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首页 >> 北宋帝国兴亡史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大唐腾飞之路 太子无敌 重生之将星传奇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水浒白话版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红星仓库 穿宋,造反!【变宋】 隋唐小霸王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37章 将门虎子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自打从幽州回京之后,赵光义的日子就一直没有舒服过,而赵德昭之死更是让他心情极度复杂。还不等他缓过神来,他这一个多月以来最为担忧的一件烦心事真的就找上了门。

就在赵德昭自杀几后,辽国皇帝耶律贤决定发重兵对宋朝攻打幽州一事进行军事报复,是报复其实还算委婉的法,耶律贤这一次明摆着是要给宋朝来一次大出血。耶律贤命韩德让的老爹——辽国燕王韩匡嗣为主帅,辽国南府宰相耶律沙为监军,耶律休哥、耶律斜轸、耶律抹之等人领兵随行,全军总计十万人南下伐宋。辽军这统兵将领的阵容可谓是空前的豪华,这阵仗如果不能把宋朝的军队打个落花流水他们都不好意思回去。

敌人大军入侵,宋朝这边好在也是提前就做好了防备。早在耶律贤集结兵力准备伐宋的时候,赵光义就通过辽国境内的宋朝间谍得知了此事,他一面命令河北前线的将领做好抵御的准备,一面派遣内衣库使张绍勍、南作坊副使李神佑等人率领京城的禁军赶赴前线进行增援。

得益于前期的情报预警,宋军北方前线的各部驻军纷纷向宋辽边境地带的满城(今保定市西北方向的满城区)集结。首先到达战场的是镇州都钤辖、云州观察使刘延翰所部,他驻兵于满城的徐河一侧,准备在这里跟辽军一决胜负。很快,李汉琼、崔翰、赵延进、李继隆等人也在辽军到达战场之前相继率领所部赶到了满城。

看到这里不知道有人是否会发现宋军屯驻在北方前线的这些将军里面少了一个人——驻守镇州的宋朝河阳节度使崔彦进。他这次其实也来了,只不过他另有任务,而这个任务就是绕道至辽军的背后伺机踹辽军的屁股。

这里就要到赵光义“运筹帷幄”的本事了。他在战前就预料到了辽军不久之后会对宋朝进行军事报复,所以他不但派了重兵驻守边境,而且连怎样跟辽国人打仗他都提前做好了安排:宋军集结完毕之后全军列为八阵,每阵一万人,每阵相距一里地,如此便可四下呼应彼此救援。另外,崔彦进必须要在战前绕道至辽军的背后,等到战事呈胶着状态时突然从辽军的身后杀出,如此前后夹击定然会大败辽军。

这就是赵光义的如意算盘,可怜了这些从尸山血海里摸爬滚打了半辈子的宋朝大将军们,他们在战场上的一举一动都要听从超级军事发烧友和军事理论家赵光义同志的安排,否则就是违抗圣旨。这一招的源头来自于宋朝的第一战将赵匡胤,他在当皇帝之后曾经数次向即将奔赴战场的将领传授作战阵图和作战方略,而且每一次他都料敌如神从而让宋军大获全胜。不过,这话可是要分开,赵匡胤不单是战将,更是帅才,他有资格这样做,可你赵光义算什么?你上阵砍过人?你率军赢得过辉煌的胜利?都没有,他只是一个在家里闭门造车的军事理论家,而且还是一个经过实践证明非常失败的军事理论家,但他自己认为他的军事理论和战略部署是才之作。

如篡王,何其伟哉!

客观地,赵光义的这个作战计划其实是相当完美的——至少在理论上如此,但问题在于他的不知应变。在他的认知里,不但宋军要听他的安排,连辽国人也要按照他的思路来打仗,这就非常恶搞了。

在皇命面前,宋朝的将军们不敢抗命,他们按照赵光义的布阵图将全军分成了八阵,然后坐等辽军的到来。几后,十万辽军铁骑从北而来,在地动山摇且尘土蔽日的磅礴气势下,十万辽军排成一字长蛇阵向宋军扑来。一看这架势,宋军的士兵脸上纷纷开始出现惧色。

别着急!这时候的辽军并没有开始发动进攻,他们只是刚刚抵达战场而已,当他们发现宋军已经在徐河边上严阵以待也随即在河对面扎下了营寨。

宋军的右龙武将军赵延进在辽军到来之时立即领着几个亲兵登高远望,然后他急冲冲地赶到了宋军的帅帐。

他对帐中的宋军诸将道:“我刚才看了辽军的阵势,他们密密麻麻地从东到西根本看不到首尾。如果他们就这样朝我们冲过来,那我们这次绝对死定了。我们是八个方阵,一旦被敌人分割包围就会相继被吞食。要想打胜仗我们现在就必须要变阵,我们也可以像辽军一样把全军合为一阵,这样我们才有胜算。虽然这样做会违抗皇命,但如果不变阵我们就会失败,变阵打败敌人总比战败强吧?

可惜的是,赵延进这一顿唾沫横飞并未打动宋军的这些将军们,崔翰等人还是眉头紧锁。赵延进的这些他们都懂,他们何尝不想变阵,可是变阵就意味着违抗圣旨,这可是要杀头的大罪,就是即使他们打赢了这场仗也有可能要杀头。另外,他们还有一个担忧:你赵延进的是很有道理,可是如果变阵之后我们还是打输了,那该怎么办?

听到这话,赵延进挺直了脖子大声地吼道:“如果变阵之后我们还是输了,那么所有责任由我一个人承担!”

同样很可惜,赵延进这慷慨激昂的宣言并未让崔翰等人两眼放光,这些人还是低头对着赵光义的阵图默不吭声。这里面的原因其实很简单:你赵延进虽然和当今皇上是连襟,可大宋的淑德皇后尹氏早就死了,你赵延进到时候如果真的出事了,恐怕后宫里也没有人会出来帮你话,我们这条命押在你身上可不怎么保险。

值此全军十万将士生死存亡的紧急关头,另一个人勇敢地站了出来,此人在这个时候还显得有些寂寂无名,但他的大名在两宋三百余年的众多名将里可谓是熠熠生辉。这个人就是北宋的开国功臣、前枢密副使李处耘的长子——李继隆!

李处耘因为在平定荆湖期间与当时身患重病的宋军主帅、赵匡胤的结义大哥慕容延钊不睦,最后惨遭赵匡胤的罢黜并被外放至淄州为官。这件事连带着也让当时只有十三岁的李继隆遭了殃,他本以其父的恩荫担任宫廷供奉官,但随着父亲的被贬他也被除名。所谓落难的凤凰不如鸡,李处耘得罪了慕容延钊还不算什么,可关键在于慕容延钊在几个月后就死了,这让赵匡胤为此而痛哭流涕,他更是把慕容延钊之死的罪责怪在了李处耘的头上。这个时候也没人敢往李处耘的身边靠,此人终此一生也没能再翻过身来,三年后他在淄州抑郁而终。

不过,老子英雄儿好汉,这话放在李处耘和李继隆父子身上同样是再恰当不过。虽然外放被贬,但李处耘并未对自己的儿子降低要求和期望,少年时期的李继隆在李处耘的严格要求下勤学武艺并练就了一身将来征战沙场的好本事。

李继隆的人生转机出现在公元967年赵匡胤的生日那,作为开国元勋的家属,他与母亲前往开封为赵匡胤贺寿。时隔三年,赵匡胤对慕容延钊的思念以及对李处耘的怨愤都开始回归理智,看到这对孤儿寡母,他一时间也追念起李处耘当初的战功以及对他的拥戴之功,于是李继隆被官复原职。很快,年及弱冠的李继隆被派往刚刚征服的蜀川去担任果州和阆州的监军负责平定当地的匪患。李继隆的母亲担心他的安全,于是准备联络李处耘的老部下跟随李继隆一同随行,但这被李继隆给拒绝了。

他对母亲道:“此行孩儿自会建立一番功业,母亲无须劳烦诸位叔伯,此事还望母亲勿忧。”

在蜀川任期届满之后,李继隆受命回京,在山岭险峻的蜀道上他连人带马坠入山崖,但所幸他大难不死被一棵树给挂住了并被人给救了上来。不久,李继隆又被派往湖南平定当地的蛮族叛乱,也不知道当地的长官是不是因为李处耘的原因而对李继隆刻意刁难,他只给李继隆派了三百名仅仅手持刀盾的士兵去讨平数千蛮族匪帮。让人不可思议的是,李继隆就是用这三百人将数千匪兵打得大败而逃,而此战亲自操刀上阵的李继隆不幸被毒箭射中手足且命在旦夕,但他最后却奇迹般地大难不死并活了下来。此战过后,少年将军李继隆的勇武之名传遍宋境,就连赵匡胤听此事后也是对其啧啧称赞。

开宝初年,李继隆奉命带领一队士兵到定州去戍边,当时的定州军事主官正是后蜀末代皇帝孟昶的儿子孟玄喆。当时孟玄喆正在军中举行射箭比武竞赛,得知李继隆是李处耘的儿子,孟玄喆也想开开眼见识一下传中的猛人李处耘的儿子究竟是不是有乃父的遗风。结果让孟玄喆甚是叹服,李继隆张弓搭箭全部射中靶心,而且他在孟玄喆面前举止谦恭、温文儒雅,完全不像是一个纯粹的武夫。

这次的会面让孟玄喆对李继隆有了一个流传后世的评语:此人他日非吾所能及也。一个年轻人能够被能文能武且心性高傲的后蜀前太子、此时的宋朝定武军节度使孟玄喆如此赞誉也着实难得。

在此之后,李继隆又参与了宋朝覆灭南唐的战争,但他并未出现在金陵城下,他当时的任务是负责保护宋军在长江航道上的后勤运输线。在此期间,李继隆数次打退南唐军队对宋军后勤运输线的侵扰,他还被南唐水军的箭矢射中了头盔,也多亏了那个头盔质量好,否则这位未来的宋朝一代名将可能在当时就早早地一命呜呼了。

平定南唐之后,李继隆因功被封为庄宅副使,不久之后又随同赵匡胤巡行西京洛阳府。当时,刘遇负责统领随行的宋军为赵匡胤保驾护航,而李继隆则是负责巡检赵匡胤御营四周的安全。赵光义登基之后,李继隆更是前途一片光明,原因只有一个,他的妹妹因为赵光义的上位而成为帘朝的皇贵妃。

赵光义御驾亲征太原之时,李继隆也随行其间。在太原城下,宋朝的彰德军节度使李汉琼以主将的身份亲自带领宋军攻城,李继隆当时就在他的身边与其一同登城奋战,北汉军队的投石机将李继隆身边的亲兵当场砸中身亡,然而李继隆面不改色继续奋战。在李汉琼被赵光义强行要求撤离战场时,李继隆身为当朝国舅爷更是亲自为李汉琼断后。

幽州之战,李继隆与郭守文作为宋军的先锋负责清扫游弋在幽州城外的辽国散兵,他们先后击溃了好几支数千人规模的辽军骑兵。高粱河之败,宋军全线南撤,全军上下当时都处在慌不择路的溃散中,但这里面唯有李继隆所部阵容严整护送着随行的部分王公大臣及其家眷缓缓有序而退,辽军见此竟也不敢对其进行追击。

好了,李继隆的事先到这里,后面还有他大把的出场时间,我们现在要的是李继隆这时候的故事。

值此两军将近二十万人马就要展开激烈厮杀且己方的布阵明显不合理的危急关头,眼见作为当今皇上的连襟站出来话都不管用,李继隆觉得他应该站出来了。既然皇上的连襟话不管用,那他这个当今皇上的大舅子话应该管用了吧?

李继隆对身边的衮衮诸公道:“打仗最重要的是要随机应变,战场上哪有什么定势可言?我们现在必须要变阵,如果皇上今后要追究变阵的责任,那么就由我李继隆一人承担违命之责!”

果然,有帘朝国舅爷这一番话,崔翰等人立马像是打了鸡血一样两眼瞪得溜圆。好了,国舅爷都他愿意独自承担变阵的责任,那我们还怕个啥?变阵!

于是,一声令下,八万宋军由八个方阵变为前后两阵,众将士随即都面露欣喜之色。这个事太好理解了,这就好像八个人打十个人,对方十个人是抱团冲锋,而这边却是八个人各自为战,这怎么能不让人心惊胆战?可如果是这边的八个人也抱成一团,那这局面与之前相比可就是壤之别。

喜欢北宋帝国兴亡史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北宋帝国兴亡史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空战之王 明日方舟的协助者 逃婚后和琴酒HE了 盗贼游戏:从获得基德卡片开始 诡异世界:林逸和宋佳 拜师九叔:开局龙象般若功大成 我打游戏拯救世界 编制养毛茸茸,我带飞祖国成团宠 清风惊鸿客 人在恋综,开棺渡怨灵! 成长,依稀在记忆的脸庞 禁卫军 虐文女主她站起来了 武道绝峰 宝贝晚安故事大全 不是清冷影帝?我不追了你哭什么 泛魔论 刚出生就加点,我一岁时灭杀诡异
经典收藏 大明,我来了! 三国之从购买并州牧开始 太平天国的末路 呢喃诗章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大明1630 战国帝业 [综漫]专为小精灵做后勤! 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 原始崛起 重生之将星传奇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谍海王牌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重生之景泰大帝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对弈江山 带着基地回大唐
最近更新 带着古人们看华夏历史 三国:从农村小屁孩到千古一帝 大夏第一武世子 农家小子的古代上进日常 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大唐太子:开局硬刚李世民 穿越大唐重整山河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嘉庆变法:数据治国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穿成农夫,从服徭役开始进步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汉末黄巾霸业 穿越成丐帝 北雄 飞鹏同风起 农家子科举官场不好混 从封地开始,到拥兵百万雄霸天下 呢喃诗章
北宋帝国兴亡史 海历 - 北宋帝国兴亡史txt下载 - 北宋帝国兴亡史最新章节 - 北宋帝国兴亡史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