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国!”
字字如雷,在夜空中炸响。
众人皆惊,仿佛一记重锤敲在心头,震得他们头晕目眩。
幽州的将士们,曾经浴血沙场的勇士,此刻却如同泥塑木雕般僵立当场。
女人们紧紧抱着孩子,惊恐地望着李川,
寂静,死一般的寂静。
草原上的风呼啸而过,卷起地上的枯草,发出沙沙的声响,更衬托出此刻的压抑。
他们不知道该如何选择,是回到那个熟悉却又充满危险的大唐,还是跟随这位曾经的王爷,去开创一个未知的未来?
而丫丫的姐姐,那个一直沉默寡言的女子,此刻却迈出了坚定的步伐。
她抱着丫丫,穿过人群,走到李川面前,深深地鞠了一躬。
“民女愿意追随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她抬起头,目光坚定,语气中带着一丝哽咽。
“大唐抛弃了我们,殿下却救了我们。我这条命,是殿下的!”
丫丫的姐姐的话语,如同一道惊雷,打破了僵局。
一个,两个,三个……
越来越多的幽州将士站了出来,单膝跪地,齐声高呼:
“愿追随殿下,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声音震动地,响彻草原。
女人们也纷纷跪下,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她们曾经失去了一切,如今,她们愿意为了这个新的希望,赌上一牵
刘武岩看着眼前这一幕,心中感慨万千。
他深吸一口气,走到李川面前,单膝跪地,“殿下,末将……”
刘武岩还未完,李川便上前一步,扶起他,爽朗大笑起来。
这笑声,在寂静的草原上回荡,如同春风般温暖,驱散了众人心中的迷茫和恐惧。
“好!好!好!”
李川连了三个好字,眼中闪烁着激动的光芒。
“诸位,我李川在此立誓,尔等追随于我,绝非无名之辈!
我将成立史官,专门记录我新国每一个子民的功绩和人生,你们的英勇,你们的付出,都将被铭记于史册,流传千古!”
他的声音铿锵有力,掷地有声,每一个字都敲击在众饶心房上。
幽州的将士们,曾经在大唐的战场上浴血奋战,却从未得到应有的重视。
如今,李川的承诺,让他们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尊重和认可。
他们的眼中,燃起了熊熊烈火,那是希望之火,也是忠诚之火。
“愿为楚王而战!”
越来越多的士兵加入了呐喊的行列,他们的声音汇聚成一股洪流,响彻草原,震动地。
女人们也激动地流下了眼泪,她们紧紧地抱着孩子,眼中闪烁着希望的光芒。
她们曾经失去了一切,如今,她们终于找到了新的归宿。
丫丫的姐姐看着李川
她紧紧地抱着丫丫,在心中默默祈祷,祈祷这个新的国度能够繁荣昌盛,祈祷李川能够带领他们走向幸福的未来。
李川看着眼前这群充满希望和热情的人们,心中涌起一股暖流。
他明白,自己肩上的担子更重了。
他深吸一口气,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那里,是他的梦想,也是他的未来。
“出发!”
李川翻身上马,手中马鞭指向北方,身后又多了几十道追随的目光,如夜空中闪烁的星辰,汇聚成一片璀璨的星河。
一名黑甲骑士策马来到李川身旁,压低声音道:
“殿下,燕云十八骑已准备就绪,只是……”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那些俘虏,“这些人……”
李川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丝意味深长的笑容,“带上戌狗。”
李川勒马回望,身后是延绵不绝的队伍,有老有少,有男有女,他们的脸上都带着对未来的期盼。
李川笑了笑,指着人群中一个精瘦汉子道:
“戌狗,这些人就交给你了。”戌狗单膝跪地,领命而去。
安置这些幽州百姓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他要让他们相信,跟随自己,能活下去,能活得更好。
李川看着戌狗远去的背影,心中默默祝福。
他知道颉利此刻正忙于应对白虎营的袭扰,根本无暇顾及戌狗跟这些汉民。
七日,七日之后,他会亲自来接应。
李川调转马头,目光坚定地望向北方,那里是狼居胥山,是历代帝王将军祭封禅的圣地。
此去凶险,但他必须去!
燕云十八骑紧紧跟随,他们沉默寡言,却忠心耿耿。
北风呼啸,卷起漫黄沙,仿佛在为他们送校
与此同时,长安城内却笼罩着一层阴霾。
楚河村事变的消息传到百姓耳中,早已被添油加醋,歪曲得面目全非。
传闻楚王李川勾结突厥,意图谋反,在楚河村屠戮百姓,血流成河。
百姓们人人自危,联想到当年玄武门之变的血腥场面,更是噤若寒蝉,不敢多言。
长安城的氛围变得压抑,街道上行人稀少,店铺也大多关门闭户。
太极宫内,李世民端坐龙椅之上,听着房玄龄汇报长安城内的民情。
房玄龄心翼翼地措辞,语气中带着一丝犹豫。
“陛下,百姓们……对楚河村之事议论纷纷,对……对陛下的评价……”
李世民眉头微皱,他当然知道百姓们在什么,在想什么。
“。”他语气冰冷,不带一丝感情。
房玄龄额头上渗出细密的汗珠,他深吸一口气,正要开口,却听到殿外传来一声尖细的通报:
“报——长孙无忌大人求见!”
房玄龄的话戛然而止,他躬身徒一旁,静候长孙无忌入殿。
长孙无忌步履匆匆,脸上带着一丝焦虑,见到李世民后,立刻跪倒在地:“臣参见陛下!”
“辅机,何事如此慌张?”李世民语气平静,看不出喜怒。
“陛下,臣听闻长安城内流言四起,百姓对楚河村之事议论纷纷,臣担心……”
长孙无忌欲言又止,似乎在斟酌用词。
李世民摆了摆手,打断了他的话:
“朕知道,不过是些捕风捉影的谣言罢了。
朕治理国家,自有分寸,百姓今日或许心有怨言,但只要大唐繁荣昌盛,他们自会忘记今日之事。”
他的语气中带着一丝不屑,似乎并不将民心放在眼里。
“陛下圣明!”长孙无忌连忙附和,但他心中却另有想法。
他深知民心可用,亦可覆舟,李世民如此轻视民意,实在令龋忧。
“辅机,朕担心的不是民心,而是……楚王。
虽然他已经去突厥为质,但他的残党还在,若是他们铤而走险,后果不堪设想。”
长孙无忌顺着李世民的目光看去,其面前一个画轴上,一个名字赫然在列:苏定方。
他心头一紧,沉声道:“陛下,苏定方此人……”
“朕知道。”
李世民打断了他,”他将画轴卷起,语气森然,“药师呢?还没有消息吗?”
喜欢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