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疾诊尺妙论
岳:(站在台上)亲爱的观众朋友们,大家好啊!我是岳,旁边这位,是我的搭档老孙。
老孙:(拱手示意)诶,是我,好久不见啦,各位。
岳:老孙呐,最近我研究《黄帝内经》,那真叫一个大开眼界,尤其是里面的《灵枢·论疾诊尺》,太有意思了。
老孙:哟,这我可得好好听听,这篇讲的啥呀?
岳:这里面黄帝问岐伯:“余欲无视色持脉,独调其尺,以言其病,从外知内,为之奈何 ?” 意思就是黄帝想不通过看脸色、摸脉象,就靠诊查尺肤,出病情,从外在表现知道内里变化,问岐伯该咋办。
老孙:(挠挠头)这尺肤是啥呀?就光摸胳膊就能知道病?
岳:(一本正经)这尺肤啊,就是从手肘到手腕的皮肤。岐伯就了,“审其尺之缓急、大、滑涩,肉之坚脆,而病形定矣 。” 就是仔细看尺肤是松弛还是紧绷,是大是,是滑溜还是干涩,肌肉是结实还是脆弱,就能判断病情了。
老孙:(惊讶)这么神奇?那要是尺肤滑溜溜的,是啥情况?
岳:岐伯啦,“尺肤滑,其淖泽者,风也 。” 就是尺肤滑润有光泽,那可能是有风邪,受风了。还有啊,“尺肤滑而泽脂者,风也 。” 跟前面意思差不多,皮肤像涂了油脂一样滑润,也是风病。
老孙:(好奇)那尺肤涩涩的呢?
岳:(模仿老中医把脉的样子)“尺肤涩者,风痹也 。” 尺肤不滑溜,涩滞的,这是风痹病,气血不通畅。还有更特别的,“尺肤粗如枯鱼之鳞者,水泆饮也 。” 要是尺肤粗糙得像干巴巴的鱼鳞,这是脾不好,水饮不化,身体里水液代谢出问题了。
老孙:(感叹)好家伙,这看尺肤还真能看出不少毛病。那尺肤温度也能判断病情吗?
岳:当然啦!“尺肤热甚,脉盛躁者,病温也,其脉盛而滑者,病且出也 。” 要是尺肤特别热,脉搏又大又躁动,那可能是得了温病;要是脉搏大但很滑利,那明病快好了,正气把邪气赶出去了。
老孙:(追问)那要是尺肤凉凉的呢?
岳:“尺肤寒,其脉者,泄、少气 。” 尺肤冷,脉搏还,这是拉肚子、气虚的表现。还有,“尺肤炬然,先热后寒者,寒热也;尺肤先寒,久大之而热者,亦寒热也 。” 尺肤热得烫手,还先热后冷,或者先冷,摸一会儿又热了,这都是寒热往来的病,一会儿冷一会儿热。
老孙:(惊讶得瞪大眼)这中医太神奇了,摸个胳膊能知道这么多病。
岳:(得意地笑)这还只是一部分呢,还有更绝的。比如看眼睛也能知道病在哪个脏腑。“目赤色者病在心,白在肺,青在肝,黄在脾,黑在肾 。黄色不可名者,病在胸中 。” 眼睛发红,病可能在心;发白,病在肺;发青,病在肝;发黄,病在脾;发黑,病在肾;要是黄色还夹杂别的颜色,不好形容,那病在胸郑
老孙:(连连点头)长见识了,这眼睛还能当 “健康指示灯”。
岳:(接过话题)老孙,上次咱们到看尺肤和眼睛能诊断病情,今接着聊聊《灵枢·论疾诊尺》里更有意思的。
老孙:(兴致勃勃)好啊,快讲讲,我这好奇心都快爆棚了。
岳:(清了清嗓子)先诊察目痛,这里面门道可多了。“诊目痛,赤脉从上下者,太阳病;从下上者,阳明病;从外走内者,少阳病 。” 就是眼睛疼,要是有红色的脉络从上往下走,这是太阳经的病;从下往上走,是阳明经的病;从外向内走,是少阳经的病。
老孙:(惊讶)就看眼睛里的红血丝走向,就能知道是哪条经出问题啦?
岳:(一本正经地点头)没错,还有呢,诊察寒热病,看眼睛里的赤脉也能预测病情。“诊寒热,赤脉上下至瞳子,见一脉,一岁死;见一脉半,一岁半死;见二脉,二岁死;见二脉半,二岁半死;见三脉,三岁死 。” 眼睛里有赤脉贯穿瞳子,一条赤脉,大概一年就有生命危险;一条半,一年半;两条,两年;两条半,两年半;三条,三年。
老孙:(倒吸一口凉气)这也太玄乎了,真有这么准?
岳:(笑着摆摆手)这是古饶经验总结,肯定不是绝对的,现在医学诊断可复杂多了,得综合判断。再诊龋齿痛,“诊龋齿痛,按其阳之来,有过者独热,在左左热,在右右热,在上上热,在下下热 。” 就是按阳明经的脉,有问题的地方会单独发热,病在左边左边热,右边右边热,上边上边热,下边下边热。
老孙:(好奇)那诊察血脉呢,能看出啥?
岳:“诊血脉者,多赤多热,多青多痛,多黑为久痹,多赤、多黑、多青皆见者,寒热 。” 看血脉,要是皮肤表面络脉多赤色,那是热症;多青色,是痛症;多黑色,是久痹,病的时间长了;要是赤、黑、青都有,那是寒热病。
老孙:(点头)这中医通过这些细节判断病情,真厉害。还有别的诊断方法吗?
岳:当然有,看一个人是不是黄疸病,也有办法。“身痛而色微黄,齿垢黄,爪甲上黄,黄疸也 。” 身体疼,脸色有点黄,牙齿垢是黄的,指甲也发黄,这大概率是黄疸病。还有,“安卧便黄赤,脉而涩者不嗜食 。” 喜欢躺着,便又黄又赤,脉象还发涩,这人多半没胃口,不想吃饭。
老孙:(感叹)这中医诊断,从身体各个细节入手,太全面了。
岳:(继续)对,还有判断妇女怀孕和婴儿疾病的。“女子手少阴脉动甚者妊子 。” 女子手少阴脉,就是心经的脉,跳动得厉害,很可能是怀孕了。“婴儿病,其头毛皆逆上者必死 。” 婴儿生病,头发都竖起来了,这情况很危险。“耳间青脉起者掣痛 。” 耳朵间有青色脉络凸起,这是抽筋疼痛的表现。
老孙:(惊讶)连孩和孕妇的情况都能看出来,太神了。
岳:(总结)最后,这篇还讲了四季和疾病的关系。“四时之变,寒暑之胜,重阴必阳,重阳必阴;故阴主寒,阳主热,故寒甚则热,热甚则寒,故曰寒生热,热生寒,此阴阳之变也 。” 四季变化,阴阳转换,冬受寒,春可能得温热病;春受风,夏可能拉肚子、得痢疾;夏中暑,秋可能得疟疾;秋受湿,冬可能咳嗽。
老孙:(竖起大拇指)今可真是涨知识了,没想到《灵枢·论疾诊尺》里有这么多学问。
岳:(笑着鞠躬)所以,咱们老祖宗留下的中医文化博大精深,值得咱们好好研究学习。
喜欢岳孙曰岐黄养生相声合集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岳孙曰岐黄养生相声合集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