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谅是杨坚最的儿子,同样受到杨坚的钟爱。既然给杨广机会,他不中用,换另一个儿子就是了,杨坚认为任何人出征,结果都一样。以尚书左仆射高颎为汉王长史,周罗喉为水军总管,讨伐高句丽。
但事与愿违,杨广随口的几句话都一语成谶,因涨水和瘟疫,隋军并没有对高句丽实施直接的军事打击,而婴阳王立即遣使谢罪,上表称“辽东粪土臣元”,算是终止了这次战争。
隋军并没有败,如果没有杨广之前的反对,这个结果并非不可接受。可是正因为有了杨广之前的反对,就显得杨坚败了,败给了杨广。
独孤皇后埋怨杨广:“你为什么要忤逆你父皇?哪怕你顺了他的意,领兵出征,即使打了败仗也比现在这样强。枉费了母后留你在京城这几年的苦心。”
杨坚早就开始冷落太子,也一直默许杨广留在京城。本来水到渠成的事,也因为杨广这次违背杨坚而出现变数。
如果杨坚此时垂垂老矣,行将就木,杨广高瞻远瞩的预见性可能让杨坚欣慰。可是现在的杨坚还处在年富力强之际,而且随着国力日盛,年龄日长,杨坚变得更加多疑、猜忌,这也是他一直没有颁布更改太子召令的原因,而杨广一直不肯广交重臣,也有这方面的考虑。
事与愿违的是,高句丽突然的犯边,让杨广没顺着杨坚。
这一世,杨广虽然还只是一个藩王,却从没想放过高句丽,只是不在其位,很多事只停留在他的脑海里。
在杨广看来,只要和高句丽动手,就不是只为了教训他,让他屈服,而是彻底吞并,所以杨广秉承着慎重的态度,打算一战而定,却没能和杨坚达成共识。
不过虽然这次没能让杨坚舒服,但好歹是亲父子,杨坚又一直很钟爱这个次子。如果不是杨广当着满朝文武的面胜他一筹,也许就不会让杨坚觉得丢面子。
表面上一切都风平浪静,但太子之位似乎也停止了向杨广招手。杨广也只能在心中苦笑,实在是高句丽在他的心目中有很特殊的位置。现在回头想想,有些过激了。
不过杨广心中并未起多大的波澜,他本来也没有为了太子之位主动出击。最直接的,神不知鬼不觉杀了太子对他来,一点儿都不难,太子身边有梵清惠也没有用,就算杨广想直接当皇帝,都不用等这么久。
杨广只能安慰独孤皇后,他这个时候反而怕母后跑到父皇面前为自己叫屈。杨广的问题本来就不是对错的问题,杨坚不是不懂,而杨广是最合适的继承人杨坚也不是不清楚。但从杨坚的角度,适当的压制一下杨广,更恰当。
杨广在朝中更加孤僻,一言不发,与父皇之间也显得生分。
这时扬州传来消息,江南有人搞事情。
杨广很意外,以当下江南乃至整个大隋的形势,叛乱可以是一个双输的局面,对谁都没有好处。唯一的作用,可能就是给有镇守江南责任的杨广制造麻烦,而这些反叛者,不过是沦为炮灰、牺牲品。
杨广考虑的是叛乱必败的局面策划者不可能看不出来,那么她这么做的目的难道仅仅是为了恶心自己吗?
用这么多饶牺牲,仅仅是为了向皇帝证明自己对江南安抚的无效?如果真是如此,那这些牺牲者就连蝼蚁都不如了。
当然,这成千上万饶性命如果能换回自己栽倒在登上帝位的路上,也体现了他们的价值。
对于这意料之外的事情,杨广心中没什么波动,对于针对自己的险恶用心,杨广也不觉得愤怒。
策划者的初衷在杨广看来,完全就是异想开,她根本不知道杨广在江南的布局。
江南所有有势力的团伙都已经被青龙会渗透的极深,有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杨广,佼佼者如水龙帮、巨鲲帮、海沙帮,青龙会的人已经登上高位,完全可以左右最高层的决策。只是没人知道,连他们自己都不知道他们背后的大老板是晋王杨广。
只是叛乱这种事不敢轻易答应,尤其是在吃的好、喝的好的时候,这才反应到鱼赞这里。
杨广一直认为江南没有经历战火的洗礼,一直隐藏着不安定因素,自己的那些安抚手段其实效果没多好,真正靠的还是大隋整体的武力威慑。
江南的隐患一直都在,要不要借着这次机会一举解决?
想赚钱,一定要靠商业。可是商业团体的规模过大,就会威胁统治者的统治。所以统治者总是试图消灭门阀,但不能否认他们在整个社会中的作用。
杨广在江南一直鼓励商业发展,却也一直在企图限制商业团体的规模。
他释放豪族门阀的家奴,还他们自由民的身份,这是在削弱门阀的人力。
而在渗透民间团体(帮会)的同时,也在扶持他们经商,像航运、酿酒、制盐、制药,甚至是制造兵器,这又是争夺门阀的财力。不只为了繁荣地方、造福百姓,还可以压缩南方世家大族的生存空间,使他们难以再扩张,甚至逐步萎缩。
这些世家想用官方力量迫害这些帮会,把利益收回到自己手中,奈何这些帮会背后是杨广。这些帮会不但没有被取缔,反而日渐壮大。
杨广是站在最顶层,联合人口基数庞大的中下层民众,挤压处于上层的世家大族。时间虽短,已初见成效,而这只是开始。
毫无疑问,人力是最大的资源,前世掌握丐帮人力的乔峰,轻而易举的就反过来制衡黄家。黄家就是再有钱,也不得不被乔峰牵着鼻子走。
但杨广到江南的时间毕竟太短,门阀已经累积了几百年,刚刚进入商场的帮会还在摸索,基本就没什么财力可言。但因能组织起的人多,所以不容视。
造反没钱不行,但没人更不校农民起义,哪个有钱?
(本章完)
喜欢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武侠穿越从寻秦记开始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