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孙冲看着长乐公主,他犹豫了一下,轻声道:
“长乐,你近日似乎有些闷闷不乐,不如明日我带你出游散散心如何?御花园的牡丹开的正好,听今年还新培育了一种紫色的品种,甚是好看。”
长乐公主拿着汤匙的手微微一顿,莲子粥的甜香在口中弥漫,却丝毫甜不到心里。
她明白长孙冲的心意,也感念他这份体贴,只是如今这满城春色在她眼中都蒙上了一层挥之不去的阴霾。
她勉强挤出一丝笑容,“冲哥哥的好意我心领了,只是……”
“只是什么?”
长孙冲追问道,目光灼灼地望着长乐公主,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焦急。
长乐公主正要开口,却听门外传来太监尖细的通报声:“陛下驾到!”
寝宫的门被推开,李世民龙行虎步地走了进来,一眼便看到长孙冲站在长乐公主身旁,手中还端着空碗。
他脸上闪过一丝不易察觉的不悦,随即换上慈父般的笑容,“长乐,朕今日得空,特意来陪你叙叙旧。”
长乐公主连忙起身行礼。
“父皇。”
李世民走到长乐公主身边,慈爱地拍了拍她的手。
“朕听闻你近日胃口不佳,特意让御膳房准备了你爱吃的糕点,待会儿让他们送过来。
”他转头看向长孙冲,语气温和却带着不容置疑的威严,“长孙冲,今日朕要与长乐好好话,你改日再来吧。”
长孙冲心中虽然不悦,但也不敢违抗圣意,只得恭敬地行礼告退,“是,陛下。”他深深地看了长乐公主一眼,眼神中满是不舍和担忧,这才转身离去。
待长孙冲离开后,李世民脸上的笑容渐渐收敛,他看着长乐公主:
“跟父皇出宫走走吧。”他着,便转身向外走去。
长乐公主心中一凛,预感到父皇接下来要的事情非同可,她默默地跟在李世民身后,一种莫名的不安在她心头蔓延开来。
寝殿外,宫娥们垂首而立,鸦雀无声,气氛压抑得让人几乎喘不过气来。
李世民携长乐公主微服出宫,一路轻车简从,来到长安城中一家颇有名气的酒楼。
父女二人寻了个靠窗的位置坐下,点了几样精致菜,边吃边聊些家常琐事。
酒楼中人声鼎沸,热闹非凡。
食客们推杯换盏,高谈阔论,空气中弥漫着酒材香气和喧闹的人声。
长乐公主偶尔转头看向窗外,长安城的繁华景象尽收眼底,叫卖声、吆喝声、车马声交织成一曲市井生活的交响乐。
“父皇,今日这醉仙楼的菜肴似乎格外可口。”长乐公主夹起一块桂花糖藕,轻咬一口,甜糯的滋味在舌尖化开。
李世民捋了捋胡须,笑道:“朕也觉得今日的菜肴不错,想来是御厨的手艺又精进了。”
就在这时,邻桌几名食客的谈话声传入长乐公主的耳郑
“你们听了吗?突厥人又打到渭水边境了!”一个粗犷的声音道。
“可不是嘛,听这次来势汹汹,朝廷都有些招架不住了。”另一个声音附和道。
“唉,这世道真是不太平啊,也不知这仗什么时候才能打完。”
“听皇上为了求和,要将一位公主嫁到突厥去和亲……”
“哪个公主这么倒霉啊……”
长乐公主听到这里,手中的筷子微微一顿,心中一紧。
她转头看向李世民,却见他神色如常,似乎并没有听到邻桌的议论。
“父皇……”长乐公主欲言又止。
李世民放下筷子,目光扫过邻桌的几名食客,语气平静地道:“长乐,朕知道你在担心什么。这些话你无需放在心上。”
长乐公主咬了咬嘴唇,鼓起勇气道:“父皇,儿臣并非担心自己,而是担心父皇的声誉。百姓们议论纷纷,对父皇多有误解……”
李世民叹了口气,道:“朕知道,百姓们受苦了,心中难免会有怨言。但朕所做的一切,都是为了大唐的江山社稷,为了百姓的安居乐业。”
李世民看着亭亭玉立的女儿,他轻轻拍了拍长乐公主的手,语气低沉地道:“长乐,朕有件事要与你……”
李世民望着女儿,“长乐,”他顿了顿,声音有些沙哑:
“你可知……朕今日带你出来,是为了何事?”
长乐公主静静地望着父亲,她从李世民的眼神中,已经猜到了答案。
突厥压境,大唐需要一位公主和亲,而她,大唐的长乐公主,集万千宠爱于一身的嫡长女,似乎是最佳的人选。
“父皇,”长乐公主的声音平静得有些出奇,“是为了和亲之事吗?”
李世民的身子微微一颤,他没想到女儿会如此直接地问出来。
他避开女儿的目光,艰难地点零头,“是……突厥可汗点名要你……”
“儿臣明白了。”长乐公主的语气依旧平静,仿佛在谈论一件与自己无关的事情。
李世民再也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他一把抓住长乐的手,声音颤抖着道:
“长乐,我的女儿,是父皇对不起你,让你受委屈了……”
看到一向坚毅的父皇如此失态,长乐公主心中一酸,她反握住李世民的手,柔声道:
“父皇,为了大唐的安宁,儿臣万死不辞。女儿不委屈,这是女儿的责任。”
李世民的眼眶湿润了,他紧紧地抱着女儿,心中充满了自责和愧疚。
他何尝不知道女儿心中所想,她正值青春年华,对未来充满了憧憬,如今却要远嫁异国,从此与亲人各一方。
长乐公主轻轻地拍着父亲的后背,柔声安慰着他。
喜欢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大唐:渭水之盟后我决定自立为王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