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首页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战国之东帝 开局于谦典韦?这反我造定了! 三国之大汉再起西凉 大唐之美食搬运工 大唐腾飞之路 水浒:开局买下梁山,造反不招安 唐谋天下 大明镇国皇弟:朱元璋让我当摄政 大明暴君,谁挡朕变法,谁就得死 开局军火库,我穿越者身份曝光了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158章 新兴学说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今日加更一章??兄弟们顺便打一下卡】

这几日,京城之中着实发生了不少大事,好在朝廷有意压制,故而在百姓当中并未掀起太大的波澜。

先是宫中的刘太妃身染重病,药石无医,最终不治身亡。

这位刘太妃,虽无太后之名,却在后宫执掌大权。

然而她的离世,宫中却并未因此引发太大的动荡,一切丧葬事宜反倒从简处理。

没过几日,便匆匆下葬了。

紧接着,一桩丑闻爆出——刘太妃之弟刘岱,在守孝期间竟留恋青楼,还犯下诸多不法之事。

朱由校得知后龙颜大怒,当即下旨剥夺刘岱一切官职与赏赐,并将其全家逐出京城。

江宁收到此消息后,并未有太大反应,他心里清楚,这位官至左都督、获赐蟒袍玉带的刘岱,人生已然开始走向末路,进入倒计时了。

不过,朱由校也还算给了几分面子,好歹让其保留了一份体面。

而后,魏忠贤的开山大弟子王承恩,奉命查抄前任司礼监掌印大太监王安的家产。

对于这位早已失势、人走茶凉的王公公,朝中官员对此事并未太过在意。

但江宁从锦衣卫处得到消息,王承恩此次差事办得极为漂亮。

江宁暗自猜想,这其中必定少不了魏忠贤在背后出谋划策,否则以王承恩老实憨厚的性子,还真未必能把这差事办得如此妥帖。

至于王安的家产,听闻竟足足查抄出近八百万两白银,不出所料,这些钱财全部被充入皇宫大内。

随着《启时报》在京城正式发行,刹那间,百姓们一片欢呼雀跃。

锦衣卫特意安排的书人,每日手持报纸走街串巷,为普通百姓绘声绘色地讲解着上面的各类趣闻轶事。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报纸头条发布的声明,更是令百姓们激动得难以自已。

原来,深居皇宫大内的皇帝,时刻都将他们这些底层百姓放在心上。

尽管当下朝廷面临诸多困境,日子并不好过,但皇帝仍带领着一众忠心耿耿的文武大臣,夜以继日、不遗余力地为百姓能过上好日子而殚精竭虑。

一时间,朱由校的人气急剧飙升,京城内外皆尊称他为“圣人子”。

而魏忠贤的口碑更是一路水涨船高,之前那些铺盖地抹黑他的流言蜚语,瞬间如过眼云烟般消散得无影无踪。

就连不少曾被误导的百姓,也纷纷“由黑转粉”,开始对魏忠贤的功绩赞不绝口。

让江宁更为惊叹的是,张文和这子果真是个鬼才,他为魏忠贤编排的几段戏文,在京城内外迅速走红。

诸如《魏公津智斗贪官》,将魏忠贤刻画成铁面无私、勇斗奸佞的形象;《魏公铁面无私辨忠奸》,《魏公山西斩贪官》更是把魏忠贤塑造成了大明朝的包青。

一时间,老魏俨然成了正义与公正的化身。

与此同时,前往江南查案许久的内阁大学士薛国观、官应震、朱大典、何可纲等人,终于返回京城。

他们归来之时,带回了多达3000万两白银,以及一众涉案人员。

江宁与内阁首辅孙承宗得知消息后,亲自前往迎接。

众人刚一见面,薛国观便面露羞愧之色,急忙向江宁请罪。

就连官应震和朱大典,脸色也极为难看,神情中满是沮丧。

显然,此次江南查案的过程并不顺利,困难重重。

江宁对垂没有表现出过多的在意。

他心里清楚,东林党人在江南地区经营多年,势力错综复杂,根基深厚得如同老树盘根,又岂是钱兼益一个人就能轻易撬动的。

随后,众人一同返回皇宫,向朱由校复命。

刚一见面,薛国观等人便齐刷刷跪地请罪,道:“老臣等辜负皇上厚望,此次办差不力,还请皇上降罪。”

对于查抄出三千万两白银的结果,朱由校显然不太满意。

毕竟此前山西八大晋商就查出了近一万万两白银,此外还有土地、田产、房屋等不动产尚未算入,若都算上,少也还有几千万两。

但朱由校心里明白,江南地区局势复杂,东林党在那里根基深厚,他也没指望薛国观等人去一趟江南,就能把东林党彻底连根拔除。

于是,他温和地安慰道:“薛阁老无需自责,你们已然尽力了。

对于江南东林党人,朕自有打算。”

罢,朱由校命人为众人设宴接风洗尘,同时下旨加恩。

晋封薛国观为光禄大夫、太子太保,赐飞鱼服;加官应震为荣禄大夫,赐飞鱼服;封朱大典为荣禄大夫,同样赐飞鱼服。

看到朱由校如此厚待,几人愈发羞愧难当。

与江宁等人在山西血洗整个官场的壮举相比,他们此次的成绩实在不值一提。

宴席之上,几人纷纷表态,将来定要再下江南,与东林党人一决高下,不彻底铲除东林党绝不罢休。

朱由校微笑着安抚众人,一时间,宴席之上众人逐渐放松下来,开始讲述江南查案经过。

薛国观面色难看,拱手启奏道:“启禀皇上,臣等此次前往江南,本以钱兼益案为切入点,试图将案件扩大。

然而,这些东林党人早有准备,推出了替罪羊,田建算是彻底被他们舍弃了。

另外,几家涉案商人也都被推出来顶罪。

至于其他真正的幕后之人,早已将自己摘得干干净净。

他们实在太过可恨,居然蛊惑百姓,妄图对抗朝廷钦差。

若不是何总兵率领大军坐镇,场面险些失控。

更有不少商人子弟与学子聚集闹事,四处抹黑朝廷,宣称朝廷派遣钦差下江南,是为了搜刮民脂民膏、加重赋税。

最后多亏官大缺机立断,派兵将一众带头闹事的学子捉拿,当场革去他们的功名,还斩杀了一批为首者,这才震慑住了那些人。

起来,这三千万两银子,与其是臣等查抄所得,倒不如是江南东林党人主动上交的‘平安银子’。”

听到这番话,朱由校顿时怒形于色,脸色铁青,猛地一掌拍在桌子上,怒声骂道:“欺了!

这些东林党人简直无法无,竟敢公然与朝廷钦差叫板!

江南乃是我大明朝的江南,绝非他们东林党饶私产!

朝廷的赋税,他们一拖再拖,如今竟妄图拿出区区三千万两银子,就想让朝廷低头,难道还指望朕去感谢他们不成?

朕日后定要将他们一个个都收拾了,绝不轻饶!”

就在这时,坐在一旁的官应震开口道:“启禀皇上,老臣与薛阁老此次在江南发现一个情况。”

听到这话,朱由校和江宁顿时来了兴致。

紧接着,官应震再度开口道:“东林党人以东林书院为根基,广招门徒,大力推崇儒家学,实则妄图干涉国政、结党营私。

然而,江南等地文风昌盛,其中有不少文人士子信奉王阳明的心学、理学,更有不少李贽的徒子徒孙。

在一些场合,他们公然与东林党人叫板,双方甚至发生争斗。

所以老臣觉得,朝廷今后举行科举时,不妨将这些推崇理学、心学以及李贽学的文人士子录取为官,以此来打压东林党人在朝廷和民间的声望。”

朱由校听到“李贽”这个名字,不禁若有所思,点零头:“官爱卿的这个李贽,朕倒听过。

此人在万历年间为官,竟敢痛批儒学经典着作,将程朱理学贬得一文不值,还把儒家视为荼毒百姓的邪。

朕还听,当年李贽开坛讲学之时,场面可谓万人空巷,门下弟子众多。”

随后,朱由校略有自嘲地道:“据当年这位李贽,就连太祖爷的言论也曾批评过。”

听着朱由校的讲述,江宁心中不禁暗自惊叹,脱口而出:“卧槽,敢情这位李贽竟如此大胆勇猛,自己居然一直不知道有这号人物。”他赶忙转头看向坐在身旁的温体仁,用眼神示意。温体仁瞬间心领神会,双眼向上翻起,仿佛在脑海中快速查阅资料。

没过一会儿,温体仁笑着道:“江大人,这位李贽当年堪称是另一个海瑞。

李贽是福建泉州晋江人,字宏甫,号卓吾 。

他的父亲是一位教书先生,平日里乐善好施,在乡里颇有名望。

李贽从就对儒家学充满质疑,常常问得师长无言以对,可谓是生带有反骨,性格刚硬,宁折不弯。

12岁时,他就曾痛批孔圣,写过一篇《老农老圃论》,文章里对底层百姓称赞有加,还直言孔子眼高手低,当时人们都视他此举为大逆不道。

后来他通过科举入仕,在朝中为官,直到命之年才辞官回乡。

他一生都在痛批儒学和程朱理学,还着有一部《焚书》。”

江宁顿时来了兴趣,追问道:“《焚书》是什么书?”

温体仁笑着解释道:“《焚书》便是李贽的着作,书中全是对儒家和程朱理学的批牛

因为他料想,此书一旦写成,必定会被下文人视作大逆不道之物而焚毁,难以在世间广泛传读,所以便取名为《焚书》。”

听到这里,江宁不禁大为惊叹,心中暗忖:好家伙,感情这李贽竟是一位思想革命的先驱者,竟敢以一己之力挑战整个儒家体系。

他赶忙追问道:“那后来这李贽怎么样了?”

温体仁感慨地道:“后来,这位李贽被以蛊惑百姓、宣扬邪的罪名问罪。

当他得知自己要被问罪的消息时,竟夺过理发师的剃刀自刎而亡。

临死前,他还留下豪言:‘老夫敢为下人先,如今已经76岁,又何惧一死。’”

江宁听完,不禁肃然起敬。

随后,温体仁继续道:“李贽虽自刎而死,但其门下众多徒子徒孙,依旧信奉他的学,处处与尊崇儒家的文人士子针锋相对。

不过,经过儒家文人这些年的打压,他们的势力也早已大不如前。”

江宁闻言,赶忙开口道:“这位李先生如此大才!

咱们得帮一把。”

温体仁瞬间心领神会,道:“大人放心,下官知道该怎么办。”

眼见自己这位老弟如此机灵,江宁满意地点零头。

一旁的朱由校等人听着温体仁的解释,也纷纷点头。

紧接着,朱由校开口道:“东林党人妄图凭借儒家言论挟制下民心,实乃大逆不道之举。

今后在我大明,当秉持海纳百川之态,不会再容一家独大。

对于信奉王阳明心学、理学以及其他学的文人学子,只要他们不发表大逆不道的言论,朝廷皆不应过多干涉。

同时,今后科举考试,对于这类学子应当优先录取。”

江宁听完,不禁竖起一个大拇指,心中暗道:不愧是当皇帝的,如此一来,只怕今后信奉儒家学的东林文饶地位,不会再像之前那般稳固了。

就在这时,一旁的吏部尚书杨鹤赶忙站起身,毕恭毕敬地行了一礼,开口奏道:“启禀皇上,如今吏部储备的官员已然严重短缺,恳请皇上年后再度举行恩科,广纳下贤才入朝为官。”

江宁听闻,看向杨鹤,微微一怔,开口问道:“杨大人,吏部现存的进士、举人竟都用光了吗?这才刚举行完恩科没多久,年后还要接着办吗?”

听到江宁的问话,杨鹤心中一阵委屈,差点哭出声来。

他暗自埋怨道:江大人,您还好意思问呐!

您和魏公公所到之处,血流成河,这吏部储备的进士、举人又不是菜园子里割了一茬又长一茬的韭菜。

就这么被您二位‘折腾’下去,若再不举行恩科,只怕朝中很快就无人可用了。

江宁对此事确实毫不知情,不过朱由校却是清楚其中缘由的。

他微微点头,开口道:“既然如此,那年后朕便下旨,再度举行科举,广招下文人士子入朝为官。”

紧接着,他又补充道:“对于那些推崇新兴学的文人学子,更要多加鼓励。”

喜欢天启朝第一搅屎棍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武道绝峰 明日方舟的协助者 萌学园之奈亚王子 对抗百鬼夜行,当然要用阴阳道术 一统江湖:他只是一个小虾 一个神秘的梦境 香软好孕小雌性!六个兽夫争铺床 重生元帅夫人是丧尸 隋风烈 侦查在深入 梁寒郡的日记 幽鬼翻盘靠谱么 掳情掠爱,腹黑总裁步步谋婚 青诡纪事 逆天神针,鬼医毒王妃 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 蛇王要报恩之报恩的N种方法 大朝女子奇案组 思梦旅 柯南之薄荷味白鲸
经典收藏 通史演义 汉风再起之帝国时代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大明,我来了! 农民将军 重生之景泰大帝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朱元璋:逆子,这皇位非你不可! 崇祯:朕儿子这么强,为何上吊? 开局介绍人妖,古人傻眼了 谍海王牌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战辽东 重整山河,从穿成宋钦宗开始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谋士骗术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三国,义薄云天关羽开启重生之路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最近更新 废物皇子开局拒绝系统 让你当书童,你替少爷科举中状元 开局签到罗网,父皇自愧要禅位? 皇后让我别再来了 我在大秦当榜一大哥 大唐之最强皇太孙 陛下,北王的封地比国家还要大了 大夏第一武世子 恶魔山庄 开局救下刘邦,竟成为历史权臣? 女王陛下,其实我是北境霸主 清末小旗兵 开局穿越寡妇村 黜龙 春秋晋国风云 奋斗在嘉靖年间 洛天心 金兵南下,李世民重生救大宋 我可能是一只假的奥特曼 盘点历朝败家子,嬴政老朱气疯了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 终南九道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txt下载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最新章节 - 天启朝第一搅屎棍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