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戏台前的广场,此刻人头攒动。
尽管忙碌了一,人人都已经疲惫不堪,但听到广播通知开会,还是吃过晚饭就急匆匆地过来了。
有的村民连饭都没吃,端着个大碗,随便找了个地方开造。
社员们都知道,今肯定是有大事要宣布。
往常村里也开会,但每次不是传达上级的指示精神,就是又要配合着演戏,搞个批斗大会,应付工作组的检查。
但现在不一样了,只要开会,基本上都是大事,好事。
而且这次还不只是每家每户的代表,而是将全村的男女老少都给喊了过来,大家都在猜测,会不会和李明最近这段时间,一直在做的那件事有关。
李明每去养殖场找那个刚来的老太太,乡亲们也十分好奇,想来今应该要揭开谜底了。
因为秋收,村里的路灯都亮着,再加上钢铁厂的放映员时不时地来村里,又特意扯了条电线过来,此刻那盏灯也亮着。
已经黑了,但广场这边却灯火通明的。
“三叔,把全村人都叫来,知道有啥事吗?”
李学工也在人群郑
“我哪知道,等着吧,待会儿就该了!”
“明的事,他能不和你?”
李学工的确知道一点儿,但电风扇他又不懂。
“明干的都是大事,和我啥?等着吧!”
其他人也是议论纷纷,目光全都投向了台上。
“都别话了,咱们开会!”
李学庆一开口,底下立刻安静了下来。
“明,你跟大家伙吧!”
如今的李明俨然已经成了李家台子真正的带头人。
“今把大家伙聚在一块儿,有个重要的事和大家商量!”
完,便让林和洪把那台电风扇给搬了上来,放在桌子上。
“这是啥?”
“电风扇都没见过?明家就有,还是俩呢!”
“废话,电风扇我还能没见过,你仔细瞧瞧,这个和明家的一样吗?”
“是不一样!”
“电风扇是能吹风的那个物件吗?这可是个好东西!”
“谁不是呢,大夏的家里要是有个电风扇,睡觉的时候吹着风,那得多美啊!”
“多少钱一个?等明年我也买一个!”
“我问过明,是不贵,一个也就七八十块钱!”
要是搁以往,七八十块那可是大钱了,好多人家虽然拿得出来,但谁又真舍得。
但现在不一样了,养殖场分了两次红利,就算是吃那6000块钱集体股的,也到手两百多块呢。
如今的李家台子人,口袋里有钱!
“安静,安静,都听明,完了回去歇着,都不累是不是?”
水稻虽然都运回来了,可接下来还要脱粒,晾干,等这些都忙活完,差不多还要半个多月呢。
人群渐渐安静。
“大家的没错,这个是电风扇,不过不是去城里买的,是我和吴月华,吴老师做的。”
这话出来,底下又乱套了。
做的?
这咋可能啊!
就算李明再怎么有本事,可……
还能做出电风扇?
李明也不过多的解释,接着大声道:“今让大家伙过来开会,目的就是要这电风扇的事,现在咱们村有了养殖场,果木园,平时还往海城送鱼,大家伙的日子也是越来越好过了,可我觉得这样还不够。”
还不够?
如今的日子,以前做梦都梦不到。
家里有粮,口袋里有钱。
还想咋?
以前家里的鸡下涟,只能存着去供销社换油盐酱醋,孩子馋得直哭,也舍不得吃一个。
现在别鸡蛋了,就连猪肉,还有鸡,一个月也能吃上个一两回。
这样的日子难道还不知足?
“乡亲们心里肯定在念叨我不知足,对吧?”
台下响起了一阵笑声。
“我确实不知足,好日子没有奔到头的,就应该一山望着一山高,现在一个月吃上一回肉,可谁不想一个月吃上两回?最好是都能吃上肉,吃到看见肉就腻得慌!”
我的!
吃肉还有吃腻的时候?
那得是什么日子啊!
“还有这粮食,咱们永河县大面积耕种的就是水稻,可为啥平时吃不上大米饭?还得把村里分下去的稻谷拿去大柳镇的粮站换成粗粮?有的为了多换一点儿,还得背着一两百斤的稻谷,去海城换?可要是咱李家台子的乡亲们都富裕了,腰包都鼓了,有的是钱,没粮票,咱就花钱去买议价粮,大米干饭。”
李明的那种日子,人人都想过,要是能有吃不完的肉和细粮,谁愿意吃贴饼子,窝窝头就咸菜。
“所以,咱们不能知足,现在的日子是比以前好了,但还得接着往前奔,咋整?养殖场的经验已经告诉我们,发展集体经济,大家伙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我刚才的那种日子就不会远!”
“对!”
“明得对!”
“明,你要咋办?”
乡亲们纷纷出声。
人群中,杜鹃也在,抱着孩子看向台上侃侃而谈的李明,不禁一阵恍惚。
这还是她认识的李明吗?
从李明的身上挪开视线,接着又落在了前面不远,正被李蓉、李兰、李红等人簇拥着的宋晓雨身上。
一种异样的情绪开始在杜鹃的心里漫开,那个人本应该是她的。
“都问了要咋办?”
李明抬手轻轻拍了拍电风扇。
“就靠这个,刚才我也了,电风扇是我和吴老师做出来的,这可不是扒瞎,东西就在这儿摆着,别咱们永河县,就算是海城,京城,这样的电风扇也没处买去,我想的是,在咱们村,建一个厂,就像城里那样的工厂,咱们自己生产电风扇。”
村民们的情绪已经被李明刚刚描绘的好日子给调动起来了,此刻人人想的不是,这件事到底能不能成,而是在想能赚多少钱。
李明不给众人反应的机会,又接着道:“就在前几,镇公社的李书记,我得叫学国叔,让我和学庆叔去镇上,商量这个电风扇厂的事,他想的是,能不能把大柳镇其他5个村子也联合起来,大家一起做这个事……”
话还没等完,底下的乡亲们就不乐意了。
“凭啥啊?”
“明,你是咱李家台子的人,凭啥带着他们大鱼淀的人赚钱。”
“没这个道理,不能让他们跟着占便宜!”
“学庆叔,这事不能答应!”
“咱们和大鱼淀、鱼淀那几个村子都有仇,有好处也不能给他们!”
李明抬手压了压,等众人稍稍安静,这才接着道:“大家伙的都对,咱们和他们几个村子确实不对付,当年他们五个村子联合起来跟咱们斗,两边还都死了人,学田五叔判了大刑,到现在还没出来呢,可我和学庆叔想着,这仇不能越结越深,再加上学国叔开了口,也想着把这个疙瘩解开,最起码,将来咱们村的姑娘不用远嫁了,也算是个好事。”
随即话风一转:“可人家不愿意。”
哈哈哈……
众人又是一阵哄笑。
赚钱的事都不愿意,这不是傻子嘛!
“他们不愿意,只剩下咱们李家台子,大家伙,电风扇厂,还干不干?”
“干!”
“咋能不干!”
“对,必须干!”
李明见火候差不对了:“可办工厂需要的是钱,而且,电风扇厂和养殖场、果木园都不一样,不是一两万就能干起来的,这需要大量的钱,今开会,目的就一个,信得着我李明的,大家跟我一起干,不信我的,我也不埋怨,哪怕就剩我一个人,我咬着牙,也得把这厂子办起来!”
李学庆适时的开了口:“别人信不信的,我管不着,我第一个信!”
台下的李学工和李学农,还有和李明关系近的乡亲们也是纷纷开口。
“信!”
“明咋干就咋干!”
表态的人越来越多,那些还有些迟疑的村民也豁出去了。
尤其是养殖场和果木园都没赶上的,这次什么都不能再错过了。
吴月华等人站在远处,看到眼前的一幕,也不禁失笑出声。
“没看出来,这子还有做群众运动的本事!”
“他自己不也了嘛,本事多着呢,就等别人慢慢挖掘!”
乡亲们的情绪已经被调动起来了,可就在此刻,李学成突然一巴掌甩在了乔凤云的脸上。
“败家娘们儿!”
「今第三更,大家的票票尽管砸过来吧,我扛得住!!!今冇了!」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