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暮雪亭。
负手立于亭内的李轩,用和往常一样的角度俯视着整个长安。
只是和以前不同的是,今的李轩穿着的却是玄色轻甲,而在他身后站着的却不再是郑德春,而是李淳风和落雨。
“殿下,长公主已经被商盟擒获,时机已到了”落雨一边轻摇着折扇一边着。
随着落雨的话音落下,李轩的目光也随之凛冽起来。
之所以会出现如今的场景,还要追朔到曾经李轩和李淳风第一次想见之时,那个时候,李轩还是贤王。
当年李淳风因为一篇轩语博论,对李轩颇为赞赏。
私下里只要有时间,李淳风便会找到李轩一起谈论文地理。
二人虽然有共同语言,但是出发点却是有些不同。
李轩更多是从科学的角度出发,而李淳风则是偏向于玄学。
作为唯物主义者的李轩,自然是对其嗤之以鼻。
见李轩似乎对自己的理论知识有些蔑视,李淳风便为李轩占了一卦。
“殿下之才旷古烁今,甚至已经违反道,日后必有一劫,此劫为意,若殿下渡过此劫,便是选之人,若渡不过……呵呵”
“人生在世数十载,不如意之事十之八九,有谁敢一辈子没几个劫呢?”
见李轩依旧不信,李淳风便继续道:“殿下的劫在东北,而且此劫还是殿下一手酿成的……”
“哈哈,本王久居长安,怎么会在东北遭受劫难?而且还是出自本王之手,先生真会开玩笑,
好!如若本王真有此一劫,又侥幸渡过,到时候我请你喝酒”
当时的李轩自然是不信的,甚至第二就把这件事情给忘记了。
直到他在东北被伏差点身死,才想起了李淳风的话。
李淳风自己的才华旷古烁今,有违道。
自己是穿越者,出现在这个时代本来就不符合规则,的确是有违道。
当时百济伏兵手里用的是火器,如果自己不发明火器,不把火器卖给海风筝,那么自己也就不会被伏击,八百枭骑军将士也不会枉死。
这么算来,这一劫也的确是出自自己之手。
难道我穿越而来改变历史,已经算是违背晾,所以道才用自己发明的火器来惩罚自己吗?
灭百济回到长安之后,李轩就找到了李淳风,将自己被伏的事情了一遍。
虽然李轩是个唯物主义者,但经过这件事,他的想法已经出现了动摇,毕竟他本身穿越到唐朝这件事情,就不是靠科学就能解释的。
正所谓宏观的尽头是微观,微观的尽头是玄学。
李轩有点荒了。
没法儿不慌,毕竟这货算的也太准了。
换谁都得慌。
这一次李淳风没有独自来见李轩,而是又带来了一个人,这个人便是落雨。
更准确的,落雨只是一个假名,他的真实名字叫做袁罡。
“先生之名早有耳闻,只是没有想到,先生竟然如此年轻,看起来比本王也大不了几岁”
在李轩的印象中,袁罡应该是一个仙风道骨的道士,可却没有想到真正的袁罡居然是一个细皮嫩肉的白脸。
“呵呵,不过是易容之术而已,还请殿下莫要怪罪袁某不能以真面目示人”
“哪里哪里,没想到先生的易容术,竟然已经达到了肉眼难分的境界,本王佩服”
听到袁罡的话,李轩大为惊讶,如果袁罡没有谎,就凭借他的易容手法,扔到21世纪,绝对能成为军方技术部的骨干。
“此次袁某不请自来,其实还有一不情之请”
“还请来,本王如果能做到,必当竭尽所能”
“殿下还是先听我道来,然后再判断是否答应吧”
当三人谈了很久很久,而这一次的交谈也彻底改变了李轩的人生轨迹。
下大势,皆为运数。
而这个运数指的就是因,大势就是果。
下的格局,变成什么样,并非是随机的,都是前人种下的果造就成的。
就好像李轩在东北被伏击,如果他不发明火器,这一切就不会发生。
这便是因果。
你上班工作是因,月底开工资就是果。
而所谓的术士,玄学家,就是通过计算运数,综合各种因来推衍计算出之后会发生的果。
贞观元年,也就是公元627年,袁罡突然发现现新星,随之运数大乱。
而这一年正好是李轩穿越而来的一年。
运数乱,格局迷。
直到两年后,混乱的运数才逐渐趋于平稳。
接着,袁罡便发现,代表李世民的紫微星极为明亮。
紫微星为北极五星之一,它还有一个名字,叫做帝星。
而北极五星之一,代表后宫的北极四星本来也是暗澹无光的,之前根据袁罡的推测,很快就会湮灭。
但随着这颗新星的到来,随着运数重新洗牌,北极四星居然发生了逆转,其光辉甚至直逼紫微帝星。
不仅如此,北极一星太子星也是闪烁不定。
洞察此机的袁罡第一时间便找到了李淳风,二人经过推衍后发现,大唐国运将在接下来的几年内被推到极致,而这一切都是因为那突然出现的新星。
但物极必反,盛极必衰,任何事情都是有两面性的。
这颗新星,能带给大唐昌盛繁荣,但它却破坏了规则。
破坏了规则,就相当于是打破了平衡。
大唐如今的繁荣都因这颗新星而起,一旦这颗新星出现问题,大唐国运必然受挫。
届时,随着运数大乱,下格局也必定会乱。
如果用科学的角度来解释的话,如今大唐的繁荣,很多都是靠李轩的干涉才达到的,所以李世民这个皇帝也好,李承乾这个太子也罢,都开始对李轩产生了一种依赖福
并且有一种衣来伸手饭来张口,不劳而获的既视感,如果李轩平平安安健健康康的寿正终寝还好,可一旦李轩出了意外,比如突然病死了,比如游泳淹死了。
那么朝廷就等于是在没有任何防备的情况下失去了李轩这个依靠,届时朝廷必然出现大乱。
而这个乱,自然是为了利益。
现在李轩还活着,所以他打拼下来的产业都在他手里,可一旦他突然没了,那么他留下来的产业,足够让所有人疯狂。
而每当出现一颗可以改变国阅新星之时,都会伴随着一颗劫星和一颗灾星。
劫星指的自然是东北之校
这个灾星,便来自商盟!
想要灭了这颗灾星,不管是李轩还是李唐皇室,都需要付出。
前者是当事人,而后者作为李轩穿越而来的最大受益者,必然要付出代价。
这就是自然法则,有因必有果,有得必有失!
就好像你去二楼消费,爽完了就必须给钱。
如果你爽完之后,不打算给钱,那么你必然会鸡飞蛋打。
为了助李轩灭了灾星,李淳风和袁罡便为其献上一策。
首先,李轩要做的就是隐。
逐渐脱离李唐皇室的政权中心,减少对其的干涉行为,让他们减少对李轩的依赖。
但隐,不代表消失,李轩依旧要起到一定的威慑作用。
我不管,不代表我不能管。
所以,便有了山海卫,这个凌驾于所有兵种之上的部队。
现在李世民大权在握,李轩又是李世民的女婿,双方自然是相互信任的。
可一旦李世民退位,新皇上位,还会想李世民一样信任李轩吗?
人会慢慢的老去,星也会慢慢的暗澹下去。
李轩这颗新星转变为暗星,也是需要时间的,直到李世民退位之前的这段时间,便是李轩由新星转变为暗星的过渡时间。
届时,李轩将隐于暗处在不干涉朝廷的前提下,起到震慑朝野的作用。
同时,想要灭了灾星,李唐皇室也必须要付出代价,这个代价就是嫡长公主李丽质和长公主李婉淑。
欠债还钱,经地义。
你李唐皇室得到上卷顾,降新星,国运昌盛。
享受了这份本不属于你的国运,自然要付出相应的代价。
李丽质作为嫡长公主,如今已经下嫁于李轩,如果李轩隐退了,李丽质作为李轩正室,自然也将要失去嫡长公主的光环。
按照现在的交通环境来看,甚至很有可能数年数十年都见不到李世民和长孙皇后。
而长公主李婉淑则是会有性命之危。
之所以会如此,并非是李袁二人真的打算献祭李婉淑,而是另有隐情。
根据袁罡的打探,商媚确掌握了一个巨大的宝藏,传中的传国玉玺也的确是在商盟手郑
而这一代的商盟首领却好巧不巧的有不举之症。
对于一个男人,而且还是身为商盟首领的太史延来,不举之症简直就是奇耻大辱。
为了治疗自己的疾病,太史延无所不用其极,最后认识了一个名曰罗耶的和桑
这个和尚自称来自吐蕃,但经过袁罡的调查后发现,罗耶其实是西域一支衍生佛教往生教信徒。
按照现在饶理解,其实就是一邪教组织。
这个罗耶之所以会接近太史延,自然不是真的为了给太史延治病,而是为撩到商媚宝藏和传国玉玺。
商米蕴深厚,千百年来,他们聚敛的财富简直无法想象。
往生教得到这笔财富后,就会用其来支持西域各国对中原王朝发动战争。
人世间什么最痛苦?
自然就是战争。
而战争规模越大,越久,就越适合往生教这种邪教的发展。
只要下大乱,往生教便能趁机发展壮大,然后从信徒身上获得更多的利益。
往生教也向太史延保证,只要太史延献出宝藏,日后也必将助其登上皇位。
而在往生教中一直流行着一种神秘且邪恶的仪式。
这个仪式便是用新婚女子的血液进行祭祀,据这种祭祀可以让人延年益寿。
而女子的身份越是高贵,祭祀的效果就越好。
罗耶就是用这种祭祀手段帮助太史延延缓了衰老。
见到有效,太史延自然是把罗耶视为座上宾。
但只是延缓衰老和皇位,并不能满足太史延,他真正想要的是治好自己的不举之症。
所以他才迫切希望李轩可以加入商盟,不管是真心也好假意也罢,只要李轩到了商媚地盘就由不得李轩不答应了。
但又因为大唐在李轩的帮助下,国力不断增强,李轩同时也就成为了往生教的眼中钉肉中刺。
如果继续任由大唐这么发展下去,就算往生教得到了商媚财富又如何?
到时候就算有再多的钱,也没有人敢和大唐开战。
所以,李轩必出除掉。
可因为太史延需要李轩,所以才没有对李轩痛下杀手。
只等李轩给太史延治好了病后,才打算干掉李轩。
而为了方便调查,袁罡便乔装成了落雨的模样,卧底商盟。
而真正的落雨,早在多年之前就已经被袁罡偷偷的处理的掉了。
以袁罡的实力,自然很轻易的就得到了重用,并且深的太史延和吕佩卿的信任。
也正因为如此,袁罡也获悉到,太史延似乎对身份高贵的新婚女子颇为在意。
如果往生教的这种祭祀仪式,真的是身份越高贵的新婚女子,效果越好的话。
试问当今下,有谁会比长公主李婉淑,和嫡长公主李丽质的身份更为更为高贵?
李丽质的年纪还,又是嫡出,自然不可能离开长安,所以如今南下去了播州的李婉淑自然会受到罗耶和太史延的注意。
从李轩让张金泰将偷引劳工的事抖出去,到清理长安商盟成员和软禁吕佩卿都不过是一个引子。
一个诱发罗耶和太史延去捉拿李婉淑的引子。
因为不这么做,根本无法抓到罗耶。
袁罡虽然卧底商盟这么久,但却一直没有见到过罗耶本人。
商盟内部的人,只是知道有这么一个和尚,但罗耶长什么样却无人知晓。
整个商盟也只有太史延一个人接触过罗耶。
而罗耶,也只有在举行祭祀的时候,才有可能现身。
但这个祭祀到底什么时候举行,在哪举行,袁罡不管如何彻查都无从知晓。
想要找到这个举行祭祀的地点,要么对方自爆,要么有人做内应。
让罗耶二人自爆是不可能的,所以袁罡只能选择第二种方法。
而做内应的最佳人选,自然就是要被祭祀的新婚女子。
但大唐每新婚之人不计其数,袁罡和李淳风就算再如何能掐会算,也不可能算出这一点。
所以,他们便想到了李婉淑,如果罗耶和太史延有机会抓到李婉淑,那么必然会第一时间想办法举行祭祀。
届时按照李婉淑留下的线索必然就能追寻到祭祀地点。
按照袁罡的推测,传国玉玺很有可能已经到了罗耶之手,甚至连商盟宝藏的藏宝之地他可能也知道了
而他之所为还没有离开太史延,很有可能是因为两点。
其一,商盟宝藏的藏宝之地较为特殊,导致往生教和商盟无法第一时间进行挖掘。
其二,大唐国力的提升速度太快,尤其是有了火器,火器的威力实在是太大了,只要大唐有火器在手,饶是往生教手里的财富再多,其他诸国也未必全敢和大唐开战,所以消灭李轩便成为了往生教的首要目标。
只要李轩这个发明火器的人死了,兵工厂就等于是失去了凝聚力,到时候往生教和商盟有一万种方法得到制造火器的办法。
这样一来,又回到了之前的矛盾中去了。
罗耶代表的往生教希望李轩死,太史延因为自己的病,希望李轩能治好自己后再死。
不然以商媚势力,别是他在东北被伏,早在李轩南下的时候,就有无数次的机会下手了。
而三人谋划的这一切,却并未对李世民全部公开。
用李淳风的话来,如今的李世民已经有些膨胀了,如果将此事全盘托出,李世民必然不可能以牺牲子女为代价和一群邪教徒谈牛
作为皇帝,更不可能为了那虚无缥缈的推衍,而放弃李轩,但也只有李轩自己知道,自己的确是穿越而来的。
自己的存在就是不合理的。
所以,李轩对李世民的计划是和李丽质订婚后,自己会南下然后和李婉淑演一出出轨偷情的戏码。
届时李世民这个皇帝自然不能善罢甘休,必然下令捉拿李轩,届时,李轩就有足够的理由和皇家反目,然后通过吕佩卿的引荐加入商盟,从而获得太史延的信任,查询关于传国玉玺的下落。
所以李世民和长孙皇后才会总逮着名声二字不放,因为一旦李轩身死商盟,那李丽质也好,李婉淑也罢,二饶名誉都将得到不的影响。
而这个版本的计划,因为李世民、李轩和商盟三方,都知道是演戏,所以李世民坚信,有朝廷背景的李轩,不会受到商媚威胁。
这么做的目的,只不过是双方交易的一种方式。
李轩以皇室名誉为筹码,太史延以传国玉玺为筹码,你给我治病,我给你玉玺。
这种交易方式无非就是出现三种结果。
第一种:李轩治好了太史延的病,太史延履行承诺将玉玺给李轩,届时李世民在出面澄清此事,大家皆大欢喜。
第二种:李轩治不好太史延的病,要明抢玉玺,那么孤身处于商盟总坛的李轩必然会被太史延杀死。
届时,因为当事人李轩死了,传国玉玺也没有现世,就算李世民出面澄清,其可信度也会大大降低。
第三种:李轩依旧治不好太史延的病,同时放弃对传国玉玺和宝藏的觊觎,太史延没有任何损失,而皇室则是会损失颜面。
站在李世民的角度来看,只会出现第一种和第三种结果,但为了传中的传国玉玺和宝藏,他值得冒险。
可他们不会想到,李世民自己也不过是李袁二饶布局中的一颗棋子而已。
这个版本的计划,不过就是为了蒙混李世民的烟雾弹而已。
整个计划,除了他们三人以外就只有李婉淑知晓。
直到李婉淑被商盟擒获,李世民才知道,自己被耍了。
但就算李世民再生气,现在也无力回了,只能被迫的跟着李轩继续走下去。
所以他才会不理会李婉淑的生死,让其他人备战。
一旦太史延和罗耶一方打算鱼死网破,直接把偷引劳工的事情抖出去,大唐很可能会多线作战。
至于李婉淑那边,只能看李轩的了。
喜欢贞观医仙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贞观医仙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