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7章 科举舞弊案
洪武二十五年,十月一日。
北方!
大将军蓝玉和傅友德,用一个多月的时间,带来了一个好消息!
大明京营以及藩王联军,在大同,围剿了前来进犯大明的几个蒙古部落联盟。
杀敌三千,俘虏一万,其他的,被蓝玉追出塞外一百多里!
几个蒙古部落死伤无数!
大将军蓝玉果断无比。
竟然在没有得到朝廷命令和援军的情况下,带着两万骑兵,跟在蒙古残兵的后面。
直接夜袭了两个部落,缴获了五万多头牛羊,两千多匹骏马,妇人,幼童无数!
“好一个梁国公!好一个蓝玉,真不愧是我大明王朝如今的第一大将!”
太师汤和接到蓝玉的捷报,直接把大明第一大将的名头按在了蓝玉身上。
蓝玉,当之无愧!
皇帝朱允熥也高心道:“蓝玉没有辜负朕的期待。”
尽管对蓝玉非常的信任,但皇帝也没有想到,蓝玉竟然这么能打!
“蓝春,等你父亲回来,朕就封你为侯。”
皇帝高兴之余,扭头对身边一个二十多岁,穿着锦衣卫亲军服饰,满脸笑意的青年承诺道。
实际上,早在蓝玉在灵堂上,支持皇帝登上皇位的时候,他就跟蓝玉他们几个约定好了,日后找机会封他们的子嗣为侯爵。
蓝春尽管早就知道,皇帝有意封赏他们父子。
但现在皇帝金口玉言。
亲自在众人面前出来。
日后绝不可能反悔。
顿时。
蓝春把一直患得患失的心,收回了肚子。
……
中午!
因为这次恩科报考人数过多,导致刘三吾等人,足足花费了一个月的时间。
方才把中举的,五百二十个考生的名单,送来了乾清宫,请皇帝钦点。
“这次考试没出什么问题吧?”皇帝拿到名单,仿佛就像平常一样,随口问了一句。
“陛下,除了报考人数过多,
录取的人数也多,
评选的时候,过于繁琐之外,没有其他问题。”
刘三吾抱怨了一句。
以前最多录取一百多个,甚至五六十个考生。
现在呢,直接就是五百二十个。
报考人员的选择上,以前都是只允许举人,或者国子监优秀学子参加的。
现在可好,只有会识字就行了!
简直是滑下之大稽。
就连唐朝的科举,都不带这样潦草的!
……
拿到中榜名单后,皇帝特意看了看入取考生的籍贯,随后匆匆翻了翻,直接就用朱笔,写上“朕知道了”四个字。
“把名单都公布出去吧,考生们想必都等的着急了。
刘舍人,顺便去跟礼部一声。
让他们多关心一下,前来考试的学子。
这次因为朝廷的原因,让他们多在京城待了大半个月。
一些家贫的学子,恐怕手头比较紧。
像这种的,让礼部拿出一份名单,让学子签名,到京城的皇家米店,去领取食物补贴。”
“陛下仁慈。”
见到皇帝还是跟以前一样,滥发慈悲心,没有什么变化,刘三吾终于放下心来。
……
“放榜了,放榜了!”衙役们敲锣打鼓,把大红榜纸贴在墙上。
人群汹涌,挤来挤去。
“都别挤了,让我先看看我家少爷,有没有郑”
“哈哈,我中了!”
“哎,怎么没中呢,明明感觉写的挺好的啊。”
“你们看,榜上的考生,怎么大都是南方籍的,北方籍的才三五个!”
“哎呀,还真是。”
“有点不对劲。”
“是不是出现了什么科举舞弊啊?”
“绝对是科举舞弊,我就嘛,我写的挺好的,怎么可能中不了!”
“我看啊,是南方人太欺负我们北方人了,这不是地域歧视吗?”
“你们记得吗,主考官刘三吾,就是个南方籍的!”
“南方人排挤我们北方人啊!”
“太不公平了!”
“不行,我要去告御状,兄弟们,是北方饶,跟我一起去礼部,去应府衙门,去皇宫告御状,评评理!”
伴随着北方考生的愤怒,一些没上榜的南方考生也开始附和,觉得是主考官刘三吾他们科举舞弊,才导致他们没有中榜。
事情越演越烈。
闹得越来越大。
仅仅两过后,会试落第的北方考生,直接联名上疏,跑到礼部鸣冤告状。
告主考官刘三吾﹑白信蹈等人,偏私南方人。
而在京城的街头巷尾,更有数百名北方考生和南方落第考生联合起来,沿路喊冤,甚至拦住官员的轿子,拿着状纸,上访告状。
此时!
正是整个京城的人,都在关注科举考试的时候。
因此!
各种各样的传言,满飞,有人,是主考官刘三吾收了钱。
有主考官搞“地域歧视”的。
有中榜的考生,很多都是刘三吾的记名弟子。
……
“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皇帝怒道!
消息传到朝堂,上下震怒,先后有10多名监察御史上书,要求皇帝彻查这次“科举舞弊案”。
特别是朝堂上北方籍的官员,对此非常不满。
纷纷弹劾刘三吾舞弊。
内阁的翰林院侍读张信等人,也对皇帝表示,怀疑此次科举考试有鬼。
“去把刘三吾给朕请过来!”
皇帝开口道。
……
见到中书舍人刘三吾后,皇帝直接问他:
“今科进士,北方入选的,只有寥寥几个,你作何解释?”
刘三吾面无表情的回答道:“北地汉人长期受元人管制,治学境况,远不如南方,考试成绩有所差距,自然在所难免。”
朱允熥呵呵一笑,又问:
“你身为南方人,在阅卷录取中,难道就没有偏袒私心?”
刘三吾摇头解释:
“阅卷过程中,试卷姓名全部密封,无法获知考生身份,我们这些阅卷的,全凭文章优劣进行取舍。”
听完刘三吾的解释后,皇帝坐在龙椅上,一言不发,摆手让刘三吾退下。
紧接着,皇帝又将翰林院侍读张信,叫来乾清宫,让他对今年的进士录取情况,进行全面复审。
张信是北方人,又是翰林院侍读学士,对于科举考试,和录取等诸般事宜。都非常熟悉,由他作出复审结论。具有很强的公信力。
“张侍读,认真查一查,千万别让朕失望,听懂了吗?”
“是,陛下!”
……
……
历史上,现在张信还没当官。合理改了一下,别介意。
喜欢大明:当皇帝,太难了!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大明:当皇帝,太难了!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