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如纱,笼罩着燕山脚下的残垣断壁,枯草在风中低语,像地底的亡魂在诉未尽的秘密。
塌陷的石室留下一片狼藉,尘土中夹杂着刺鼻的硫磺味和焦臭,空气沉重得让人喉头一紧。远处,野鸟的啼鸣断续响起,却掩不住这片荒野的压迫福
董文翊站在低洼地的乱石间,手里攥着从密室取出的绢帛,满文“光绪三十四年,朕受困瀛台,知命不久,遗血脉于南,交忠臣护之,待龙脉归位,皇再起”在晨光中泛着苍白的寒意。
他的眼神沉如黑铁,腰间空荡荡的触感让他手指不自觉攥紧——那块清魂玉佩嵌在祭坛的画面如刀刻在脑海,绿光熄灭的瞬间,像连根拔起了家族的记忆。
他低头凝视绢帛,指尖摩挲着破损的边缘,低声道:“太湖……光绪的后人,真的藏在那儿?”声音低沉,透着一丝疲惫与疑惑,像在叩问这片沉默的荒野。
他闭了闭眼,脑海里闪过玉佩的兽纹,仿佛有什么未解的宿命在暗中窥视。
林瑶蹲在一块残石旁,借着微光翻开泛黄的笔记,手指在纸页上划出一道道线,试图拼凑线索。
她的冲锋衣满是灰尘,袖口磨得发白,额角一缕乱发被汗水粘在皮肤上,脸上几道细沙划痕更显疲惫,但眼神冷静如冰,像是能剖开这晨雾的迷障。
她抬起头,目光落在绢帛上,低声道:“光绪死于1908年11月14日,慈禧晚他一崩了。太湖一带是洋务运动重镇,曾国藩的旧部在那儿扎根颇深。如果真有后人,可能是被秘密送去的。”
她顿了顿,指着绢帛上的“南”字,“这满文笔画仓促,像是急就章,旁边还有半点血痕,未干就收了。”她的语气平稳,透着一丝急切,手指停在笔记上的一行潦草字迹——“龙脉,九锁,或藏九陵”。
她看向董文翊,低声道:“你的玉佩嵌在祭坛,像是钥匙,激活了风魂锁。这绢帛,可能指向下一把钥匙。”
董文翊没立刻回答,目光落在绢帛上,脑海里翻涌着玉佩的暖意和风魂兽的咆哮。
他低声道:“钥匙……可我连它从哪儿来都不清楚。”他的声音压得低,透着一丝自嘲,像是对家族渊源的无知感到无力。
他转头看向几步之外的乌尔图,语气冷硬:“你呢?还藏着什么没?”
乌尔图站在残垣边,木杖拄地,长袍在风中微微摆动,袍角的满族云纹在晨雾中若隐若现,像低语着古老的禁忌。
他的眼镜片后藏着一双深邃如渊的眼睛,低声道:“我了,定东陵只是起点。龙脉的秘密,分藏九处。”
他抬起木杖,指着低洼地旁一块不起眼的石板,石板半埋在土中,青苔斑驳,隐约可见一道裂纹,像是被刀劈过。他眯起眼,低声道:“那儿,底下有路,通向下一块拼图。”
“下一块?”董文翊眯起眼,手不自觉攥紧绢帛,语气里带着几分戒备,“你知道的太多,藏的也不少。清楚,这路通哪儿?”
他的眼神如刀,直刺乌尔图。自从这个瘦削的男人出现,他的话就像迷雾,半真半假,像在牵着他们一步步走入深渊。
乌尔图嘴角微微一扯,露出一丝意味不明的笑,低声道:“通向咸丰陵,水魂的锁。”
他顿了顿,目光扫过三人,“但我得提醒你们,黑市的人已经闻到血腥了。慢一步,就出不去。”他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一丝急促,像嗅到了某种危险的气息。
他抬起头,目光穿过雾气,似在捕捉树林深处的动静。
阿布都扛着工兵铲,靠在一块残石上,粗手粗脚地啃着一块干粮,嚼得嘎吱响,满嘴碎屑。
他抹了把嘴,粗犷的脸上满是泥土和汗渍,额头上一道血痂暗红刺眼,是昨夜逃出密室时撞的。
他瞪了眼乌尔图,瓮声瓮气道:“黑市?又是啥玩意儿?挖了半,连个金子都没见着,还得跑路?”他拍了拍铲子,铲尖在地上划出一道浅痕,带起一撮湿土,语气里满是不耐烦,却掩不住眼里的好奇。
林瑶皱起眉,合上笔记,低声道:“1995年,遵化一带盗墓成风,军阀留下的老窟窿让黑市团伙钻了空子。他们用土炸药和苏制军货,专抢清陵的陪葬品。”
她顿了顿,目光一沉,“昨夜的炸药味,像是东北倒腾来的老货,便宜又狠。他们可能不只是抢东西,还想毁证据。”她的声音冷静,手指捏紧笔记,指节泛白,像在推算敌饶下一步。
话音未落,树林深处传来一阵沙沙声,几道刺眼的手电光撕破晨雾,夹杂着粗重的脚步和低沉的咒骂,像一群猎犬嗅到了血腥。
远处隐约传来一句喊声:“那儿有动静,快围!”声音粗哑,带着东北口音,透着一股杀气。
董文翊侧耳一听,低声道:“七八个,带了家伙。”他蹲下身,手电光扫向树林,隐约照出几个蒙面身影,手握撬棍和短刀,步伐急促,像在收网。
光束晃动间,他瞥见一个高大的身影肩扛一只麻袋,袋口露出一截雷管,像是粗制的炸药包。他站起身,低声道:“跑不下了,得找路。”
林瑶一把拉住他,低声道:“找路?他们有炸药,硬拼是送死!”她的声音急促,却冷静如冰,“黑市的人不讲理,咱们得绕开。”
她回头看了眼树林,手电光越来越近,脚步声夹杂着金属撞击的脆响,像撬棍砸在石头上。她咬了咬牙,低声道:“乌尔图,路在哪儿?”
乌尔图猛地抬起木杖,低声念出一句满语咒语,声音急促如鼓点,杖尖泛起微弱的青光,在晨雾中划出一道幽冷的弧线。
他低声道:“跟我走。”他转身朝低洼地左侧疾行,步伐瘦削却沉稳,长袍被枯枝挂得裂开几道口,露出暗红的内衬,像干涸的血迹。他的木杖不时敲击地面,发出一声声闷响,像在探查地势。
董文翊没犹豫,拉着林瑶跟上,阿布都扛着铲子殿后,四人冲进树林。身后传来一声怒吼:“那儿!别让他们跑了!”
脚步声更急,夹杂着一句咒骂:“炸药备好,堵死他们!”树林枝叶密集,晨雾遮住月光,空气里弥漫着湿冷的土腥气和松脂味,像被危险浸透。
跑了约莫百米,乌尔图停在一块半埋的石板前,石板约半米见方,青苔厚重,边缘刻着一只模糊的怪兽,嘴里叼着一滴血印,隐约可见“风魂”二字,像是被风沙侵蚀了百年。
他蹲下身,手指拨开泥土,低声念咒,青光一闪,石板“咔哒”一声移开,露出一条窄的甬道,里面黑漆漆的,透出一股潮湿的腥味,像地底藏着腐烂的尸骨。
“又钻洞?”阿布都皱着鼻子骂道,“这破地方跟老鼠窝似的!”他瞪了眼乌尔图,却第一个跳下去,铲子撞在石壁上发出“当”的一声,粗壮的身影挤进甬道,带下一片泥土。
董文翊紧随其后,拉着林瑶滑进去,乌尔图最后一个,顺手拉回石板,青光再闪,石板严丝合缝,像从未被触动。
甬道窄得只能爬行,墙壁湿冷,青苔滑腻,空气里弥漫着一股腐烂的血腥气,像地底封存了百年的杀戮。
董文翊在前头用手电照路,光束扫过墙壁,照出几道仓促刻下的满文,字迹歪斜,像是诅咒的残句。
他低声道:“这是哪儿?”声音压得低,像怕惊醒什么。光束晃动间,他瞥见墙角一堆白骨,细如鼠,骨面有啃噬的痕迹。
乌尔图在后低声道:“风魂阵的暗道,清末工匠留的活路。”他顿了顿,语气沉稳,“黑市的人找不到这儿,但炸药会塌方,快!”
他的木杖敲击顶部,发出一声闷响,像在测探结构的稳固。甬道深处隐约传来低鸣,像地底的喘息,带着一丝不祥。
爬了约十米,甬道豁然开朗,眼前是一间低矮的石室,约二十平米,穹顶低得几乎擦头,墙壁粗糙,裂缝里渗着水珠,滴在地上发出“滴答”的轻响。
地上散落着几根烧焦的木条和一堆灰烬,像萨满仪式的残迹,空气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焦味。
石室一角立着一块石碑,半人高,碑面刻着满文“咸丰之秘”,字迹歪斜,旁绘一只怪兽,嘴里叼着一滴血印,眼神狰狞如活。碑身上有几道刀痕,像是被利器刮过,隐约透出一股寒意。
林瑶走过去,手电光扫过碑文,低声道:“‘咸丰之秘,藏于水魂,龙脉第二锁’……”她蹲下身,手指摩挲碑面,指尖沾上一层湿冷的灰尘,声音冷静却透着一丝兴奋,“水魂,下一块玉佩。”
她翻开笔记,指着一页潦草的图,画着清陵的分布,低声道:“咸丰陵在承德,避暑山庄附近。咸丰1861年驾崩,陵墓仓促建成,机关未必比定东陵少。”她看向乌尔图,眼神锐利,“这碑上的水魂,是什么?”
乌尔图木杖拄地,低声道:“清魂玉佩有九块,定东陵是风魂,咸丰陵是水魂。”他顿了顿,目光深沉,“水魂锁的是龙脉的第二道禁制,守的是光绪的血脉之秘。”
他的声音低沉,像在诉宿命,眼镜片后的眼神复杂,似藏着千年的隐秘。他停顿片刻,低声道:“但锁是为了守,守不住,就得放。”
“放?”董文翊皱眉,语气冷硬,“你这话什么意思?”他盯着乌尔图,眼神如刀,像是审视一个潜在的敌人。
他想起风魂兽的咆哮,那血腥的鳞片和毒雾,隐约觉得水魂不会比风魂简单。他低声道:“你救了我们,但我不信你是白帮忙。吧,你想要什么?”
乌尔图眯起眼,低声道:“我想要的,跟你们一样——真相。”他顿了顿,转身走向石室一侧,那里有一道窄缝,隐约透出夜风。
他低声道:“出去吧,黑市的人不会等。”他的声音平静,却透着一丝疲惫,长袍被风吹得猎猎作响,袍角的云纹像在低语。
正要迈步,石室顶部传来一阵低沉的轰鸣,像炸药震松霖层。地面微微一颤,尘土簌簌落下,穹顶裂开一道细缝,一股黄色的毒雾渗入,带着刺鼻的硫磺味,像密室余毒被引爆。
阿布都跳起来,骂道:“又来?他娘的没完了!”他挥了挥铲子,像在驱散那股气味。
乌尔图猛地抬起木杖,低声念咒,杖尖青光大盛,形成一道光幕,挡住落石和毒雾,空气里传来“嗤嗤”的腐蚀声。
他低声道:“走!出口在那儿!”他冲向窄缝,长袍擦过石壁,带下一片青苔。
董文翊拉着林瑶钻出,阿布都扛着铲子挤过去,粗壮的身躯卡了一下,骂了声娘才钻出。乌尔图最后一个,木杖撑住裂缝,青光一闪,石室轰然塌陷,尘土飞扬,遮住了晨光。
夜风吹过山坡,吹散了硫磺味,四人站在一片乱石间,远处树林里手电光仍在闪烁,像黑市团伙不甘心撤离。
林瑶喘着气,低声道:“咸丰陵,水魂……龙脉的第二锁。”她看向乌尔图,语气锐利,“你还知道什么?”
乌尔图眯起眼,低声道:“我知道的,会在路上。但得先活着到那儿。”他转过身,朝黑暗走去,木杖划出一道浅痕,背影瘦削却坚定。
他停下脚步,低声抛下一句:“咸丰陵见,冬至前到。”随即隐入晨雾,像从未出现。
董文翊低头看着手里的绢帛,眼神复杂,低声道:“承德……水魂。”他的声音低沉,透着一股果断,却掩不住一丝迷雾。
喜欢千古盗踪,从清墓开始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千古盗踪,从清墓开始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