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国同志,外面那个年轻人,名字是叫李明!”
领导吃饭自然不能坐外面,饭店有一个房间,专门用来招待下乡检查工作的领导。
餐桌上摆着的也不是外面墙上写着的四道菜,红烧鱼、红烧肉、还有几道做工精细的菜。
“王主任也听过李明?”
李学国附和道。
坐在主位上的王主任点头。
“农民建筑队,报纸上登过好几次了,对了,李家台子不正是大柳镇下面的一个行政村嘛!”
“您的没错,农民建筑队就是李明组织起来的!”
王主任闻言,又是不住地连连点头。
“不简单啊,都自古英雄出少年,我看这位李明同志很有想法,思想也很进步,李主任,有机会的话,像这样的年轻人,还是要好好的培养,我们这些人都老喽,革命事业需要补充新鲜血液,我看这个同志就很不错!”
王主任在海城市常委中排名第三,而且,年纪还是最的一位,日后的前途自然不可限量,他开了金口,哪怕只是随便,李学国也得当成正事牢牢的记在心上。
这个本家侄子得了王主任的青睐,往后是注定要飞黄腾达了。
对此,李明一无所知,吃完饭,将剩下的打包带走。
临出门的时候,他就决定午饭要在镇上吃,便把饭盒给带上了。
结婚照拍了,东西也买齐了,打道回府!
刚到家,宋晓雨正带着蓉收拾呢,李学工和李学农便到了。
“宋也在啊!正好你也听听!”
李学农着,拿出了李学旺给拉好的播子。
“辣椒15斤,黄瓜20斤……”
这个季节的头茬儿蔬菜已经上市了,虽然量不是很多,但至少能买得到。
不像前些年,大夏的想吃口新鲜蔬菜都买不着。
“按照早上定下的五荤四素再加一个汤,这席面,别咱李家台子,就算是大柳镇也是独一份了!”
侄子结婚的席面丰盛,做叔的也感觉有面子。
“要是没问题,明早上,我和你三叔就去大柳镇,把菜给置办齐了,肉的话,大旺有个五十斤也就够了,你给的肉票是八十斤的,这三十斤……宋,你拿着!”
宋晓雨正在一旁听着,看到李学农把肉票递到了她的面前,先是一愣,接着看向了李明。
“拿着啊,往后钱票都得你收着了!”
农村虽是男缺家,但钱都是女人管着。
大老爷们儿要是把钱揣在自己身上,是要被人笑话的。
宋晓雨闻言,知道李明这是要把家当都交给她来管了,心里既高兴,又有些紧张,毕竟她也不过十八岁的年纪,根本没做好要操持一个家的准备。
“这就对了!”
李学农笑着道。
“男人赚钱,女人管钱,宋,往后好好和明过日子,一个主内,一个主外,日子保准过得红红火火的!”
两人待了一会儿,石淑玲和方艳梅又带着李红她们来了。
帮着宋晓雨和李蓉,又把所有屋子里里外外的清扫了一遍。
吃过晚饭,李明把宋晓雨送回知青点儿。
回到家,一直等弟妹都睡着了,这才摸着黑出了门。
一路到了山脚下,从自留地旁的水沟里摸出了镐头,然后上了山。
新房已经盖好,也该把山上的大货给起出来了。
这段时间,只要在村里,李明隔一就要到山上来一趟,这条路不知道走了多少遍,闭着眼睛都能摸上来。
将那棵石柱挪开,找准了位置,往下挖了足足一米多深,随着瓦罐破裂的清脆响声,李明将别在腰上的手电筒拽下来,照了一下,东西还在。
上次太匆忙,也没姑上看到底有多少好东西,这一次总算是能好好的开开眼了。
将一件旧衣服铺在地上,李明直接趴在坑边,伸手将陶罐里面的金饼一个一个捡起来。
金饼装在陶罐里不显多,可铺开之后,李明也被吓了一跳。
整整一百二十个,一个按二两算,一百二十个就是……
20多斤!
李明将半个身子都探到了坑里,摸了半晌,确定陶罐里的金饼已经没有了,用力将陶罐从土里给拔了出来。
打着手电筒看了半晌,这陶罐虽然有年头了,但做工粗糙,又被打破了,随手丢到了草丛里。
下面会不会还有东西?
李明又抡着镐头挖了一会儿,又挖了差不多半米,就在他准备要放弃的时候。
咔嚓!
又是一声响!
果然,上面那个陶罐就是个障眼法。
真正的好东西在下面呢!
坑口太窄,李明只能倒挂着将大半个身子探进去,拨开上面的泥,手摸到了一串圆滚滚的东西,打开手电筒一看,饶是想到了里面肯定是好东西,也不禁吃了一惊。
珍珠项链、宝石的戒指、还有镶着各种花花绿绿宝石、玛瑙的首饰。
也不知道这些东西到底是谁藏的,不过现在全都便宜了李明。
这个罐子埋得太深,下面的土也太潮湿,想要把整个罐子拔出来,即便李明的力气再大,也做不到,只能一趟一棠往上运。
足足过了一个多钟头,才把罐子里的好东西都给清干净。
看着衣服上堆着的宝贝,李明不禁想到了上辈子的马立志一家。
后来考古队只在这个位置清理出来不少铜钱,往下挖了好几米都没找到好东西,应该都被他们一家给弄走了。
难怪80年代,马家就能在县城和市里买房,买车了。
有这么一大笔肥财,李明都可以躺平了。
只可惜,现在还不能露,不然的话,他想做的,什么做不成。
将那个陶罐打破,把碎片清理出来,又往下挖了一会儿,李明也从泥土里找到了几枚铜钱,再继续一镐头砸在了石头上。
看起来应该是见底了。
将铜钱揣进口袋里,又把那件旧衣服打成包裹,李明乘着月色下了山,进村的时候,除了偶尔几声狗叫,整个村子都静悄悄的。
一路到了家门口也没遇到人,背着沉甸甸的包裹,翻墙进了院子。
弟妹们都还在睡着。
李明来到正房,将煤油灯点燃,已经和李学庆打了招呼,过两大柳镇的供电所过来给新房扯电线。
将包裹放在炕上,刚解开就听见哗啦一声响。
红的、黄的、白的、绿的……
李明看花了眼。
刚刚在山上没来得及细看,这会儿才清楚,他到底找到了什么。
其中还有一个印章模样的东西,底下有字,看着像中文,可偏偏每个字都不认识。
想到上辈子山上那座被发掘的辽代古墓,难道是契丹文字?
只可惜现在没有手机,也没有电脑,否则还能百度一下。
这些东西该不会是那座古墓的陪葬品吧?
可既然是陪葬品,怎么没在墓室里?
或者……
那座古墓其实已经被盗了,金银财宝被洗劫一空,可盗墓贼来不及把这些宝贝带下山,只能找个地方先埋起来。
然后盗墓贼出了意外,这些财宝就被埋在地下了。
上辈子便宜了马立志,这辈子全都归了他?
顾不上多看,再过一会儿就要亮了,万一被三个弟妹看见,一旦不心在外面漏了嘴,那可就麻烦了。
上交?
拉倒吧!
这年头,被毁掉的好东西还少吗?
再了,就为了那20块钱的奖金,将这么一大笔财富让出去。
李明自问还没那么伟大。
将挨着炕的那几块地砖撬开,底下是一块铁板,再将铁板掀开后,下面是一个半米见方的坑。
这是房子建好以后,李明特意回来挖的,为的就是藏这些金银财宝。
眼下东西还见不得光。
又找了两件旧衣服,将这笔意外之财裹好,全都放在了坑里,又重新将铁板和砖铺上。
仔细检查了一遍,确定看不出破绽,李明松了口气,倒在床上,没一会儿就睡着了。
「今第三更,继续求票,伙伴们再支持一下,最后是……冇了!」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