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姐夫李彬,北大哲学系毕业,是省委办的干事,既没关系,又无派系,是个十足的逍遥派,接到王芳的电话,就把儿子送到父母家,急忙赶回家准备饭菜。喝酒的时候,李彬是出于礼节坐在那里的,在他眼里,张斌和他的同学都还是懵懂无知的初中生。可随着谈话的深入,他发觉自己错了。
王芳:“现在到处乱哄哄的,你们想干的事能办成吗?”
培元:“农村不乱啊,准确的是农民不乱,农民想过上好日子的欲望从来没变过。”
王芳:“你们能左右的了大局吗?还是只想作出点成绩,捞取点政治资本。”
张斌:“二姐你也太看我们了,培元哥一再,命运既然让我们来到柳林,我们就有义务为柳林做点什么,一百多年前西方的资本家都能为建立人人平等,个个幸福的理想,牺牲自己的一切,咱就不能为乡村的发展贡献自己的一点力量吗?”
李彬惊喜的问:“你看过傅里叶的书?”
培元:“我更欣赏欧文的新和谐公社。”
李彬:“为什么?”
培元:“如果多点欧文这样的人,为了社会的和谐去做各种尝试,这个社会就会向合理的方向前进吧。”
李彬:“你觉得有可行性吗?”
培元:“见机行事吧,只要方向正确就行,哪怕是跬步。”
李彬:“你怎么看待达则兼济下,穷则独善其身这句话?”
培元:“我觉得这句话有托辞之嫌,还是下兴亡匹夫有责更积极。况且达和穷如何界定,也没有个标准。”
李彬端起酒杯:“精辟,受教了,我敬你一杯。”
培元:“我可不敢当,童言无忌,姐夫别笑话兄弟就行了。”
李彬:“你们真是同学?”
培元:“千真万确。”
张斌:“同学不假,但培元哥是高中的。”
李彬:“你姐还是大学的呢。”
王芳:“你什么意思?”
李彬自觉失言,连:“没什么意思,我只是觉得培元的学识令人意外。”
王芳:“他们是安平一中的学生。”
李彬:“你也是啊?”
张斌:“我姐要不是因病休学一年多,怎么也不会考农大的。”
王芳:“我安平一中之于安平,相当于清华加北大之于中国,他还不信。”
李彬:“今信了,我都想参与你们的新和谐公社了。”
王芳:“那得看你是否够格。”
李彬作揖:“请夫人提携。”
大家都笑了。
第二,二姐到单位点了个卯,就带他们去了农科院下属的养殖场,几个人都对白来航鸡和青紫蓝兔感兴趣,二姐也不错。
培元问:“我们想先试养一下,摸清规律以后再引进,一组怎么组合,需要多少钱?不怕场长笑话,我们村几乎一年到头见不着钱,我们知青想自己凑钱试试路。”
场长很感动,:“我也是农村出来的,知道农村的困难,我看这样吧,我们也有推广任务,就让你们一样带回一组,先打欠条,有收益了再还。你们拿份合同回去,商量好了回来签合同。”
二姐和几个人都感激不尽,一再表示谢意,场长:“以后王科长多来指导就有了,再你弟弟他们有文化,有热情,或许会成为我们最好的合作伙伴呢。”
回安平的路上,培元:“咱今分分工,下一步张斌负责养殖,李玲负责种植,大头和文佳,秦梅看他们的兴趣,广林负责电工和加工项目,这些资料不能外传,一定要保管好,你们两个筛选出来,再叫上他们几个一块儿商量,争取春节期间理清思路。”
张斌:“我都不知道二姐具体干什么,培元哥怎么就知道的呢?”
培元:“问你自己,以后你要多用心了,鸡和兔子可得养好等王云回来,让她也跟着喂养,告诉她,这事成功了给她记头功。”
张斌:“给她记头功,那我呢?”
培元:“你呢,老是找不准自己的定位,你起码得是动物园园长吧?”
义把车看到胡同口,:“三哥,你俩走两步吧,免得爷爷看见批评。”
培元和李玲进门,看到奶奶正坐在北屋门口捡豆子,李玲叫了一声奶奶,奶奶高心把豆子都撒了,站起身来,抓着李玲的手,左看右看。
爷爷过来:“看够了吗?是瘦了还是胖了?”
奶奶:“没瘦,没瘦。我去给你们晒上被子。”
李玲:“我去晒吧。”
奶奶:“我还怕再过革命春节,不叫回家呢,没想到这么早就回来了。”
培元:“队里派俺三人去省农科院找了些资料,顺便去看了看李玲他父亲,完事就直接回来了。”
爷爷:“队里知道你们回家了吗?”
李玲:“支书队长都愿意我们回家。”
爷爷:“为什么啊?”
李玲:“支书,地里有恁没恁一个样,你回到城里还可能给办老些事呢。”
爷爷:“恁这一个多月都办了些什么事啊?”
李玲把这一个多月和这次去农科院的情况都叙述了一遍。
爷爷:“做法和想法都不错,就是口气有些大了,做不到怎么收场啊?”
培元:“我也是这种感觉,可当时赶到那儿了,社队的领导都希望鼓舞大家的斗志,不得不了,公社领导,这些事办成一件也了不起,绝对没人你吹牛。”
爷爷:“你奶奶净听别人他们的孩子在农村吃不好,睡不好,农民都看不起他们,净担心你们也那样呢。”
奶奶:“我什么时候了?我的孙子多大本事我还不知道吗?”
李玲:“奶奶不用担心,培元都把村里规划好了,一年之内保准有大变化,到时候爷爷奶奶去住几。听听村里人怎么培元的。”
奶奶:“村里人怎么啊?”
李玲:“村里干部群众都培元是柳林的贵人,公社领导他是个宝。”
爷爷:“言必行,行必果。不能放空炮哟”
培元:“爷爷放心吧,我会努力的,实在不行了,不是还有爷爷吗,不过我尽量不麻烦爷爷。”
听李玲父亲去五七干校了,爷爷:“你姑姑也去了,在江西,至中也下乡了,去了陕西。”
培元:“奶奶心情怎么样?”
爷爷:“还好,她‘还数培元离得近呢’。”
喜欢家乡月明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家乡月明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