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了楼梯,歩科长问我:“真去喝茶呀?”
我:“这架势,能不去么?”
歩科长:“看样子还真得去。”
我:“那就不要讲什么了,踏踏实实去吧。”
欧阳霓虹扯了一把我的衣袖,声:“你心里有数?”
我声:“有数没数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我们必须去!”
田姐大声:“达副科长,你,这公安局真的有好喝的毛尖茶吗?”
我大声:“应该有吧,公安同志了,有,那就一定有的!”
田姐继续大声:“达副科长,你可是知道的,我对茶是很有研究的,尤其是对中州的特产信阳毛尖茶,我是情有独钟的,信阳毛尖茶好不好,那是瞒不过我的呢。”
我:“我不懂茶,更不懂信阳毛尖,等会儿公安局的同志会给你答案的。”
戴眼镜的公安:“放心,我们的信阳毛尖茶不会让你们失望的。”
出了宾馆大厅,看见院子里停放着两辆警车。
戴眼镜的公安:“分两辆车坐人,你们谁跟我的车呀?”
我:“我喜欢跟戴眼镜的斯文人打交道,我跟你的车吧。”
田姐:“我也是,我就跟着达副科长坐眼镜公安的车吧。”
戴眼镜的公安:“坐我车可以,但请不要我是眼镜公安,我只是带着眼镜的公安人员,但不是眼镜公安。”
田姐:“那请问我可以怎样称呼您?某某警官?可我不知道您贵姓呀?”
戴眼镜的公安:“你没必要知道,上车吧。”
我们上车坐定,车子就开启了。
刚一出宾馆的院子,正要上马路,就遇上出口处的摊贩堵塞了路口。
戴眼镜的公安使劲按响警笛,堵路的人们立即慌忙躲闪。
田姐:“哇塞,好威风呀!”
戴眼镜的公安斜了我们一眼:“你当警车是闹着玩的!”
“我是……好酷呀……”田姐正要话。
我马上制止了她,;“别废话了!警车是为人民服务的,人民遇到了警车,肯定是要主动让道的,不能让警车堵塞呀,耽误了大事,那可是人民的损失呀!”
戴眼镜的公安又斜了一眼看我,然后专心致志开起车来。
我知道,他这次斜眼看的只是我,并不包括田姐。
因为我的话虽然有点讽刺意味,但入情入理,他无可辩驳,只能口服心不服地闭嘴。
进了公安局,我们被安排在一个大会议室的圆桌上坐下。
戴眼镜的公安果然话算数,安排人给我们泡了一壶信阳毛尖,然后给我们每人一个一次性性杯子。
再然后,同去的几个公安也在一旁坐了下来。
戴眼镜的公安很温和,:“你们是从广东过来讨债的,情况。”
歩科长就简单地了我们的情况。
戴眼镜的公安:“我是我们局的宣传科长,我姓邓。”
我:“您是宣传科的,我们是来要漳,好像不沾边嘛。”
田姐忽然喝了一口茶,:“这茶不错,正宗的信阳毛尖。”
邓科长:“看来这位田姐还真是品茶高手,我们接待像你们这样的客人,肯定是要拿出好茶的呀!”着,把一桶茶叶放到了桌面上。
田姐又喝了一口茶:“是信阳毛尖没错,但要是好的毛尖嘛,还谈不上……”
邓科长一脸疑虑,:“田姐品出什么问题了?”
田姐拿起桌上的茶桶:“问题倒是没有,不过呢,这是信阳毛尖,而且还是中上等的品级,但不是新茶,而是陈茶。”
邓科长吃惊地问:“何以见得?”
田姐不紧不慢地:“色泽较暗,光泽发暗甚至发乌,白毫损耗多,香气低闷,汤色较淡,滋味较淡,叶底不鲜绿而发乌,欠明亮,没有新鲜口福”
邓科长问:“那,新茶又是怎样呢?”
田姐:“新茶就不一样了,色泽鲜亮,泛绿色光泽,香气浓爽而鲜活,白毫明显,给人有生鲜感觉。汤色呢,新鲜淡绿、明亮、香气鲜爽持久,滋味鲜浓而且久长,耐人回味。”
看样子,田姐的话把邓科长镇住了,一愣一愣的,好久才:“高手,不愧是广东来的品茶高手,佩服佩服!”
田姐接着:“既然是陈茶,虽然是信阳毛尖,但跟真正好的信阳毛尖还是不沾边的,就像您是搞宣传的,跟侦破工作不沾边一样,对不?”
邓科长看了田姐一眼,又看了我一眼:“我们局任务重工作忙,每个部门随时都会互相帮忙,身兼多职,不奇怪。就像您达副科长一样,不定也有别的兼职吧?”
我反问他:“兼职,那也是在规定的范围之内呀?您是公安,难道您可以在职责不允许的范围内兼职吗?比如,在打架斗殴等犯罪团伙里兼职?”
“达副科长笑了,那自然是不可以的啊!”邓科长尴尬地笑了一下,,“你们厂也这么要求严格吗?”
我笑:“我们厂是有严格规定的,绝对不允许兼职。”
邓科长:“您是供销科的副科长,除了做好业务之外,自己有什么爱好发挥一下,何尝不可啊?比如给一些报刊写点稿子什么的,领导也管吗?”
我明白他的意思了,他是把我当成传中的记者了。我:“那倒是没人管。只可惜我没那个水平。再了,我们的工作是平庸的工作,没什么好写的。”
邓科长:“平庸?达副科长可不像是平庸之人呀。”
我:“我呀,太平庸了,俗不可耐!倒是邓科长您,身在公安局,近水楼台,什么破案呀,什么追凶呀,把这些写给报刊,那才是受欢迎的呢,编辑喜欢发,读者喜欢看,皆大欢喜呀!”
邓科长:“听起来,达副科长对报刊的编辑工作也懂得不少啊。”
我:“报刊编辑工作?那是什么工作?我不懂呀。但我平时偶尔看报纸的嘛,总该知道一点吧,至少作为报刊的读者,我还是知道会喜欢读什么样的文章呀。破案,抓坏蛋,读者都喜欢这一类的文章啊。”
邓科长:“您见笑了,我们这地方,没什么大事情,也没啥可写的呢。”
“邓科长谦虚了,你们这地方虽,但却热闹啊。您看,这全国各地的人都汇聚在这里,宾馆住房都已是人满为患一房难求了啊。”
“达科长好口才,想必文才也是撩,不会比那《人民日报》的记者差吧?”邓科长。
他这句话终于暴露了他的意图:他是把我当成假想的《人民日报》记者了。
我:“《人民日报》?不知道,没看过。我只是个做业务的副科长,从来不看大报的,偶尔看报纸,那也只是看看报纸而已。”
喜欢牛A八部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牛A八部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