了,听人用口语书面语确实有点尴尬。”
伟:“他好像是吃什么面,是吧?你是在吃什么面吧?”
司机点头:“对头,来巴渝,要吃面,巴渝面最巴适。”
伟问:“巴适是啥?”
司机想了想:“就是好,安逸。”
伟问:“你们形容好都是安逸吗?听的我鸡皮都起来了。”
司机哈哈笑了几声:“是安逸撒,啷个嘛?”
一路上车不多,但路很窄又绕来绕去的,三公里的距离绕成了六公里多,等到了巴渝饭店四个人下了车,红:“地无三尺平,无三日晴,果然名不虚传哪。”这会儿空开始飘洒着雨了,不大,洒在脸上凉滋滋,到是驱走了身上的暑意,很舒服。
进店入住,价格竟然和沪海不相上下。这里也是涉外酒店,贵也是难免的。
大家也累了,洗个澡睡觉,一夜无话。
第二清早,四个人起来到餐厅吃了早餐就来到外面。雨已经不知道什么时候停了,空气还带着湿气,远处雾朦朦的。
和京城沪海不同的是,这会儿大街上已经很热闹了,熙熙攘攘的,路边全是摆的摊,卖早点的卖材,吃东西的买材,弄的热热闹闹的。挑菜过来的农民穿着老式中山服,坐在菜筐后面的路牙上慢慢的摆弄着旱烟锅,打量着路上的行人。
卖东西的没有叫喊的,总是有人问了才回应一句,反到是买东西的叽叽喳喳个不停。
饭店门口的路就是一个大斜坡,从东北向西南爬上去,甩了两湾就拐不见了,边上的横巷子又是更大的斜坡,足有三四十度的坡度,路两边都是老旧的二层三层木板楼,也有混砖的,大大的挤在一起,窄窄的街巷就从四面八方集中到路边上来,巷全是台阶,不管往哪个方向都是下坡,感觉这条主路就是修在山脊上的样子。
四个人走到饭店边上的空处往外看,远远的能看见江面,民居都一层一层的建在山坡上,巷在民居间绕来绕去的一直向下扎去。
近处是黑瓦土砖墙的破旧老屋,密密麻麻的挤在一起,远处是正在兴建的高楼大厦。看上去很近的样子,但看着一层一层往下排了不知道多少层的旧屋就知道距离不会太短。
红:“真是山城啊,在这生活太累了,要不停的爬坡。”
伟看着脚下延展出去的石阶点零头:“现在我感觉咱们县城简直就是平原哪,一种幸福油然而起。”
嘎子哈哈笑起来,刘:“就在这站着望啊?往哪走不?”
伟:“看着这满世界的台阶,我这腿有点软哪。你,咱们要是在巴渝干警察,最后是不是是累死的,爬坡爬累死了。”
刘:“习惯问题,你要是从就长在这边就没这感觉了。不过这台阶看着是挺渗人哪。”
伟往两边看了看:“弄张地图,这两眼一摸黑往哪去?”
最后还是在酒店服务处买到霖图,十块钱。咬牙。
终于分清了东南西北,四个人往解放碑走过去。
从饭店顺路往上走五百米再右拐,就是一个往下的缓坡,远远的就看到了那座出名的纪念碑。
这里就和饭店那边不一样了,楼都是三四层的整齐建筑,瞅上去外观也好看了不少,有点城市的意思了。91年这会儿解放碑这里还不是步行街,碑身就是转盘环岛,两边都是商业店铺,大大的广告牌子密密麻麻的架在两侧的楼顶上墙壁上。
宏声电器,爱迪尔空调,东宝空调,对于根本没有空调意识也没见过空调的几个人来还蛮有吸引力的。就是到了后世东北装空调的人家也不是很多,一年之中也就是热那么几,冬又有暖气,实在是用不到这东西。一直到2010年左右,气温变暖,才陆陆续续有人家装上了空调。
路边有卖各咱吃食的,也有摆摊卖鲜花的,这对四个人来又是新鲜物,一簇簇的鲜花盛开着,让人看了心情就美好起来。
马路边上一堆一堆的人,骑着摩托待客的摩的,拿着竹竿等活的棒棒,这都是四个人从未见过的活计,这个年头,骑摩托车在东北还是奢侈行为,没有几个人买得起,或者不舍得买。棒棒就更不用了,这是川蜀这边独有的特色工作。
看到一间卖雨伞的铺子,里面挂满了红红绿绿鲜艳明亮大大的雨伞,在这个多雨的城市,雨伞是生活的必须品。卖雨伞的是个女孩,穿着一件白色的针织衫,上面有两道大红的V型花纹,这会儿不知道在想什么,瞅着前面的空地呆呆的微笑着。
她的手边放着一个暖壶和一个茶杯,绿色的暖壶暖黄色的茶杯,背后满墙的艳丽伞衣,这一刻和她整个人是那么协调。伟举起相机卡卡拍了两张,女孩被相机的声音惊醒,抬眼看过来,也没生气,反到是笑起来,露出一口整齐的牙齿:“买伞嘛,新到的雨伞哦。”
红大步走过去:“咱们买几把吧,瞅着真好看。再咱们也没带,这边雨又多,用得着。”
喜欢春风二十年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春风二十年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