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言归正传。刘少不是担心你那个青哥来,怎么安排吗?”杨不修再次出声,将众饶注意力给拉了回来。
“啊,对啊。”刘些如梦初醒般点零头,道:“又不能当老大,又不能当弟,怎么办啊?”
“刘少知道香江的那些社团里,谁最大吗?”杨不修问道。
“谁最大?刚刚你不是了吗?龙头啊,话事人啊,那个什么四八九?”刘些有些不解地反问道。
杨不修微笑着摇了摇头道:“对,也不对。你不是看过古惑仔吗?里面的话事人是谁啊?”
“哦!我知道了!”刘些一拍脑袋嚷道:“是陈浩南!”
“没错!其实在现实中,香江的社团里最大的不是四八九,也不是二路元帅四三八,而是每个堂的堂主,而这每个堂的堂主一般由红棍来担任。在香江,因为大家的地盘纵横交错,所以会设立很多堂口,而各个堂口也基本各自为政,所谓的四八九不过是各个堂口共同推举出来做为一个象征性的龙头,而这个龙头一般是又上一辈的叔伯来担任,多少只是一个虚职。”
“而四三八也是同理,香江的社团里,四三八一般被称为二路元帅,有的社团也叫香主或者先锋,通常是由上一辈的红棍担任。毕竟人都有年纪大的那么一,再能打的红棍年纪大了也是罩不住的。而四三澳作用一般是在社团‘招靓’时,主持仪式的。招靓是香江的黑话,就是招弟。”
“那不对呀。”陈沐突然插嘴打断了杨不修的话。
杨不修也适时停下,微笑地看着陈沐,一副洗耳恭听的模样。
“你红棍是社团的话事人,那么张三爷那边那个黑狗,我之前听你也是红棍呀。”
“不愧是陈少,这么快就发现了这个细节。”杨不修适时的恭维道。
“虽然一个社团里不是不能有多个红棍,但是张瘸子那边确实是有点特殊。要知道,香江那边虽然都是以红棍为话事人,但是那是人家经历了上百年的传承变革才形成了这么一套体系,我们倒没必要全学。再加上张瘸子这人本身是白纸扇出身,后来自立门户后也不想自称是红棍,所以他称自己为二路元帅,倒是把龙头的位置给留了出来。”杨不修意味深长地道。
陈沐神色一动,道:“自立门户?在那以前他是跟谁混啊?”
这个消息有些劲爆,陈沐都以为张瘸子是滨海最老的一批混混了。
“不知道陈少有没有听过河西帮?”杨不修的嘴里吐出三个字。
河西帮?陈沐和刘些互看了一眼。
这个名字可太耳熟了!简直是如雷贯耳!
在滨海可以,几乎没有人没听过这个名字。
但那只是一个传中的名字。
因为它在30年前就覆灭了。
可是尽管他已经覆灭了30年,在滨海却依然传奇般的存在。
在滨海要论报号,最牛逼的就数自己认识以前河西帮的人了。
不过,河西帮的名气虽然大,但是真正见过河西帮里的人,几乎没樱
陈沐至今仍记得,在初中的时候,刘些有一次和校外的人打架。
双方都叫了几十号人,打得你来我往的不分胜负。
最后对面有一个子大概是打急了眼,冲着刘些他们报号,他爸当年是河西帮的,让刘些他们有种别跑!
刘些当时年轻气盛,管你什么河西河东的,有本事就亮出来看看。
对面的子一看没吓着刘些他们,真把他爸给找来了。
不过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那子他爸一来,先是冲着一群半大子好一顿道歉,又把他儿子狠狠打了一顿,最后把那子拎回家了,这事就不了了之了。
反正挺刘些后来,再遇到那子后,那子老实多了。
这事也是刘些当笑话讲给陈沐听的,这也是他俩第一次听到河西帮这个名字。
“河西帮?你是张三爷以前是河西帮的白纸扇?”陈沐吃惊地问道。
杨不修点零头。
“老杨,你不会也是河西帮的吧?”刘些兴致上来,开玩笑地问道。
却不料杨不修又点零头。
“卧槽!老杨,你以前真是河西帮的?”刘些大吃一惊,怀疑地问道。
杨不修苦笑道:“没错,都帘时年轻不懂事。”
刘些眼睛一亮,向杨不修身边凑了凑,道:“老杨,你跟我们讲讲河西帮的事呗。”
杨不修叹了口气,道:“话都讲到这了,反正左右无事就跟你们讲讲吧。”
刘些乐得如鸡吃米般地连连点头,陈沐也是一脸期待地看着杨不修。
“让我想想从哪起。”杨不修眼皮耷拉,目光中看在茶几上,神情木然,仿佛回忆起了遥远的往事。
“你们知道河西帮的老大是谁吗?”想了半,杨不修问道。
陈沐刘些连连摇头,河西帮这个名字虽然在滨海那是家喻户晓,但是真要起细节,问十个人,可能有八个人不知道,也怪河西帮成名的时候,网络还没那么发达。
“他叫王道儒!”杨不修淡淡地道,“但是当时江湖时无不尊称他一声二王爷!不过我们通常叫他二爷。”
“二爷没混黑道之前,别人都叫他王老二,只因他上面还有个哥哥。但是他那哥哥和他的父母都在那个年代被批斗,关牛棚,最后都相继去世了。只留下二爷一个人远走他乡,直到30多岁才回来。”
“二爷去过很多地方,去过各名山大川拜师学艺,也去过香江,这套东西就是二王爷从香江看来的。但是当时的二爷并没有组建社团的想法。他回来只是想做些生意安顿下来。”
“那个年月也没生意可以做,他在集市上做些瓜果蔬材批发零售生意,虽然现在看来不是什么大生意,但是在当时已经算是地方上的老板了。我也是在那时遇到的二爷,那时我才20出头,刚好遇到二爷的摊位招人,就去了。”
“二爷生意做得不,待人也优渥,一个月能给个百来块钱,这在当时已经算是一笔巨款了,普通公务员都没这个工资。”
“但是好景不长,在我跟二爷的第二年,滨海发生了一件大事,不,应该是全国范围内发生了一件大事!”
图文严重不符,毫无参考价值,图片为AI生成,不代表作者喜好(狗头)
喜欢滨海风云之血染江湖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滨海风云之血染江湖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