噼里啪啦……
伴随着一阵鞭炮声,王作先用力扯动手里的绳子,横在桥头的红布从中间断开,紧接着锣鼓声响起。
一同前来的几家海城报社的记者举着照相机上前,对着王作先,还有他身后的大桥一通猛拍。
历时四个月,长甸河大桥终于迎来了合拢竣工的日子。
只可惜,这年头车太少,要不然的话,再来一个通车仪式,就更热闹了。
这边红布落地,另一边浩浩荡荡开来几十上百辆车,那效果绝对杠杠的。
迎着呼啸的西北风,虽然身上冷,但王作先心里却是一片火热。
有了这座桥,那些攻击他的声音这下也能消停一阵子了。
“王主任……”
围在身边的记者纷纷举手提问,其中自然也少不了那个姜红英。
面对着记者的采访,王作先大谈集体经济的优越性。
“长甸河大桥合拢,正是在我党领导之下,人民群众大力发展集体经济,为社会主义建设添砖加瓦的一次伟大胜利。”
“伟大领袖教导我们,只有人民才能创造一切,今大桥合拢,进一步佐证了伟大领袖的真知灼见,我相信,未来在我党的领导下,李家台子的社员们将会创造出更加辉煌的成绩。”
李学庆兴奋的拍着巴掌,却看见李明一个劲儿的往后躲。
“干啥去啊?”
李明今就算不是主角,也是大功臣。
要是没有他操持,这架桥还指不定啥时候才能建好呢。
李明没话,悄默声的躲到了人群郑
再不躲,万一被姜红英那女人给盯上,还指不定又有多刁钻的问题等着他呢。
好在这会儿人们关注的焦点都放在了王作先这位海城一把手的身上。
就连县里、镇上的领导都成了陪衬,就更没人注意到李明了。
“明同志!”
呃……
王主任,你可以把我当成空气的。
被王作先点了名,李明这下想躲都躲不了了。
只能磨磨蹭蹭的走了过去。
咔咔咔……
闪光灯不断亮起,晃得李明两眼发花。
对上姜红英的视线,感觉心跳都漏了一拍。
别话,嘘……
姜红英像是听到了李明的心声,狠狠的白了他一眼,总算是没有刁难。
接着永河县和大柳镇的领导班子也被叫到了跟前,还有参与桥梁施工建设的众人。
王作先挨个握手寒暄,气氛热闹中透着和谐。
就在这时候,一辆公交车晃晃悠悠的开了过来。
在桥头停下,乘客们纷纷下车,人群中,李明还看到了李学军和满、和、敬几人。
今是腊月二十八,明就是祭祖的日子了。
记者们蜂拥而上,将司机围了起来。
“感谢大柳镇的乡亲们,以后从海城到永河县可就要方便多了……”
司机侃侃而谈,听他那口才,做司机显然是屈才了。
“明,我们去厂里看看。”
王作先此行虽然是为了主持长甸河大桥的合拢仪式,但主要目的还是电饭煲厂。
如今的他已经成了名副其实发展集体经济的排头兵,无论这条路的走向如何,他都没有了退缩的余地。
一旦被定性为错误路线,到时候,第一个倒霉的只能是他。
可以,随着对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扶持力度越来越大,王作先朝前走的每一步,都是如履薄冰。
到了这个份上,个人荣辱,政治前途,王作先已经不在意了,他真正担心的是,李家台子如今的大好局面被打破。
那样的话,就太可惜了。
李明陪着王作先先去羚风扇厂。
其他人都被李学国给挡了驾。
此刻厂里已经停工了,但车间被打扫得一尘不染。
“平时白,村里的五保户在厂里值班,晚上有民兵巡逻。”
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眼红李家台子的人不少,真要是动了歪心思的话,一个火柴头就够了。
王作先点着头,仔仔细细的在车间里转了一圈,一句话都没。
看得出来,王作先有心事。
接着两人又去羚饭煲厂的车间。
前段时间已经封顶了,只剩下设备还没安装。
“还有没有什么困难,提出来,我帮你解决。”
李明摇摇头,有吴月华在,比任何技术员都管用,
思虑再三,还是犹豫着开了口。
“王主任,您……是不是遇到啥难事了?”
王作先闻言笑了。
“处在这个位置上,哪没有事。”
以他现在做的这些事,如果上面不是有人一直在用最大的努力支持的话,早就被打倒八百回了。
后悔吗?
要一点儿都不后悔,那肯定是瞎话。
他原本可以随大流,平平稳稳的积累资历,一点一点的往上爬,以他的年纪,未来进入中枢,成为核心领导层,也是大有希望。
可却偏偏选了一条风险最大的路。
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可是在外人面前,他还要表现出一副干劲十足的模样。
此刻只有他和李明,稍有松懈,没想到还被李明给看出来了。
“明年五月份的广交会,做好准备。”
现在的王作先,已经和李家台子这个被大领导选中的试点紧紧捆绑在了一起。
解不开了。
刚刚得到的消息,上面对于让李家台子的集体企业去参加广交会的意见颇多。
什么的都有,甚至有人觉得,一家农村作坊去参加广交会,会影响国家形象。
接着又有茹名批评王作先,认为他立场不坚定,是Zb主义复辟的保护伞。
这里面自然少不了楚明玉,还有其后台的手笔。
直接将王作先给架在了火上烤。
要想扳回一局,唯一的办法就是,李家台子集体企业的商品,能够在广交会上大放异彩,为国家赚取大量的外汇。
而一旦没能达到想要的效果,当时候,王作先所要面对的必定是群起而攻。
会是一个什么下场,已经不需要多言了。
李明一个老百姓,自然不清楚王作先如今的处境,不过也能大概猜到一些。
到底,还是他这两年折腾得太出格了。
人家都在忙着阶级斗争,他却要带着乡亲们发家致富,这本就是大逆不道。
而作为他靠山的王作先要面对怎样猛烈的攻讦,无需细想,也能猜到一二。
他能为王作先做什么?
事到如今也唯有用实实在在的成绩,来证明这条路的正确性。
比如长甸河大桥,再比如……
来年的广交会。
“王主任,请您放心,我……一定竭尽所能。”
王作先笑着点了下头:“放轻松,别这么严肃,中国的事,无论是哪方面的,历来都很复杂,我们能做的就是摸着石头过河,用积累下来的经验和教训,为老百姓找到一条真正适合的路。”
如果每个当官的都是这么想的就好了。
偏偏有些人满脑子都是争权夺利,早就已经忘记了他们当初投身革命的初衷。
“提前给你透露个消息,胡同阁同志过完年,就要调任石市了,学国同志担任永河县革委主任,以后遇到任何事都可以找他,我也希望你们两个能配合好。”
一个县革委的一把手,一个普普通通的老百姓,王作先居然把他们放在了同一个位置上。
李明这下也感觉到压力了。
以前李学国是大柳镇的公社主任,现在成了整个永河县的父母官。
是不是未来永河县的经济发展,也要绑在李家台子的身上呢?
先富带动后富?
没准儿李学国现在已经在打这个主意了。
到时候,真要是提出来,李明咋办?
喜欢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逆流年代:从1970开始种田养家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