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首页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重生之景泰大帝 我是一个谋士,擅长抄家灭门 玄幻长生:从质子到无敌至尊 古典白话合集 视频通古代,李二变身蜀汉通天代 原始崛起 晋臣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知否!从大娘子的妈宝男开始崛起 在下朱雄英:认钱不认人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94章 贿赂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一朝子一朝臣,嘉靖很快在武勋中发掘出一个可用之才,就是武定侯郭勋。

郭勋今年四十五岁,是开国元勋郭英的五世孙。他为人颇有文艺细胞,十多年前组织一帮文士编写了一本《大明英烈传》,讲国初太祖高皇帝率凤阳老乡驱除鞑虏恢复中华的传奇故事。当然,书中太祖自然是命所归,而最靓的仔是其先祖郭英。

大明王朝重视教育,官府强制推广社学,乡老乡贤组织女人诵读马皇后徐皇后传记,大明男女的识文断字率非常之高,据统计几乎每家都有两三本传奇。不过那些话本大都讲三国水浒、神魔玄幻、市井民的悲欢离合。

华夏人民历来对开国元勋的功绩津津乐道,《大明英烈传》一书填补了文化市场上的空白,迅速风靡一时,就连嘉靖在安陆时都读过它。

嘉靖新皇上任,首先要把文武高层认个脸熟。北京的开国、靖难武勋连续三代被文臣践踏,都已经废了。他们没担当不,而且智力也仅相当于嘉靖十二岁的水平,这让嘉靖大失所望。

唯有郭勋让人眼睛一亮,他思路清晰应答得体:“为子者自然就有命!微臣不懂什么大道理,只敢遵守命!”

难怪是能写书的人,一句话直指问题核心,简直就是孔夫子挎腰刀,能文能武!而且按大明的官场习惯,四十多岁的官员性格、智慧已经成型,可以大用。郭勋迅速从北京一干勋贵中脱颖而出,被任命为提督京城团营总兵官,兼督五军营,成为勋贵之首。

在嘉靖再三挽留未果后,梁储大学士终于顺利荣誉退休回乡;袁宗皋被加文渊阁大学士兼礼部尚书衔直文渊阁预机务。

杨廷和蒋冕毛纪见袁宗皋入阁,召回费宏的使已经出发,指不定哪又有言官建议起复杨一清,文渊阁就这么大,挤不下这么多相公。于是三阁老上疏请辞,嘉靖温旨挽留。为表明诚意,还将杨廷和的弟弟杨廷仪从兵部右侍郎升为左侍郎。

此时王琼已被论罪,兵部尚书职位空缺。

前几日杨廷仪被御史攻击为贪鄙,杨廷仪依官场规则,称病在家闭门不出,暗中托另一位兵部右侍郎李钺上疏兵部无首事务浩繁,应该让杨廷仪出面任事。

这也是华夏的礼法惯例,一个人想要什么,想反对什么,是不能自己直接出来的,得通过别人之口传诸于众,自己再表示认同,连皇帝都要遵守这个惯例。

嘉靖立刻批准李钺的奏疏,令杨廷仪署掌兵部事务。

毛澄见到杨廷仪代行兵部尚书职权,当晚就偷偷地去杨廷和家里请求会议。

杨廷和、杨慎父子两人在书房里接待了毛澄。三人刚一落座,毛澄即问道:“子未成年,吾等如此逼迫,是不是太过了?”

杨廷和不急不躁地喝口茶,反问道:“何来逼迫所言?太祖祖训云兄终弟及,依礼法除了今上,还有谁能做皇帝,今上做了皇帝,不认孝宗为父,则所继者为何人之位?名不正言不顺!”

毛澄叹口气:“礼云‘长子不得为人后’。让今上过续给孝宗,于礼不合。”

杨廷和睁大眼睛想了想,不知道如何回复,旁边的杨慎道:“大宗伯,我们先捋一捋,现在这个情形,是怎么造成的。

正德十一年时,梁阁老即建议大行武宗皇帝仿前宋仁宗旧事,择数位子侄辈宗室入宫教导;正德十二年,时任大宗伯的李逊学则直接上疏请武宗立嗣。而从那以后,大臣多有请武宗立嗣者。

咱们自家人关起门话,大行武宗皇帝是咎由自取。我等皆出于公心,无非世界破破烂烂,总得有人缝缝补补!

兄终弟及兄终弟及,当然是同一父亲下的兄弟!”

杨慎贸然回答非常失礼,毛澄看首辅的面子没有计较,还是对杨廷和道:“一件事总是有不同意见的!礼部部议之时,侍郎王瓒就‘帝入继大统,非为人后’。”

杨廷和愕然道:“何出此言?这话的有多少人?”

“王瓒是温州府永嘉县人,他的一个永嘉老乡叫张璁,今年考中进士后在礼部观政。两老乡闲聊时张璁顺便了一嘴,王瓒深认为然,部议时就提出来了。”

杨廷和勃然大怒:“有异议者即奸邪,当斩!

朝廷是下饶朝廷!岂可乡党抱团取暖,党同伐异!今圣年幼登基,容易像大行皇帝那样被奸佞蛊惑,明日我就让王瓒到南京礼部当侍郎去!”

毛澄想起御史经常攻讦杨廷和庇护四川老乡门生弟子,不由得脸现不以为然之色。

杨廷和见夜深了,不便再聊,道:“前汉、前宋这种事不是没樱从益王家里过继一子给老兴献王就行了,就遵循旧例吧。吾等老臣,不要让子走上邪路!”

距离嘉靖登基已有一个月,杨廷和及群臣又上了一份奏疏,先称赞嘉靖“嗣登大宝一月以来,用人无不当行政无不宜,群远斥积弊一清,下闻之忻忻然”,又嘉靖好学,视朝之余在文华殿观书写字,“外廷闻之,亦皆举手相贺尧舜之圣复见”,所以我们大着胆子请求为圣上每日讲祖训一二条。

嘉靖看到奏疏差点吐血,杨廷和第一句就“嗣登大宝”,直接把嘉靖当孝宗的儿子来,又要求每都给嘉靖讲祖宗之训,分明把嘉靖当太子来教育。

过几日,杨廷和、礼部尚书毛澄等又上疏催嘉靖云:礼法对子至于庶人一视同仁,皇上祭祀兴献大王时,应称其为皇叔父,自称侄皇帝。皇上宜先让益王之子去安陆管理王府事务,再过继给兴献大王。这个道理来自宋儒程颐之,有理有据。

奏疏后面还贴心地附上程颐当年给宋英宗的建议。

杨廷和这日下值回家正坐在书房时,门子来报有内官自称张佐者来访。杨廷和知道张佐是谁,疑惑问门子道:“那内官可曾携带罗盖彩舆?”

门子见多了来首辅府上宣旨的太监,禀告:“不曾有仪仗。那内官只带了两名奉御,身着便衣。”

杨廷和连忙来到大门边打开侧门一看果然是张佐。张佐如门子所述如平常士绅打扮,他蹩进门内抱拳道:“寅夜来访,望首辅见谅!”

两人进了书房后,杨廷和知道张佐必有有至机密要事相商,挥挥手赶走仆役。却见张佐起身将门关上,扑通跪倒,口中道:“首辅开恩!”

杨廷和吓了一跳,腾地从座上起身,急步上前扶起张佐道:“张老公何故如此?”

张佐起身流着泪:“近日皇爷爷噩梦连连,云晚上梦见亡父对自己哭泣,自己走过去亡父却消失不见,以致经常半夜惊醒。

主忧臣辱,在下虽残缺之身,见皇爷爷忧虑,遂自作主张,冒失上门,求首辅莫要为难皇爷爷,使之骨肉分离,背上不孝之名!”

杨廷和脸色阴晴不定,思考后温言道:“礼法者,圣人依据理所制也,岂可为私情所更改乎?

下者,为下人之下也!边关将士出生入死致双亲哀痛;吾辈士人自出仕之日即远离父母不能堂前侍奉。此文武二者皆非不孝,乃以下人为父母之大孝也!

子者,以一人奉下也。圣上聪慧,自然明白道理。张老公事君以忠,莫要自行其事,代圣上主张。今日之事,我决不外传。”

张佐呆呆地站在堂中抽抽噎噎,根本想不到什么辞。杨廷和见状宽慰几句,好歹,劝走了张佐。

次日朝会,毛澄在金水桥上拦住杨廷和,拉到一旁低声问道:“近日府上可有中官造访?”

杨廷和还以为家中仆役泄密,心里怒火中烧,脸上却现惊讶之色,反问道:“未曾有过!大宗伯何出此言?”

毛澄见左右无人,为难道:“昨夜黄锦来到我家,见面即送上两锭金子,云不要为难圣上。我当然是拒绝不收,好歹劝走了黄锦。”

杨廷和呵呵一笑:“大宗伯真乃狷介耿直之人!圣上不占理,就想拿黄金收买大臣,儿心思,何其幼稚尔!出来谁信!”

两日后又到了经筵,杨廷和、蒋冕、毛纪三位阁老又进言道:“三代以前,圣莫如舜,未闻追崇其所生父瞽瞍也。三代以后,贤莫如汉光武,未闻追崇其所生父南顿君也。惟皇上取法二君,则圣德无累,圣孝有光矣。”

嘉靖连续一个月吃不香睡不着,脸色憔悴,闻言心中波涛汹涌,却没有任何办法。

郭勋云子命,难道以大明之大,就没有一个能帮朕话,有理有据驳倒群臣的人么?命就这么孤掌难鸣吗?

罗钦顺“真理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不能以人数众寡论学问优劣”!

不能只让内阁礼部议礼,让全下都来议一议自己的父母到底是谁!

嘉靖定定神回复:“宜博考前代典礼,再会官详议,务永至当。”

然后对张佐:“把礼部奏疏及朕的批复列入邸报!”

一个月的磨合期磕磕绊绊地过去了,很快时维七月,岁序孟秋。北京的气逐渐凉爽起来。

四十六岁的新晋进士张璁自信满满地又一次踏入礼部衙署观政。自从会试中式后,他就已经完全相信了萧鸣凤、杨植的相术。今年殿试,张璁的进士名次是二甲第七十七名,这个名次可以基本上保证他留在北京当京官。

按大明选拔进士为官的惯例,成绩最好的直接入翰林院为官;次一等的选为庶吉士,入翰林院学习,毕业时再根据学习成绩决定去留;再次一等的进六部观政,最次的被直接打发去地方。

礼部中高级官员部议讨论如何确认嘉靖的父亲时,张璁等入礼部观政的新科进士只能旁听。

来礼部观政的新科进士们的本经都是礼经。他们异常兴奋,刚踏入官场就碰到资深前辈讨论华夏最精深的学问,而且是为了解决一个大明从未有之礼制难题,他们纷纷拿出碳笔,飞快地记录下前辈们的发言。

张璁听后感觉礼部高官讨论的方向有点不对,下会后他找到温州府永嘉县老乡礼部侍郎王瓒,道:“诸位前辈只是在细枝末节上作文章,我公车上京路过苏州时,听礼经名师王宠王履仁先生过‘所谓的纲举目张,就是要抓主要矛盾’!

当前的主要矛盾就是:子是来继统的,不是来继嗣的!先帝遗诏从来没有让今上来继嗣!”

王瓒深以为然。不过没有几日,杨首辅即斥王瓒曰“离经叛道学问迂邪,不宜位列中枢’,把王瓒贬到南京礼部去了。

张璁非常后怕,以一个待分配工作的新晋进士,若被首辅记恨上,极有可能将自己贬去云南扎根边陲,那自己除了辞官回永嘉就无路可走。

今日走进礼部衙署,张璁却发现气氛不同往常,礼部官吏都在交头接耳,窃窃私语。

官老爷上班的头一件事自然是看邸报,邸报上登了礼部“论皇上宜称孝宗为皇考,称亲父为皇叔”的奏疏,圣上的批复是“宜博采前代典制,会官详议”。

这是圣上想让所有官员都掺和议礼!

是做历史的旁观者,还是做历史的改变者?

张璁想起萧鸣凤、杨植之言“你有君臣相得之相”,心脏砰砰剧烈地跳动着。

喜欢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开局万亿冥币 宝贝晚安故事大全 老公不祥 火葬场女工日记(2) 我的弟子遍布全球 LOL:运气不好打什么职业 不是清冷影帝?我不追了你哭什么 华娱2006,我的导演时代 女配觉醒:修仙从丫鬟做起 被误会是解当家的我,成真了! 御兽:我的数码兽很淦 重生1980:开局带女知青赶山致富 这,骑士,,,正常吗? 能种田:从搬村捡毛茸茸开始 官场:阿姨大我18岁 玉兰约 农女小妹带着娘亲姐姐发家致富 异界直播间 疯了吧!神话天赋你管他叫反派? 涅盘重生,从掌控暗影开始
经典收藏 联盟英雄在都市 死字旗下:一个囚徒的逆袭 穿宋,造反!【变宋】 通史演义 打虎英雄,轻一点 三国,义薄云天关羽开启重生之路 三国之袁家庶子 人在春秋,我真的不想穿越啊! 英雄联盟之战神王座 汉魏文魁 [综漫]专为小精灵做后勤! 十国千娇 原始崛起 回到大明闹饥荒,我有无限物资 重生之景泰大帝 这次由我南中主蜀汉,续命五百年 工业中华 三国:乱世第一枭雄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华夏先祖屹巅峰
最近更新 贺平安 三国:掠夺词条,从商贾到帝王 王凌在明末 大唐:天上掉下个铜板都得姓李 明末的王朴 三国:开局长坂坡,赵云是我叔? 世子无双 朕真的不务正业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戡乱 重生悍卒:开局官府发媳妇 天幕:我规划了秦皇汉武的死法! 草原铁骑,生化大军 三国:从拯救家族开始风起陇西 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 双穿古代:开局拐骗公主当老婆! 短视频:考进长安?不如杀进长安 逃荒:我的系统能暴击抽奖 三国幼麟传 大明:寒门辅臣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 沧海茫茫粒米身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txt下载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最新章节 - 我在锦衣卫跟大儒辩经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