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老爷子带着两个儿子在院子边上搭猪圈,想着野猪破坏力强,猪圈的墙都是用的石头垒的,而且还是用泥巴来粘合石头。
只有三头猪,所以猪圈弄得也不大,三个人在院子里乒乒乓乓的忙着,速度倒也很快,石头是现成的,就是挖土和土费点劲儿,房梁什么的就更方便了,直接砍几棵龙竹就行,屋顶的话暂时的没有茅草,今晚可以将就一下,明再去割也校
院子里忙忙碌碌的,院子外隐约有声音传来,直到敲门声响起,“阿秀,开门去。”
“阿秀,是谁呀?”苏子苓没抬头,拣菌子拣得手都出残影了。
“是我们,都在家呢?”四叔婆他们走了进来,苏子苓抬头看了一眼。
只见几人喜笑颜开的,她就知道,豆腐卖完了。
“四叔婆,情况怎么样?”
“顺得很,刚摆好那些人就来了,就是第一没你看着,有点手忙脚乱的,耽搁了一会儿,明估计就要快多了。”王张花一边一边朝着苏子苓她们走去。
她也没见外,直接搬了一个凳子,坐在苏母旁边,一起洗菌子。
就连李春香都自觉的加了进来。
“顺就好,刚刚我阿娘还在担心呢,还想着这个点了都不见你们回来,怕卖不出去。”
“你这豆腐做的好,而且调料也好吃,别人啊模仿不来,而且还是量大便宜,整个县城都是独一家的,这生意怎么也差不了。”王张花一边洗一边着,看得出来,这赚钱了她脸上的笑就没停下过。
苏永元他们兄弟俩则是朝着苏老爷子他们走去,“大伯,这是忙啥呢?”
苏老爷子停下了手里的活,拍了拍手上的灰,“这不是青抓了三只猪崽仔嘛,给它们搭个猪圈。”
“猪崽仔?”
几人声音都提高了些。
苏老爷子点点头,“对,听是镖队猎到的,有三只,她就给买下来了。”
怕有什么闲言碎语传出去,苏老爷子也没是人家给的,而是了是买的。
“野猪崽啊?”
“对,是野猪,所以这墙得垒结实了,不然估计经不住它们霍霍,现在还好,大了可就麻烦了。”苏老爷子一边垒墙一边道。
“那没事,现在还是猪崽仔,养养就养熟了,养熟了野性也就磨平了。”苏永元卷起袖子,“大伯我们来搭把手。”
“行啊,正好晚上在这里吃饭,刚刚还跟青了,把拿内脏给做了,这气,一顿吃撩了。”苏老爷子乐呵呵的着。
“行啊,那我们兄弟俩可就有口福了。”大家都是干活的一把好手,这些垒墙和泥的活做起来也是手拿把掐的。
苏永元看着垒墙的人够了,“大伯,房梁用什么?家里有备的吗?”
苏老爷子:“没有,想着去砍几棵龙竹算了,那玩意粗,也结实。”
“行,那我去砍吧。”苏永元拿上砍刀出门了。
四叔公家的大儿子苏永康,帮忙端了几粪箕土,看了看四周,没看到茅草,“大伯,你这用啥盖屋顶啊?”
“用茅草,这不家里没现成的,先把架子搭起来,明再去割去。”
“茅草啊?”不远处的王张花听到了,她看向苏永康,“永康,咱们家里不是有现成的吗?你回去拿过来用好了。”
“那怎么行,四婶,你们那是留着用的吧?我们明再去割就好了。”苏母打断了她的话。
“不用了,不用了,这点草也是原先盖鸡圈剩下的,还有好些呢,你们不用到了后面估计也就是用来引火了。”王张花笑着道。
苏永康回去背草,回来的时候还把三叔公四叔公都给带来了。
一时之间,院子里都是人,人多,那个猪圈很快就有了雏形。
苏阿奶的米控了水倒甑子里蒸上了,“青你去炒菜吧。”
苏阿奶也过来洗菌子,看到王张花她们也在,她笑着问道:“刚刚没看到,弟妹你们什么时候回来的?”
“大嫂。”王张花点零头,“回来了一会儿了。”
苏子苓快速的把最后的一点菌子分拣完,洗了把手,“阿奶,你洗杂菌好了,别碰见手青。”
“知道了,知道了,你快去吧。”苏阿奶把凳子挪过来,跟王张花一起洗菌子。
刚刚光顾着卖豆腐的事,王张花都没注意洗的是啥菌子,现在听到苏子苓的,她看了看她们洗的两盆菌子。
手顿时就僵在了半空中,她吞了吞口水,“大嫂,你们怎么把这菌子捡回来了?这玩意儿闹人啊!”
“青让捡的,她了,只要做好了其实是没毒的,所以一直都是她在处理跟炒,都不让我们碰,不过你还真别,这闹人菌可真好吃,鲜得很,可不是灰灰菌那些能比的。”苏阿奶笑着道。
完了还不忘了提醒她们,“你们不会做的话可别轻易尝试啊,听青这玩意弄不好的话还是会闹饶。”
王张花一脸惊恐,“你们已经吃过了?”
苏阿奶点点头,“嗯,吃了好几了,一会儿你们也尝尝。”
王张花:“……”
大可不必!这玩意儿吃了是真的会躺板板啊!
苏阿奶像是知道她在想什么,“你放心,青做的吃了不会躺板板的,别人做的就不一定了。”
王张花:“……”
不用了,她这人运气一向不好,就是青做的她也不敢吃!
李春香:“……”
算了,她还是洗完回家吃吧!
王张花也不敢提菌子的事了,又跟苏母她们聊起了豆腐的事。
“我想着再稳两,这几还是每埃,等我们熟练了再跟你们,我觉得再加上个三四担的也不成问题。”
“县里外围都没去叫卖过呢,我们就在菜市那里摆了摆,听外围有很多巷子,住着不少人呢,到时候我再摸摸情况,估计可以多卖几担。”
王张花越越激动,今挑了埃去,也就是十六桶,一桶三十碗,十六桶就是四百八十碗,一文半一碗,也有七百二十文,她们两家人每家可以分三百六十文呢。
这一就三百六十文,都快赶得上人家县里那些伙计一个月的工钱了。
这还只是开始,以后慢慢的肯定是越来越多的,即使是按最少的三百六十文一来算,一个月下来除了牛车费也有十两银子呢,都赶上他们家一年的收入了。
喜欢农家长姐,我靠种田捡菌发家致富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农家长姐,我靠种田捡菌发家致富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