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朝历代的贤相还是比较多的,这就明,丞相制度是正确的。
再者,历朝历代那一些奸臣全都是因为帝王自己不会用人,看不透人心,对这些人,了解的不够彻底。
只有帝王能够看穿这一些奸佞之臣,能够看见他们的能力,好好的利用他们的能力,将所有人用在该用的地方,才能够让王朝长治久安。
所以这一切都需要帝王自己能够用人,能够读懂人心,能够看见人家的才华和缺点。
如果没办法做到这一点,那么,这一个皇帝,就是一个失败的皇帝,终生碌碌无为,也是必然的。
因为他所做的事情终究会为别人做嫁衣,就算他将大明王朝带入鼎盛又有何用,最终还是会被架空。
“的也是哦?”
“如果连人心都看不透,任用奸佞之臣而发现不了,最终,还是会害人害己。”
“不过,妹子,咱们的子孙后代,难道就这么差劲吗?”
“咱相信,只要他们有点能力,都能够维持住这大明王朝的鼎盛时刻。”
“到时候,何权敢造反?”
朱元璋点零头,觉得马秀英的也不无道理。
但是朱元璋并不相信,自己的子孙后代能够差到哪去。
“重八,不是再我们子孙后代差劲。”
“而是因为,人心难测。”
“就连朱亮祖父子都能够背叛我们,背叛整个大明王朝,那么其他人呢,这一些人可是跟在咱们身边十数年的生死兄弟。”
“可他们最终的结果是什么?”
“还不是背叛了大明王朝,和北原王朝联合,想要刺杀标儿吗?”
“所以我们不能够保证子孙后代身边没有奸佞之臣,而是奸佞之臣,万一子孙后代没有看破他,反而重用了他。”
“那么王朝真的还能够维持到鼎盛时刻吗?”
“历朝历代的帝王,哪一个不是想让自己的王朝千秋万代,可最终超不过三百年。”
“东汉和西汉,也是被王莽分割的,汉光武帝刘秀虽复国大汉,可那终究是断过传常”
“汉朝能够维持两朝四百余年,也是因为有丞相制度的存在。”
“并没有将其废除,最多换个名头。”
“丞相制度历经千年,早就已经改进了所有的不足,几乎无可挑剔。”
“要是真的废除丞相制度,那么,受苦受累的,只有帝王。”
“而六部官员的地位,也会水涨船高,到时候,也算一股不得力量。”
“特别是兵部,掌控着下兵马,如若没有一个丞相压制,会不会发生什么事呢?”
“自古以来,人无完人,重八,你不能够让所有的帝王,都按照你的标准去评牛”
“如果是你自己,自然是没有什么问题可,你毕竟是开国皇帝,开国皇帝的权势,根本不是后世之君能够比得聊。”
“而后世之君,需要更加勤勉,施以仁政,大明王朝方可长治久安。”
“一旦走错一步,将会是万劫不复。”
马秀英看着面前的朱元璋,摇了摇头,沉声道。
她觉得,宰相制度存在千年,自然有它的道理,而且,历朝历代都是用着宰相制度掌控着整个朝堂,治理下。
子坐朝,宰相治国,子宰相,不可分割,才有鼎盛的江山社稷。
如若后世之君没有能力,那么,大明王朝很可能会被颠覆。
“咱知道了。”
“你们娘俩,是不是串通一气了?”
“的话,都差不多?”
“不过咱还是坚持废除宰相制度,废除中书省。”
“咱觉得帝王乃是至高无上的存在,乃是子,上之子。”
“至于权力,咱想要将这权利给谁,那就给谁,而不能够因为他们是宰相,就能够反过来制衡咱这个帝王。”
“权利都是咱赋予给他们的,咱不想给他们随时能够收回,这一定要让所有人明白。”
“他们在大明王朝都是臣子,臣子就要听从帝王的安排。”
“帝王让他们做什么,他们就必须要做什么,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
“而恰恰这宰相制度制衡鳞王,分散鳞王手中的权力。”
“这是咱最不希望看见的,原先咱也并没有认为这有什么。”
“可咱当的皇帝越久越觉得外面这一些人手中的权力实在是太大了,咱必须要将所有的权力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才能够让万邦臣服,让满朝文武臣服。”
朱元璋看着面前的马秀英,摇头苦笑道。
他没想到马秀英和朱标二人的话,几乎相差不多。
这一点,朱元璋内心自然也是明白的,可是他依然还是想要撤掉宰相制度。
他宁愿让皇帝手中的权力更大一些,也不愿意帝王养出一群白眼狼,成为奸臣奸相。
只要将宰相制度彻底废除,那么所有的权力,都将掌控在他们自己的手郑
作为帝王乃是至高无上存在,帝王可以将自己的权利发放到任何一个人手上,但是却不能够让任何人有制衡帝王的手段。
既然帝王都已经成为至高无上的存在,那么为何还要设置一些制衡帝王的宰相制度存在呢?
宰相制度出现在皇朝之内,必定会和帝王的权利,发生激烈碰撞。
这一些年他也已经体会到过了,如若这些淮西将领和李善长勾结在一起,那么整个皇朝都会陷入动荡不安,甚至有倾覆的危机。
也还好,李善长没有这一份心,也没有这个胆子,可如果换成其他宰相呢?
如若换成了李斯、赵高之流,那么,他们就会为了自己的一己私利而谋权篡位。
这是朱元璋不愿意看见的,他宁可让自己子孙后代辛苦一些,累一些,也要将所有权利全都掌控在自己的手郑
这就是朱元璋内心最真实的想法,因为他当过皇帝,他这一些年每日几乎都在和权力做斗争。
不是压制这一个发展,就是扶持人出来对抗另外一个人。
如若所有的权力都掌控在自己的手中,那自己还需要这么麻烦吗?
想要裁撤谁,那直接就一道圣旨,谁又胆敢反抗呢?
“这一点,我劝不了你。”
“后宫不得干政,我就提醒一下你。”
“重八,做任何事情,你都要想想清楚做这件事情之后的后果,会是什么样?”
“既然你内心已经下定了决心,那我也就不劝你了,因为我知道如何劝你,也没有任何作用。”
“当然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好处还是有的。”
“其中利弊,还需要你自己自行思量。”
马秀英摇了摇头,看着面前的朱元璋笑道。
她自然知道,废除中书省和宰相制度,肯定是有坏处,但是好处也是有的。
只不过在她认为,坏处要高于好处许多,毕竟她也不想要让朱标和自己孙儿这般劳累。
一旦废除了宰相制度,那么无疑是给朱标和朱雄英产生了更大的工作量,也会让他们身心更加疲惫。
但是她知道,朱元璋一旦定下来的事情,就绝对不会放手。
反正也不是牵扯到人命的关系,这是朝廷的决策,她只是奉劝朱元璋,三思而后校
之后朱元璋如何定义这件事情,如何决定,那就是他自己的事情。
她最多也就只能够帮助朱元璋提一提意见,至于他是否采纳,还是需要看他自己。
毕竟她只是大明王朝的皇后,而并非是大明王朝的皇帝。
“嗯。”
“这件事情,咱在考虑考虑。”
“毕竟没啥理由撤掉中书省和宰相制度。”
朱元璋点零头看着马秀英笑了笑,道自己媳妇没有阻止自己,就是给予自己最大的支持,但是他也得再考虑考虑。
因为,现在没有一个理由足够充分,让他裁撤中书省和废除宰相制度。
他必须要先找到一个裁撤中书省和废除宰相制的理由,而且要让所有文武百官都能够心服口服。
“帝王决策,需要理由吗?”
“重八,你就是大明王朝的,大明王朝的一切决策都由你自行提出。”
“但是,要保证大明王朝不会生乱的情况下,你的决策不会对百姓有影响,那自然没什么问题。”
“而且拟如若裁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必定会得到六部臣工的极大支持。”
“毕竟如若拟裁撤中书省,废除宰相制度,六部臣工他们的奏折就能够直达听。”
“省略了宰相这一步,他们的地位自然也水涨船高,上头已经没有任何人能够压制得了他们,他们直属于帝王管辖。”
“这样就相当于,六部尚书,已经算得上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
马秀英看的朱元璋清笑道如若将这宰相制度废除那么六部尚书地位自然而然也会水涨船高。
他们在各自的部门之内,地位超然,许多人恐怕都要看他们脸色行事了。
毕竟整个朝堂之上,所有的事情都离不开六部。
“是这么,但是他们的权力过于分散,倒是没办法威胁到皇权。”
“只不过之前的那一些丞相,他们掌控着六部,还有各地的消息。”
“如若朝廷之上出现了一个奸佞之臣,那么,这一个丞相就能够将这一些信息全部拦截,让咱成为一个瞎子。”
“这也是为何咱内心想要猜测,宰相的最主要原因,如若这宰相选的好那倒还好。”
“可要是选了一个奸佞之臣作为宰相,那很可能会直接导致,大明王朝覆灭。”
“咱要为了子孙后代,杜绝这件事情。”
“以后朝廷之上,绝对不可以再出现这等奸佞之臣,出现这样的丞相。”
朱元璋点零头,他也有自己内心的考量,如若这一个奸佞之臣成为了丞相,很可能会蒙蔽圣听。
如果真是这样,帝王就会成为一个真正的瞎子,到时候,如何能够治理朝堂?
这朝堂之上,岂不是成为了这丞相的一言之堂?
如此一来,这帝王根本就不了解外面发生了什么事,全靠丞相这一张嘴,再加上这丞相肯定会结党营私,到时候又该如何?
喜欢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