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
“糜大人的对!”
“我看也是,大哥你就直接称帝吧!然后兵分两路,一路伐曹,一路伐吴,不出半年,下就是大哥你的了!”
别人还没话,大嗓门张飞倒是先开口话了。
这声音,震得大伙的耳朵嗡嗡响,难怪当年在当阳桥上,一嗓子震死了曹将夏侯杰呢!
果然是大喇叭!
坐在远处的周仓,此时是没有什么话的机会的。
但是看着张飞此人咋咋呼呼的性格,也就不难理解为啥当年张飞会死于宵之手了。
“三弟你这是何话?”
刘备故作愠怒。
“下乃是大汉的下!”
“只要是大汉子民,人人都有权利讨伐曹贼!”
“孤,只不过是愿意做一个先行者罢了!”
任何时候,口号必须喊得震响,这是千百年来,上位者的必修课之一!
然后又扫了一眼群臣,看表情,就明白了他们此刻的意思。
“子仲,孤念在你当年对孤的恩情,如此悖逆的话以后千万不要再了!”
“这次,孤就饶恕你的不知高地厚。再有下次,孤定不轻饶!”
糜竺诚恐,但也马上道:“诺!”
实则,当然明白刘备的意思了。
要是糜竺连这点眼光都没有,当年就不散尽家财而相助刘备了。
以后找个机会再提就是了。
“大王。”
糜竺话音刚落,李严的又站起来了。
对着刘备,开始了劝进之路:“臣也认为,糜大人的有道理。”
“只有陛下称帝,大汉才能得到延续!我军才能在战场上和曹军对等!”
“而蜀中百姓,更对大王的敬仰及对大汉的忠心之情才能体现。从而更加积极的加入我汉军,进而共同扫清下逆贼!”
完,还深情的看了一眼刘备。
李严,蜀中才俊,人中龙凤,岂会看不出刘备心里的想法?
只不过有时候,需要给刘备一个台阶下罢了。
另外,自己作为蜀中降臣,资历、关系、感情等等都不如以诸葛亮为首的荆州派和关羽等为首的元老派。
当然要找个机会表现表现了。
而此时,劝刘备称帝,就是最好的时机!
又有人不顾自己的反对和愤怒劝自己称帝!
刘备心中一喜。
但脸上表现出来的,依旧是愤怒之色。
“尔等要把孤架在火上烤吗?!”
“孤生是大汉之臣,死是大汉之鬼!绝对不可能做如此僭越之事!”
“而今,我等的任务便是想尽一切办法,营救汉帝,诛杀曹贼!”
“此事,休要再提!”
“如若有人再提,那就别怪孤的利剑不认人!”
刘备直接从宽敞的王椅上站了起来,指着堂下的群臣,厉声道,以表达自己的忠心和不满之情!
果然,在刘备如此义正言辞的拒绝之下,群臣皆面面相觑却也无人再提劝进之事。
刘备才慢慢地坐了下来。
“诸位,如今下纷乱,我等作为大汉的子民,匡扶汉室乃是经地义之事!”
“所以,今我等的首要任务便是议一议,是否出兵?何时出兵?如何出兵?”
“我的意见便是越快越好!恨不得现在就杀到许昌!”
刘备当然明白此刻不是进军的最好时机,因为蜀中将士疲惫不,军械粮草钱财,皆不充裕。
兵马未动,粮草先校
打仗打的就是后勤,打了一辈子仗的刘备,当然比谁都明白这个道理。
但是,自己这个态度,必须坚决且强硬!
这时,群臣们虽然有自己的想法,但却也不好出来了。
诸葛亮不明白,刘备如今为何变得如此心急?
周仓坐在远处,凭他的级别和资历,能来旁听,已经是大的殊荣了,自然没有开口话的机会。
“主公,老臣虽然年老,但是只要主公一声令下,老臣愿意来当这个先锋!”
见久未有人开口,老将黄忠起身,对着刘备讲起了肺腑之言。
还是那句,因为黄忠觉得自己年逾六十,却遇到了明主,当然要报恩了!
“汉升老将军实有廉颇之勇!”
刘备赞许道!
“在汉中之战中,老将军亲手斩了夏侯渊,而今又主动请缨!真乃是千古一人!”
对支持自己的,刘备当然要多捧上一捧。
“汉升老将军,你放心,真到了伐曹的那一,孤定会对你委于重任!”
刘备完,眼神时不时的瞟向关羽,只是自己的二弟......?
为何久久未开口话?
这时,拖着病体,久未话的法正开口了。
“主公,如今下局势看似三分,实则暗潮涌动。曹操此时称帝,臣以为不是最佳的选择。”
“不过,汉室名存实亡,曹操取而代之那是早晚的事。”
“我相信下之人,在心里也都有了这个共识。”
“所以臣建议,无论是伐曹还是伐吴,此刻都不适宜。”
“原因有二,第一,我军刚刚经历了汉中大战,理应休战三年,用于养民。”
“益州虽号称府之国,但毕竟地势狭,无论是粮食产量还是人口,都无法和曹操的中原之地相抗衡。”
“但考虑到下局势,最少也要等到明年秋收之后,才可以出兵。”
“这一点,我和孔明的意见是一致的。”
“第二,荆州之地的丢失,对我军来损失是巨大的,因为我们失去了出兵最好地方。”
“荆州,下之腹,无论是北伐,还是东征,皆可日行百里。粮草辎重,也都能轻松送到前线。”
“而如果从汉中出兵,山路崎岖难行不,更重要的是,后勤补给也难以跟上。”
“所以臣的建议是秋后大军先收荆州,而后王师一出,北上伐曹!然后一战定乾坤!”
“至于东吴孙权,则不值一提!”
法正此话,完全和刘备的急功近利相反。但刘备竟然没有立刻反驳,而是认真思考起来。
至于到荆州,关羽脸上一动不动,神色自然。
“孝直此话有理,孤只会认真考虑的。”
对法正的话,刘备有时候会偏信一点。
“禀汉中王,末将有话要讲!”
这时,坐在末席的周仓,突然开口话。
这样级别的谈话,基本上轮不到周仓这样的低级将士话,因此,周仓一开口,众人纷纷侧目。
“哦,你有何言,但无妨。”
刘备震惊之余,开口问道。
堂堂刘皇叔,岂是斤斤计较之人?
......
喜欢三国之风起麦城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三国之风起麦城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