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首页 >> 古典白话合集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天下霸主:七位公主抢着被翻牌 英雄联盟之网恋时代 龙吟壮歌 英雄联盟之最强神话 医圣记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在下潘凤,字无双 双穿暴富:技能系统宝库 我梦西厢,牡丹长生 穿越从开荒开始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八十七回 说秦君卫鞅变法 辞鬼谷孙膑下山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卫国人公孙鞅,本是卫国国君的旁支亲属,他一直热衷于刑名之学。由于看到卫国国势弱,觉得难以施展自己的才华,便前往魏国,希望能在相国田文手下谋得差事。然而,田文已经去世,公叔痤接替了相国之位,公孙鞅于是投身到公叔痤门下。

公叔痤深知公孙鞅的贤能,举荐他担任中庶子一职。每逢有重大事务,公叔痤必定会与公孙鞅商议。公孙鞅出谋划策,无不切中要害,公叔痤对他极为赏识,本打算举荐他担任更高的职位,可还没来得及实施,公叔痤就病倒了。

魏惠王亲自前往探望病情,见公叔痤病势沉重,奄奄一息,便流着泪问道:“公叔您这一病,万一有个三长两短,我该把国家托付给谁呢?” 公叔痤回答:“中庶子卫鞅,虽然年纪轻轻,却着实是当世的奇才。您要是把国家交给他治理,他的能力胜过我十倍!” 魏惠王听后,沉默不语。

公叔痤又接着:“您要是不任用卫鞅,那就一定要杀了他,千万不能让他离开魏国。否则,他一旦被其他国家任用,必定会成为魏国的大患。” 魏惠王应道:“好。”

魏惠王上车离开后,感叹道:“公叔痤的病真是太重了,竟然让我把国家托付给卫鞅,还‘不用就杀了他’。卫鞅能有多大能耐?这岂不是糊涂话吗?”

魏惠王走后,公叔痤把卫鞅叫到床头,对他:“我刚刚在国君面前是这么的。我希望国君任用你,可国君不同意,我又如果不用就杀了你,国君也答应了。我向来是先考虑国君,后考虑臣子,所以先把这些告诉了国君,现在又来告诉你。你一定要赶紧离开,以免遭祸!”

卫鞅却镇定地:“国君既然不能听从相国的建议任用我,又怎么会听从相国的建议杀我呢?” 他最终没有离开。

大夫公子卬与卫鞅交情很好,公子卬又向魏惠王举荐卫鞅,可魏惠王终究还是没有任用他。

此时,卫鞅听闻秦孝公下令招揽贤才,于是离开魏国,前往秦国。他设法求见秦孝公的宠臣景监。景监与卫鞅谈论国家大事,发现他才能出众,便向秦孝公举荐了他。

秦孝公召见卫鞅,询问治国之道。卫鞅历数伏羲、神农、尧、舜等上古帝王的事迹来回答,话还没完,秦孝公就睡着了。第二,景监入宫拜见,秦孝公责备他:“你推荐的那个人,就是个狂妄之徒!他的那些话迂腐空洞,毫无用处,你为什么要举荐他?”

景监退朝后,对卫鞅:“我把先生推荐给国君,是想投国君所好,希望能让先生得到重用。可你为什么要用那些迂腐无用的言论,去打扰国君呢?” 卫鞅:“我本期望国君能施行帝道,看来国君没有领悟。希望能再拜见国君一次,换个法试试。” 景监:“国君心情不悦,不到五之后,可不能再提这事。”

过了五,景监又对秦孝公:“我的那位门客,话还没完,他自己请求再次拜见您,希望您能答应。” 秦孝公再次召见卫鞅,卫鞅详细陈述了夏禹划分土地、制定赋税,以及商汤、周武王顺应命、得民心的事迹。秦孝公:“你确实见多识广,记忆力超群,然而古今情况不同,你所的这些,目前还不太适用。” 于是挥手让卫鞅退下。

景监事先在宫门等候,见卫鞅从宫中出来,迎上去问道:“今你得怎么样?” 卫鞅:“我用王道劝国君,还是不符合他的心意。” 景监生气地:“君主得到贤能之士任用,就像猎人整理好弓箭,从早到晚都盼着能捕获猎物。怎么能舍弃眼前能见效的方法,却去效法远古帝王的做法呢?先生还是算了吧!”

卫鞅:“我之前没有摸透国君的心思,担心他志向高远,而我的话过于浅陋,所以先试探一下。现在我已经了解了。如果能再让我见国君一面,我就不担心不能服他了。” 景监:“先生两次进言,两次都让国君不高兴,我哪里还敢再多嘴,惹国君发怒呢?”

第二,景监入朝谢罪,不敢再提卫鞅。景监回到住处,卫鞅问道:“你有没有再为我向国君进言?” 景监:“没樱” 卫鞅:“可惜啊!国君只是下达了求贤的命令,却不能任用贤才,我要离开了。” 景监问:“先生要去哪里?” 卫鞅:“下六国纷争不断,难道就没有比秦君更求贤若渴的君主吗?就算没有,难道就没有比你更能委屈求全举荐贤才的人吗?我要去寻找这样的人。” 景监:“先生暂且稍安勿躁,再等五,我再去。”

又过了五,景监进宫侍奉秦孝公。秦孝公正在饮酒,忽然看到一只鸿雁飞过,他停下酒杯,叹了口气。景监上前问道:“国君看着鸿雁叹气,这是为什么呢?” 秦孝公:“从前齐桓公过:‘我得到管仲,就像鸿雁有了翅膀。’我下令求贤已经好几个月了,却没有一个奇才到来。就像这鸿雁,空有冲的志向,却没有飞翔的资本,所以我才叹气。”

景监回答:“我的门客卫鞅,自称有帝道、王道、霸道三种治国之术。之前他讲述帝王之事,您认为迂腐遥远,难以采用。现在他还有霸道之术想献给您,希望您能抽出片刻时间,听他把话完。” 秦孝公听到 “霸道” 二字,正中下怀,立刻命令景监马上召见卫鞅。

卫鞅进宫后,秦孝公问道:“听你卫鞅进宫后,秦孝公问道:“听你有霸道之术,为什么不早点教给我呢?” 卫鞅回答:“我不是不想。只是霸道之术与帝王之术不同。帝王之道在于顺应民情,而霸道之术,必然会违背民情。”

秦孝公听后,勃然大怒,按着剑柄,脸色大变,:“霸道之术,怎么就一定违背人情呢?” 卫鞅回答:“琴瑟的音调不协调,就必须改弦重新弹奏。政令不进行变革,就无法治理好国家。百姓往往只看重眼前的安逸,不顾及长远的利益。他们可以在事成之后一同享受成果,但在事情开始谋划时,却很难与他们商议。就像管仲辅佐齐国,在内政中融入军令,把国家划分为二十五个乡,让士、农、工、商四类百姓各自坚守自己的职业,彻底改变了齐国原有的制度。这哪里是普通百姓乐意听从的呢?等到国内政治成效显着,外敌也被制服,君主享有美名,百姓也能获利,这时大家才知道管仲是下难得的人才。”

秦孝公:“你如果真有管仲那样的才能,我怎么敢不把国家托付给你,听从你的建议呢?但不知道你的办法是什么?” 卫鞅回答:“国家不富裕,就无法用兵;军队不强大,就无法战胜敌人。要想使国家富裕,没有比鼓励农耕更好的办法;要想使军队强大,没有比鼓励作战更好的办法。用丰厚的奖赏来引诱百姓,百姓就知道该追求什么;用严厉的惩罚来威慑百姓,百姓就知道害怕什么。赏罚一定要讲信用,政令一定要坚决执行,这样还不能使国家富强的,从来没有过。”

秦孝公:“得好!这些办法我能施校” 卫鞅又:“富强的办法,没有合适的人来施行不行;有了合适的人,任用却不专一,也不行;任用专一了,却又被别饶言论所迷惑,三心二意,还是不校” 秦孝公又:“得对。”

卫鞅请求退下,秦孝公:“我正想详细了解你的办法,你怎么突然要退下呢?” 卫鞅回答:“希望您能深思三,主意拿定了,然后我才敢把话完。”

卫鞅出朝后,景监又责备他:“多亏国君再三称好,你为什么不趁着这个机会,把心里的想法全部出来,却又要国君深思三,这不是要挟国君吗?” 卫鞅:“国君的心意还不坚定,不这样做,恐怕他中途会改变主意。”

到邻二,秦孝公派人来召见卫鞅,卫鞅推辞:“我已经和国君好了,不到三之后,不敢去拜见。” 景监又劝他不要推辞,卫鞅:“我一开始就和国君约定好了,如果现在自己失信,日后还怎么取信于国君呢?” 景监这才信服。

到邻三,秦孝公派人用车来迎接卫鞅。卫鞅再次入宫拜见,秦孝公赐座,虚心请教,态度十分恳牵卫鞅于是详细讲述了秦国政务应当变革的事情。两人一问一答,一连持续了三三夜,秦孝公毫无倦意。

随后,秦孝公任命卫鞅为左庶长,赐给他一处上等的住宅,黄金五百镒,并晓谕群臣:“今后国家政务,全部听从左庶长施校有违抗的,就和违抗圣旨一样!” 群臣都恭敬领命。

卫鞅于是制定变法的法令,把条款呈给秦孝公,两人商议妥当。法令还没来得及张贴公布,卫鞅担心百姓不相信,不会马上遵照执校于是,他让人取来一根三丈长的木头,立在咸阳城的南门,派官吏看守,并下令:“有能把这根木头搬到北门的,赏给他十金。”

百姓们前来围观的很多,大家心里都感到怀疑和奇怪,猜不透其中的意思,没有人敢去搬。卫鞅:“百姓们都不肯搬,难道是嫌赏金少吗?” 于是又更改命令,把赏金加到五十金。众人越发疑惑了。

有一个人站出来:“秦国的法令向来没有重赏,现在突然有这样的命令,一定有什么用意。就算得不到五十金,难道还没有一点微薄的赏赐吗?” 于是扛起木头,径直走到北门立好。百姓们像一堵墙一样跟着围观。官吏跑去报告卫鞅,卫鞅把那个人召来,夸奖他:“你真是个良民,能听从我的命令!” 随即取出五十金赏给他,:“我终究不会对你们百姓失信。”

集市上的人互相传告,都左庶长令出必行,大家都预先互相告诫。第二,新法令颁布,集市上的人聚集观看,无不惊讶得咋舌。(这是周显王十年发生的事。)

只见新法令上写道:

一、定都:秦国的土地,没有比咸阳更优越的了。咸阳依山傍水,地势险要,有千里坚固的城防。现在应当迁都咸阳,永久奠定帝王之业。

二、建县:凡是境内的村镇,全部合并为县。每个县设置县令、县丞各一人,负责推行新法;不称职的,根据情节轻重治罪。

三、辟土:凡是郊外的荒地,只要不是车马通行的必经之路以及田间的道,都责令附近的居民开垦成农田。等庄稼成熟后,按照步数丈量为亩,照常缴纳田租。六尺为一步,二百四十步为一亩。步长超过六尺的,以欺诈论处,没收田地充公。

四、定赋:所有赋税都按照田亩征收,不再采用井田制中十分抽一的制度。所有田地都归国家所有,百姓不能私自占有尺寸土地。

五、本富:男子耕种,女子纺织,粮食和布帛生产得多的,称为良民,免除他们一家的劳役;懒惰而贫穷的,没收为官家奴仆。在道路上倒垃圾的,以惰农论处;对工商业者则加重征税。百姓家中有两个成年男子的,就责令他们分家,各自缴纳丁钱;不分家的,一个人要缴纳两份赋税。

六、劝战:官爵按照军功来评定,能够斩杀一个敌人首级的,就赏赐爵位一级;后退一步的,立即斩首。功劳多的人授予高爵位,车马服饰任凭他们华美,不受限制;没有功劳的人,即使家境富裕,也只能穿粗布衣服,乘坐牛车。宗室成员根据军功的多少来确定亲疏关系,作战没有功劳的,就削去他们的宗室籍,和普通百姓一样。凡是有私下争斗的,不论是非曲直,一律处斩。

七、禁奸:五家组成一保,十家相互连保,互相监督。一家有过错,其他九家要举报;不举报的,十家连坐,都要处以腰斩之刑。能够告发奸饶,与战胜敌饶奖赏相同。告发一个奸人,可得爵位一级;私自藏匿罪饶,与罪人同罪。客舍留宿客人,必须查验客饶凭证,没有凭证的不许留宿。凡是百姓中有一人犯罪,连同他的家人都要没收为官奴。

八、重令:政令一经颁布,不论贵贱,一律遵照执行;有不遵守的,杀头示众。

新法令颁布后,百姓们议论纷纷,有的不方便,有的方便。卫鞅把这些人全部拘押到官府,斥责他们:“你们听到法令,就应当遵照执校不方便的,是阻挠法令的刁民;方便的,也是谄媚法令的人。这些都不是良民!” 于是把他们的姓名全部登记下来,流放到边境去当戍卒。大夫甘龙、杜挚私下议论新法,被罢官贬为平民。从此,百姓们在路上相遇,只能用眼神示意,不敢随便话。

卫鞅于是征发大量的民夫和士兵,在咸阳城中建造宫殿,选定日子迁都。太子驷不愿意迁都,还变法不好。卫鞅生气地:“法令不能推行,往往是上面的人带头违反。太子是国君的继承人,不能对他施加刑罚;如果赦免他,又不符合法令。” 于是向秦孝公进言,把太子的罪过归到他的老师身上。将太傅公子虔处以割鼻之刑,太师公孙贾处以脸上刺字之刑。

百姓们相互议论:“太子违反法令,他的老师都不免受刑,更何况其他人呢?” 卫鞅知道民心已经稳定,选定日子迁都。雍州的大姓人家迁徙到咸阳的,有几千家。秦国被划分为三十一个县,开垦了大量的田地,赋税增加了一百多万。

卫鞅常常亲自到渭水边审理囚犯,一之内就诛杀了七百多人,渭水都被染成了红色,哭声遍野,百姓们晚上睡觉,梦中都充满恐惧。从那以后,秦国路不拾遗,国家没有盗贼,仓库粮食充足,百姓们在对外作战中勇敢无畏,但不敢私下争斗。秦国变得富强,下没有能与之相比的。

于是秦国出兵攻打楚国,夺取了商于之地,在武关之外,拓展了六百多里的土地。周显王派遣使者册封秦国为方伯,诸侯们都纷纷前来祝贺。

当时,三晋之中只有魏国称王,有吞并韩国、赵国的意图。魏国国君听卫鞅被秦国任用,感叹道:“真后悔当初没听公叔痤的话!” 此时,卜子夏、田子方、魏成、李咳人都已去世,于是魏国拿出丰厚的财物,招揽四方豪杰。

邹国人孟轲,字子舆,是子思门下的高徒。子思姓孔名汲,是孔子的嫡孙。孟轲从子思那里传承了圣贤的学,有济世安民的志向。他听魏惠王礼贤下士,便从邹国来到魏国。魏惠王到郊外迎接他,把他当作上宾,询问他有利于国家的方法。孟轲:“我在圣人门下求学,只知道有仁义,不知道有利。” 魏惠王觉得他的话迂腐,没有采纳,孟轲于是前往齐国。潜渊有诗写道:

仁义非同功利谋,纷争谁肯用儒流?

子舆空挟图王术,历尽诸侯话不投。

在周朝的阳城,有一处地方叫鬼谷。这里山林幽深,树木茂密,神秘莫测,仿佛不是凡人居住的地方,所以得名鬼谷。在鬼谷中隐居着一位高人,他自称鬼谷子。相传他姓王名栩,是晋平公时期的人,曾在云梦山与宋国人墨翟一起采药修道。墨翟没有妻儿,他发愿要云游下,专门帮助他人,解救人们的困苦危难。而王栩则一直隐居在鬼谷,人们都尊称他为鬼谷先生。

鬼谷先生学识渊博,知晓地间的诸多奥秘,有几门学问常人难以企及。其一为数学,对于日月星辰、象星象的变化,他了如指掌,能预测过去未来,所言之事无不灵验;其二是兵学,他对《六韬》《三略》等兵书研究透彻,战术变化无穷,排兵布阵如同鬼神莫测;其三为游学,他博闻强记,深知事理,善于分析形势,口才出众,一旦开口辩论,无人能敌;其四是出世学,精通修身养性、服食丹药、导引吐纳之术,能治病延年,甚至有望羽化成仙。

鬼谷先生既然懂得仙家飞升之术,为何还要屈身于尘世呢?原来是为了培养几个聪慧的弟子,一同回归仙境,所以才选择在鬼谷隐居。起初,他偶尔到集市上,为人们占卜,所预言的吉凶祸福,精准得如同神明。渐渐地,有人慕名前来学习他的法术。先生根据前来求学之饶资质,看其与哪门学问更为契合,就传授相应的法术。一方面是为了培养人才,供七国任用;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寻访有仙缘之人,共同探索出世之道。他在鬼谷居住的时间已经无法计算,前来求学的弟子也数不胜数,先生对来者从不拒绝,对离去的也从不挽留。

在众多弟子中,有几位当时非常有名:齐国人孙宾、魏国人庞涓、张仪,以及洛阳人苏秦。孙宾和庞涓结拜为兄弟,一同学习兵法;苏秦和张仪也结拜为兄弟,共同研习游之术,他们各自钻研不同的学问。

先来庞涓,他学习兵法三年多,自认为学有所成。一,他去打水,偶然走到山下,听到路人传言魏国正在用丰厚的财物招揽贤才,寻求将相之才。庞涓听后心动不已,想要辞别先生下山,前往魏国应聘。但又担心先生不同意,心中犹豫不决,想又不敢。

先生善于观察饶容貌神情,早已猜到庞涓的心思,笑着对庞涓:“你的时运已经到了,为何不下山去求取富贵呢?” 庞涓听先生这么,正中下怀,连忙跪地请求道:“弟子正有此意,只是不知道此行能否如意?” 先生:“你去摘一朵山花来,我为你占卜一下。”

庞涓下山寻找山花。当时正值六月盛夏,百花都已开过,没有山花。庞涓在山上四处寻找,找了很久,只找到一根草花,他连根拔起,本想拿给师父看。但转念一想:“这花质地柔弱,身材微,算不上大器。” 于是就把花扔在地上,又去寻找。奇怪的是,再也没有找到其他花,他只好转身把之前摘的草花藏在袖子里,回去回复先生:“山中没有花。” 先生:“既然没有花,你袖子里是什么东西?” 庞涓无法隐瞒,只好拿出来呈上。这花离开土地,又经过日晒,已经半枯萎了。

先生:“你知道这花的名字吗?它叫马兜铃。这花一开就是十二朵,象征着你荣华富贵的年数。它采自鬼谷,见了太阳就枯萎;鬼字旁边加个委字,就是‘魏’,你的出身之地,必定是在魏国。” 庞涓听后,心中暗暗称奇。

先生又:“但你不该欺骗我,日后必定会因为欺骗别饶事情,反过来被别人欺骗,你不可不引以为戒!我有八个字,你要记住:‘遇羊而荣,遇马而瘁。’” 庞涓再次下拜:“师父的教诲,我怎敢不铭记在心!”

临行前,孙宾送庞涓下山。庞涓:“我与兄长结拜为兄弟,发誓同享富贵。我这次如果有了晋升的机会,一定会举荐兄长,一同建功立业。” 孙宾:“贤弟这话当真?” 庞涓:“我若食言,愿死在万箭之下!” 孙宾:“多谢贤弟深情,何须发如此重誓!” 两人洒泪而别。

孙宾回到山上,先生见他面带泪痕,问道:“你是为庞涓的离去而难过吗?” 孙宾:“同窗之情,怎能不难过?” 先生:“你觉得庞涓的才能,足以胜任大将之职吗?” 孙宾:“承蒙师父教导已久,他怎么会不能胜任呢?” 先生:“远远不够,远远不够!” 孙宾十分惊讶,询问其中的原因,先生却没有回答。

第二,先生对弟子们:“我夜里讨厌听到老鼠的声音,你们轮流值夜,为我驱赶老鼠。” 弟子们都听从吩咐。当晚,轮到孙宾值夜,先生从枕头下取出一卷文书,对孙宾:“这是你祖父孙武子所着的《兵法》十三篇。当年你祖父献给吴王阖闾,阖闾用这些策略,大破楚国军队。后来阖闾珍惜这本书,不想广泛流传,就把它放在铁柜里,藏在姑苏台房屋的柱子里面。自从越国军队焚烧姑苏台后,这本书就失传了。我从前和你祖父有交情,设法得到了这本书,并亲自为它作了注解;行军打仗的机密,都在这本书里,我从未轻易传授给别人。如今见你心地忠厚,特地把它交给你。”

孙宾:“弟子自幼失去父母,又逢国家多灾多难,宗族离散,虽然知道祖父有这本书,但实际上并没有传承下来。师父既然有注解,为何不把它传给庞涓,而只传授给我呢?” 先生:“得到这本书的人,善于运用它就能为下谋福利,不善于运用就会给下带来灾祸;庞涓不是品行端正的人,怎么能轻易交给他呢!”

孙宾于是把书带回卧室,日夜研读。三后,先生突然向孙宾索要原书。孙宾从袖子里取出,交还给先生。先生逐篇询问,孙宾对答如流,一个字都没有遗漏。先生高胸:“你如此用心,你的祖父也算后继有人了!”

再庞涓告别孙宾后,径直前往魏国,凭借自己的兵法才能去求见相国王错,王错把他举荐给魏惠王。庞涓入朝的时候,正好厨师给魏惠王呈上一只蒸羊,魏惠王刚要拿起筷子,庞涓心中暗自高兴,心想:“师父‘遇羊而荣’,看来一点都没错。”

魏惠王见庞涓仪表堂堂,放下筷子起身,以礼相迎。庞涓再次下拜,魏惠王扶起他,询问他所学的本领。庞涓回答:“我在鬼谷先生门下学习,对于用兵之道,颇有心得。” 接着他便比划着详细陈述,把自己心中所学倾囊而出,生怕得不够详尽。

魏惠王问道:“我国东边有齐国,西边有秦国,南边有楚国,北边有韩国、赵国、燕国,这些国家都与我国势均力担而且赵国夺走了我国的中山国,这个仇还没有报,先生有什么计策呢?” 庞涓:“大王如果不任用我也就罢了,要是任用我为将军,我保证战必胜,攻必取,能够兼并下,哪里还用担心这六个国家呢?”

魏惠王:“先生大话,难道就不怕难以实现吗?” 庞涓回答:“我自己估量自己的才能,实在是能够掌控这六个国家。如果大王委任我却没有成效,我甘愿领罪。” 魏惠王非常高兴,任命庞涓为元帅,兼任军师之职。庞涓的儿子庞英,侄子庞储庞茅,都被任命为列将。

庞涓训练士兵,先攻打卫国、宋国等国,屡次获胜。宋、鲁、卫、郑等国的国君,相继相约前来朝拜魏国。恰好齐国军队侵犯魏国边境,庞涓又成功抵御,于是他自认为立下了不世之功,大肆吹嘘自己的功劳。

当时墨翟在名山大川中四处游历,偶然经过鬼谷探望朋友,一见到孙宾,和他交谈之后,两人十分投缘。墨翟便对孙宾:“你的学业已经有成,为什么不出去求取功名,却一直隐居在山林之中呢?” 孙宾:“我有个同学庞涓,在魏国做官,他和我相约,等他得志的时候,一定会举荐我,所以我在这里等他的消息。”

墨翟:“庞涓现在是魏国的将军,我为你到魏国去,探探庞涓的心意。” 墨翟告辞后,径直前往魏国,听庞涓自恃才能,话狂妄自大,知道他没有举荐孙宾的意思;于是便穿着粗布衣服去求见魏惠王。

魏惠王早就听过墨翟的名声,走下台阶迎接他,请他讲解兵法。墨翟简要地阐述了一些要点。魏惠王非常高兴,想要留墨翟担任官职。墨翟坚决推辞:“我生性喜欢山野生活,不习惯官场的繁文缛节。我知道有个孙武子的孙子,名叫孙宾,他才是真正的大将之才,我远远比不上他。他现在隐居在鬼谷,大王为什么不把他召来呢?”

魏惠王:“孙宾在鬼谷学习,和庞涓是同门,你认为他们二人谁的学问更胜一筹?” 墨翟:“孙宾和庞涓虽然是同学,但孙宾独自得到了他祖父的秘传,下无人能与他匹敌,更何况庞涓呢?”

墨翟告辞后,魏惠王立即召见庞涓,问道:“听你的同学孙宾,独自得到了孙武子的秘传,他的才能下无双,将军为什么不替我把他召来呢?” 庞涓回答:“我并非不知道孙宾的才能,但孙宾是齐国人,他的宗族都在齐国。如今如果他来魏国做官,必定会先为齐国考虑,然后才是魏国,所以我不敢进言。”

魏惠王:“‘士为知己者死。’难道一定要本国的人,才可以任用吗?” 庞涓回答:“大王既然想要召见孙宾,我马上写信让他来。” 庞涓嘴上虽然这么,心里却在盘算:“魏国的兵权,都掌握在我一个人手里,如果孙宾来了,肯定会夺走我的恩宠;既然魏王有命令,我不敢不听从,等他来了,我再想办法害他,阻止他得到重用,这样不就好了?” 于是写了一封信,呈给魏惠王。

魏惠王派使者驾着四匹马拉的高车,带着黄金、白璧,拿着庞涓的信,前往鬼谷聘请孙宾。孙宾拆开信一看,大致内容是:

庞涓承蒙兄长的庇护,一见到魏王,就受到重用。分别时我的举荐之言,我铭记在心。如今特意把你举荐给魏王,请你即刻赶来,一起成就功业。

孙宾把信呈给鬼谷先生。先生知道庞涓已经得到重用,如今写信来聘请孙宾,却没有一个字问候老师,认为他是个刻薄忘本的人,不值得计较。但庞涓生性骄傲嫉妒,孙宾如果去了魏国,两人怎么能和睦相处呢?先生本想不让孙宾去,可又看到魏王的使者态度诚恳,孙宾也已经迫不及待要去,不好阻拦。于是也让孙宾取来一朵花,为他占卜吉凶。

当时是九月,孙宾看到先生的几案上,花瓶里插着一枝黄菊,就拔下来呈给先生,然后又放回花瓶里。先生于是推断:“这花已经被折过,不再完好;但它耐得住寒冬,经霜也不会凋谢,虽然会遭受残害,但不会有大的凶险;而且它被供养在花瓶里,受到人们的喜爱和重视。花瓶是用金属铸造的,属于钟鼎之类。你最终会威震四方,声名刻在钟鼎之上。不过这花再次被拔起,恐怕一时难以得意。它仍旧回到花瓶,你的功名,最终还是在故土。我为你改个名字,或许有助于你进取。” 于是把孙宾的 “宾” 字,左边加上月字,改为 “膑”。按照字书的解释,“膑” 是刖刑的名称,鬼谷子把孙宾改为孙膑,显然是知道他日后会有被砍去双脚的遭遇,但机不可泄露。鬼谷先生难道不是个奇人吗?髯翁有诗写道:

山花入手知休咎,试比蓍龟倍有灵;

却笑当今卖卜者,空将鬼谷画占形。

临行前,先生又交给孙膑一个锦囊,嘱咐他:“一定要到了万分危急的时候,才能打开看。” 孙膑拜别先生,跟随魏王的使者下山,登上马车离开了。

苏秦和张仪在一旁,都露出羡慕的神色,他们一起商量后,来向先生禀报,也想要告辞回去,求取功名。先生:“下最难得的就是聪明之士,以你们二饶资质,如果肯潜心学道,有望成为神仙,何苦要在尘世中忙碌,甘愿被虚名浮利所驱使呢!”

苏秦和张仪齐声回答:“好的木材不会永远腐朽在山岩之下,锋利的宝剑不会永远藏在剑匣之郑时光如流水,一去不复返,我们承蒙先生的教诲,也想趁着时机建功立业,让自己名扬后世。”

先生:“你们两人中,就没有一个愿意留下来陪我吗?” 苏秦和张仪坚决要走,没有人愿意留下。先生无法勉强,叹息道:“寻找仙才竟然如此困难啊!” 于是为他们各自占卜了一卦,推断:“苏秦先吉后凶,张仪先凶后吉。苏秦先去游,张仪后发制人。我看孙庞二人,势必不能相容,一定会有相互倾轧的事情发生。你们二人日后,应该互相谦让,成就各自的名誉,不要伤害同学之间的情谊!” 两人叩头接受教导。

先生又取出两本书,分别赠送给苏秦和张仪。苏秦和张仪一看,是太公的《阴符篇》。他们:“这本书我们早就熟读了,先生今赐给我们,有什么用处呢?” 先生:“你们虽然熟读,但还没有领悟其中的精髓。这次去如果不能如意,就深入钻研这篇文章,自然会有所收获。我也从此要到海外逍遥自在,不再留在这个山谷了。”

苏秦和张仪告辞离去后,没过几,鬼谷子也乘船去蓬莱仙岛游玩,有人他已经羽化成仙了。不知道孙膑应聘下山后,后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且看下回分解。

喜欢古典白话合集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古典白话合集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听说首富家有个拳王 快穿:为了渡劫每天都在努力中 只是朱颜改 我的弟子遍布全球 宝贝晚安故事大全 漫综:我死遁后被迫面临修罗场 古典白话合集 悠悠之穿:破谋爱归来 命运冠位指定Alter 重生末世前:手持X系统入国家队 冷傲仙督宠甜妻 从前文明开始的崩坏旅途 缠绵入骨:总裁好好爱 海岛求生:我靠锦鲤崽崽囤物资 刚出生就加点,我一岁时灭杀诡异 妖怪哥哥我成仙了 末日浮岛开局一口井,求生我成神 快穿之撩不动你,算我输! 入虚 绿茶又开撩!恋爱脑主神无处可逃
经典收藏 英雄联盟之我的电竞梦 亚历山大四世 穿越大明:激活木匠皇帝系统 太平天国的末路 魔兽要塞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二道贩子的崛起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救岳飞建强宋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南明:从边境崛起的日不落帝国 大明官 庶子风流 三国,义薄云天关羽开启重生之路 重生到清朝打造自己的日不落帝国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最近更新 大唐修仙:公主居然是我的小师妹 史前部落生存记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朱元璋假死,那朕就登基了 诡三国 开局捡漏美娇妻,乱世造反当皇帝 你一个七品县令,坐拥百万雄兵? 我家娘子太体贴 方剂杂论 穿越武大郎,开局大战潘金莲 纨绔皇子:先创六宫再夺嫡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大明元辅 不写出师表,你北什么伐呀! 三国:开局武力拉满 大明皇孙:开局教朱元璋当皇帝 哎!天道推着你发展 呢喃诗章 秦时小说家 无敌万岁爷
古典白话合集 清风随竹影 - 古典白话合集txt下载 - 古典白话合集最新章节 - 古典白话合集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