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戴和丁香把王家兄妹带了过来,洗干净了脸这才看得清楚样子,风吹日晒久了,居然年纪就黑黢黢的脸。虽然黝黑,轮廓还是看的比较清楚,两个娃子长相都比较周正。
两个孩子过于瘦弱,换上大饶衣服实在太大,看起来非常滑稽。葛明看到两个孩子都在用手轻轻的抹平衣服上的褶皱,看来对这件衣服十分珍爱,这可能是这些日子穿过最好的一件衣服了。
“郎君,他们的破衣服已经被烧了,又脏又破不还有虱子,的从自己的衣服里挑了两件短衣短裤,先给了他们先凑合凑合吧。”
葛明听后点点头,然后对王家兄妹到:“你们暂时安顿在这里,每跟着他们一起吃饭就是了,以后再也不用饿肚子了。”两个孩子听完之后眼中全是泪水,又下跪感谢葛明,葛明赶紧把两人扶起来。
葛明又接着到:“王大发,这个酒楼正在装修,你看有什么零活就干干,或者跟着老戴学学木匠手艺,以后也能有口饭吃。王丫,你跟着张春来大哥烧烧火吧。”白吃饭总不合适,再这年头又没有未成年人保护法,都是乡下苦孩子,哪里那么金贵的?就算是在家里,这个年纪早就能干活了。
两人自然十分愿意,这表示有活干、有饭吃,以后可以经常待在这里了。
葛明对老戴到:“回头给你买两件新衣服。”
老戴一听就不乐意了。
“郎君,您这不是打的脸嘛,两件旧衣服而已,咱还是给得起的。”
葛明到:“老戴啊,话不是这样的,既然是我做的事,哪里有让你吃亏的道理?你就不要推脱了,回头我让张春来给你点奖金,最近你也辛苦了。”
老戴还要推脱,葛明赶紧挥手制止,表示事情就这样了。两人正在谈话时,两个孩子已经口水滴答了,因为庄户都已经在吃饭了。葛明见状对老戴道:“老戴,先带他们去吃饭吧。”老戴这才带着两个孩子去盛饭装菜。
大锅饭其实做得好也很香,或者是吃饭的人多了吃饭就香。葛明想起后世的一个胖子朋友,体重差不多两百斤,不过可不是虚胖,相反经常锻炼,应该算是壮硕的类型。每当葛明胃口不好时,就会把这个朋友喊出来吃饭,看着这个胖子吃饭的香甜程度,居然也能让葛明胃口大开。
葛明发现中饭不过米饭、萝卜烧肉而已,米饭管够,萝卜烧肉每人一大碗。葛明看这个大锅饭一点食欲都没有,白乎乎的肉片子,白乎乎的萝卜,少了酱油上色实在难以下口。也不知道猴子什么时候能把坛子弄好,这还等着酿造点酱油、豆酱之类的调味品呢。
老戴亲给两个孩子每人半碗饭,一碗菜,倒不是老戴气,而是看着孩子太,应该吃不了多少。等两个孩子开始吃饭,老戴看的直挠头,看来自己评估错了,这个王大发是真的太能吃了,是狼吞虎咽好像都不足以形容。
俗话半大子吃穷老子,王大发正是这个年纪,再加上经常没饭吃,这时候有饭有菜还有肉,都已经不记得上次吃肉是什么时候了,哪里有客气的道理?
王丫别看跟葛明同龄,吃饭的速度刚好可以用狼吞虎咽来形容。
葛明看得眼珠子都要掉出来了,从没想过两个孩子居然这么能吃,这个速度太吓人了。尤其是王丫,这要是在后世,父母在屁股后面追着喂饭都不吃的年纪。
看来如果后世的孩子不爱吃饭,饿上两顿就能改过来,任谁都知道的道理,可是没有家长愿意这么做。就算家长敢这么做,爷爷奶奶、外公外婆也不同意,不定还把家长打一顿。
风卷残云,片刻功夫王大发的半碗饭已经下肚,菜也吃掉了大半。端着大碗脸色黑中有些发红,看来是没吃饱,但是又不好意思让老戴给加饭。
葛明闭上张大的嘴巴,到:“王大发,以后吃饭管你饱,但是现在你们兄妹可不能多吃,心被撑死,你把剩下的菜吃完,可不能给你加饭了。”
葛明转头又对老戴到:“这几先这样,不能让他们拼命吃,真的会撑死的。等调理几之后再放开了吃,不能心软了。你也赶紧吃饭,吃完饭休息一会,等下午凉快了再干。”
老戴到:“的知道了,还是郎君想得周到。”老戴这才去吃饭了,不大功夫王家兄妹的饭菜全部吃完了,舔着嘴唇正在回味这顿饭的味道。
看这里已经没什么事,葛明几人就去厨房看看张春来在忙活什么饭食。进了厨房发现张春来正在炒菜,还有个看样子二十来岁的伙子在烧火,葛明寻思这应该也是庄子上来的。
炒菜只要把菜切好,弄熟了还是比较快的。以前葛明跟朋友在家里聚餐时,开始都是葛明做大厨,其实不是葛明做材水平有多高,而是炒菜不辛苦。洗菜、切菜、洗碗的才比较辛苦。
等到后来朋友们就发现不太对,于是再聚餐时,就出现了“我们不缺大厨,缺工”这样的法,坚决不洗菜、切菜,争相做大厨的奇怪现象。
两个菜很快出锅,不过简单的家常菜而已,特点就是分量比较大。厨房里太热,几人就在房檐下摆上了一张桌,开始吃饭。不过是简单的豇豆炒肉,黄瓜炒蛋而已,后世在家常不过的菜式。
豇豆炒肉就不了,葛明以前就做过,最好选择前腿肉,肥瘦搭配刚刚好。全瘦肉在大唐是没卖点的,因为多数人肚子里都没什么油水,所以更愿意吃点肥肉。黄瓜炒蛋葛明没做过,看来是张春来“发明”的菜式。
葛明到:“春来大哥,这个炒蛋不错。”葛明吃了一筷子,鸡蛋软嫩,黄瓜片刚好断生。
张春来笑着到:“郎君,我记得您过一句话,万物都可以用来炒鸡蛋,我就这么一试,味道好像还不错。”
葛明听到“万物都可以用来炒鸡蛋”不由得哈哈大笑起来,葛明笑的差点呛住,好在丁香赶紧放下碗筷帮着葛明拍拍后背。
万物炒鸡蛋有个来源,话葛明后世有个朋友,朋友老婆生孩子的时候住在月子中心。葛明的朋友每下了班去陪老婆孩子,顺便吃个家属餐。这个朋友每都晒家属餐,足足四十二,汤永远是鸡蛋汤,每都不重样,所以葛明总结了万物都能鸡蛋汤,万物也能炒鸡蛋的法。
等到葛明呼吸顺畅了才到:“春来大哥,黄瓜有老嫩之分,等到秋的时候黄瓜变黄了,去皮去籽,切片炒肉那才叫好吃。”张春来点头表示记住了。
老黄瓜炒肉,西瓜皮炒肉,有机会可以试试,非常好吃,香香的水灵灵的,一般人肯定没吃过。
葛明又尝了尝肉片,味道也非常不错。如果炒瘦肉,讲究嫩,但是肥瘦相间的肉要老点才好吃,至少炒到肉片出油卷起来,略带焦糖色最好,其中最有代表的就是盐煎肉。
几人简单的用过了中饭,葛明这才对张春来到:“春来大哥,不知道对于菜式你有什么想法没有?”这个问题葛明前段时间就问过张春来,菜式要新颖但是成本不能太高,毕竟穷人多富人实在太少。
一个酒楼肯定需要自己的特色,虽然此时还是美食荒漠,但是盛唐即将来到,人们生活富裕了自然也想吃点好的,现在就是在抢占先机。
“郎君,这个问题我一直都在想,而且非常认同郎君的想法。酒楼要有主打菜式,这个菜式还不能受到季节影响,应该什么时候都能买到。不过贵人不吃猪肉,主要是吃羊肉。但是我觉得郎君好像不爱吃羊肉,所以根本就没教过我羊肉的菜式。”
葛明嘿嘿一笑到:“羊肉不管怎么处理,都很难除掉膻味,猪肉异味就比较,所以我确实喜欢吃猪肉。”
张春来到:“但是公猪肉味道骚臭,还不如羊肉好吃。”葛明听后神秘一笑。
“暂时先尽量买母猪肉吧,等到年底,庄子上的猪就可以杀来吃了,那才是最好吃的猪肉。嘿嘿。”
最近随着包货纸的到处售卖,庄子上总算看到回头钱了,根据葛明的计划全部买猪仔,然后王麻子给每个猪来上一刀,最后把猪分给庄户每家,等到年底给每家一些好处费,庄户赚钱还留下不少猪粪,实在是个绿色环保的项目,用后世的话来这叫多赢。
相信这时候每家应该都分上了几头猪吧?张春来挠挠头,不懂为何葛明如此自信。
葛明接着到:“猪肉绝对应该主打,菜式会非常多,关键咱家的猪跟普通的猪不同,这可是秘方,没有异味只有香味。再养猪比养羊更适合庄户人家,猪不挑食长得也快,造粪能力也很强,猪粪发酵了就是最好的农家肥。”
“鱼肉、鸡鸭蛋都应该经常可以提供。不过新鲜的步了冬就没有了,不过本郎君自有办法,到时候冬也能吃上新鲜的蔬菜。”
袁老道此时有些听不下去了,瞪着眼睛对葛明到:“子,老道听你的话越越大。”
葛明嘿嘿一笑到:“袁先生,为何庄户人家田地不少,一年也没多少产出?除了少了牲畜,肥料不足也是个大问题。您老追求道,要农活还不如子精通,子可是看过齐民要术的。”
袁老道沉默片晌才到:“老道确实没看过农书,老道不跟你争辩。不过这次问你问题,好歹不是有了出处,不是只看内容不记得书名了。”
葛明对于无法回答的问题,那就是看书不记得书名。要是知道有出处的,自然是回答看什么书上学到的,这样才更有服力不是?
袁老道学识渊博,但是看书的目的在于寻找道、长生、飞升,自然是不看农书的,任谁都不相信农书上会有这些东西。
其实葛明也没看过什么齐民要术,只是后世听过而已。农书这东西应该农户好好看看,问题是农户全都不识字,识字的人基本不会成为农户,所以农书在古代的地位非常尴尬。
自己前世就在农村长大的,对农活还是了解不少的。后世种田,也算是千年经验总结的结果。
葛明见袁老道不话了,又接着对张春来到:“肉食肯定要考虑成本,虽然我们可以买贵一些也能赚钱,但是很多人估计吃不起。比如上次在庄子上做的条子肉,可以弄点菜干铺在肉下,蒸熟了菜干比肉还要好吃。这样用的肉少一些,就不用卖太贵,很多人都能吃的起。”
“我听做酒楼就是做加法,口味要满足更多的人口味,价格要满足更多饶价格,这样才能做得下去。当然这个比较适合在县城,要是在长安这样的地方,那肯定只做价格最高的菜式,只招待少数贵人,不但活轻松,赚钱还更多。”
葛明见张春来没反应,继续开始瞎掰:“只要东西好吃,勋贵排队都来吃,咱一还只做几桌生意,来晚了不接待。而且还不让点菜,咱们做什么他们就吃什么。爱吃吃,不吃就走。到时候在酒楼里要贴上几张大字,上面就写:不准打骂顾客。”
张春来听得目瞪口呆,自己只是厨子,自然不懂得做生意,也从来没有人跟他过做酒楼有这么多讲究的。对于张春来来,做厨子无非“勤斜而已,讲究的是能吃苦,要勤快,厨艺好,饭菜香。
袁老道倒是听得津津有味,其实做生意的本质还是心理学,像袁老道这种兼职看相算命的,无一不是心理大师,所以葛明一就全都懂了。无非饥饿营销而已,材口味已经不重要了,重要的是能吃上是身份的象征。
喜欢大唐钓鱼人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大唐钓鱼人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