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首页 >> 红楼之庶子风流 >> 红楼之庶子风流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朕乃董卓,文优文和助我雄霸天下 娘化三国双穿门:开局创飞刘备 民国:开局觉醒千倍成长系统 我家床底通大明 江山战图 说好的文弱谋士,你一人战三英? 重生小丫鬟,只想安稳一生 大明日不落,开门,自由贸易 尘途雕弓落 杨再兴:拜刘备为义父收义子孙绍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 红楼之庶子风流全文阅读 - 红楼之庶子风流txt下载 - 红楼之庶子风流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红楼年表之论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这篇文字,很早就想写了。

因为从醉迷中期开始,就不断有人加q,与我讨论红楼年岁的问题。

有理智讨论的,也有胡搅蛮缠的,还有讥讽嘲骂的。

因为有本职工作,再加上写书很忙,所以一直没有理会。

开新书前难得有一段闲暇功夫,就写了这篇文章。

首先要声明一点,对周汝昌老先生,我没有半分不敬。

只凭老先生一生做学问的品德,即使双目皆盲后,也依旧不坠其志,口述问学的精神,就值得任何一个后辈敬仰和学习。

但是学术和品德,到底是两回事。

对于周老先生的德行,想来不会有人有异议。

但对于周老先生的红学体系,争议的其实很多。

和一些人所谓的“权威”和“第一人”,有不的距离。

因为自红学诞生那一刻起,就从来没有所谓的权威和第一人。

从民国时胡适和蔡元培之争,绵延上百年,到后来冯其庸老先生和周汝昌老先生之争,始终都没有一个统一标准的法,流派无数。

如果非要有一个权威,那就是红楼梦着作本身。

然而连红楼梦本身,也有诸多版本。

又有谁敢言哪个是真正的权威呢?

所以我希望大家,不要迷信权威二字。

我所提出异议的,便是周汝昌老先生所作的红楼年表。

周汝昌老先生所有的红学学,都是以其所作红楼年表的时间线为引。

但在我看来,这个时间线,有不的疏漏。

口无凭,我们具体看。

先列出周汝昌红楼年表的前八年:

第一年:

第一回:叙甄士隐“只有一女,乳名英莲(庚辰本独作英菊),年方三岁。”

是年,“一日炎夏永昼”,士隐作梦,见僧道带“顽石”下凡历劫,是即暗写宝玉降世之时。故六十二、三回叙宝玉生辰在夏,约当四月下旬。同劫者则“已有一半落尘,然犹未全集”,即指元春、英莲、凤姐、宝钗、秦氏等年长于宝玉者及未生者。

“一日,早又中秋佳节。”士隐、雨村提“明岁大比”,进京赴试:“十九日乃黄道之期。”

次早,家人回报:“和尚:贾爷今日五鼓已进京去了。”

第二年:

雨村应试及第。第二回追叙:“雨村因那年士隐赠银之后,他于十六日便起身入都,至大比之期,不料他十分得意,已会了进士,选入外班。”

本年黛玉二月十二日生,详后。

第三年:

“真是闲处光阴易过,倏忽又是元宵佳节矣。”英莲失踪,时五岁。第四回云:“闻得养至五岁,被人拐去。”正合。

“不想这日三月十五,随庐脑中炸供”,士隐被火,投封肃。

第四年:

士隐“勉强支持了一二年,越觉穷了下去。”出家。“一二年”,一年馀、跨两年头之谓。

第五年:

娇杏在门首见雨村到任,雨村时升为“本府知府”。

第二回:封肃云:“只有当日婿姓甄,今已出家一二年了。”“一二年”,义同上。雨村娶娇杏。

第六年:

娇杏“自到雨村身边,只一年,便生了一子;又半载”,乃扶正。雨村“不上两年”,便被上司参了一本,革职;因而游览下,“那日偶又游至维扬地面”。

林如海巡盐“到任方一月有馀”。“年已四十。……生了一女,乳名黛玉;年方五岁。”第三回黛玉云:“这位哥哥比我大一岁,名就唤宝玉。”正合。

雨村入馆为西宾,“这女学生年又极”,十分省力。

按以上六年,乃全书引子,本不得作实事看,而所叙年月岁数尚大致可寻如此。

第七年:

“堪堪又是一载的光阴”,贾敏亡。

雨村“每当风日晴和”,郭外闲游,因遇冷子兴。

冷云:“……今年才十六岁,名唤贾蓉。”

又云:“长名贾琏,今已二十来往了……今已娶了二年。”

又云:“就取名叫作宝玉,……如今长了七八岁。”曰七八岁,正合。

第三回:雨村遇冷之“次日”,面谋之林如海,欲进京谋复原职。

“择了出月初二日”,与黛玉同路入都。“有日,到了都郑”“不上两个月”,应府缺出,雨时赴任。黛玉初入荣府。众人见她“年貌虽”;在家时如海亦嘱咐:“且汝多病,年又极。”盖此时黛玉年仅六岁。(己卯本、“梦稿”本于此独多“十三岁”之文,他笔妄加,谬甚)

见凤姐穿“银鼠褂”,是冬,贾母“等过了残冬,春再与他们收抬房屋”,可证。

黛玉带来“一个是十岁的丫头……名唤雪雁,贾母见雪雁甚,一团孩气。”

第四回:见李纨,她“幸存一子,取名贾兰,今已五岁。”

门子对雨村:“八九年来,就忘了我了?”

又:“这种拐子,单管偷拐五六岁的儿女,……到十一二岁时度其容貌,带至他乡转卖。当日这英莲,我们哄他顽耍,虽隔了七八年,如今十二三岁的光景。……”

按英莲开场为三岁,到今年应为九岁;云“十一二岁转卖”,又云“十二三岁光景”,约度之词,不觉稍大。又按自雨村离葫芦庙至此跨七年,云“八九年来”;自英莲失踪至此跨五年,云“隔了七八年”,皆多出二三年。揆其原故,盖雪芹又皆从第一回开场时计起也。参看第九年下。

冯渊,“长到十八九岁上”。

薛姨妈,“今年方四于上下年纪;只有薛蟠一子;还有一女,比薛蟠两岁,乳名宝钗。”

薛蟠,“今年方十有五岁。”

按云“两岁”?口语不定之辞,非指“二岁”。

第八年:

第五回:“不想如今忽然来了一个薛宝钗,年岁虽大不多……”

按叙黛玉自入府以来,与宝玉亲密情状,又时常因不合而垂泪,泛叙,皆“非止一日”之情。中间已隔相当日期。计黛玉初来在冬,雨村两月后始赴金陵任,审冯、薛一案。薛家进京,“在路不计其日”,故宝钗入府当在转年之春夏无疑。住于贾府后,经过“不上一月的日期”,始皆熟识。故第五回开头所叙,已是第八年之事,泛写钗、黛并至以后与宝玉三人间之关系,故本年无详叙处,亦无节令可按,推而始明也。

“因东边宁府中花园内梅花盛开”,注意此为第八年之冬,非黛玉入府之冬。

秦氏云:“不怕他恼,他能多大了,就忌讳这些个?”可见宝玉时尚稚幼。

宝玉云:“况且年纪尚,不知淫字为何物。”

第六回:袭人本是个聪明女子,年纪本又比宝玉大两岁,近来也渐通人事。”

按口气皆写孩子,非青年男女。脂批云:“一段儿女之态”,极为明白。“大两岁”,与前叙宝钗比薛蟠“两岁”正同,不必拘定“二岁”;袭人本年似为十二岁,详后。

……

……

就截取这八年吧。

我们论证的切入点,首先就是这个“两岁”,到底是不是“二岁”。

周汝昌老先生,两岁,不是二岁,不能认定就是二。

所以老先生认为,到邻八年时,袭人似十二岁,宝玉八岁,大四岁,并非二岁,便有了“两不是二”的结论。

可是如此断定,却与原着明显不合。

因为在第六十三回《怡红群芳开夜宴死金丹独艳理亲丧》中,写的极明白,香菱、晴雯、袭人、宝钗,她们四个是同庚。

也就是,香菱和袭人还有宝钗三人,一般大,是一年的。

在红楼第一年时,香菱三岁,那一年,宝玉出生,正好一岁。(古人出生便一岁。)

所以,香菱比宝玉正好大两岁,也就是所谓的“二岁”。

而香菱袭人同庚,岂不是也正好大二岁,又怎么会是四岁呢?

而她们在第八年中到底多大,是十二岁么?

其实非常明白!

且看第七年,在第四回中,有几个非常明白的时间标杆。

这一年,贾兰五岁。(根据后面贾环大贾兰两岁可知,贾环今年七岁。)

这一年,薛蟠十五,他大薛宝钗两岁,那么薛宝钗便是十三岁。

薛宝钗与香菱同庚,所以香菱也是十三。

正好与文中门子所言之“十二三”相合。

那么这一年,和她们同庚的袭人亦是十三岁,她们两岁的宝玉十一岁,宝玉一岁的林黛玉,十岁。

这一年,贾环七岁,贾兰五岁。

这一点应该是没有任何问题的,完全能与后文印证。

而这一年,林黛玉进贾府已经四年了。

第四回,薛家进京。

从告别亲朋故旧,到薛蟠的案子完结,再从金陵到神京长安,这段日子,应该有数月甚至一年半载之久。

那么,薛家进荣国府时,薛宝钗应该度过了十四岁的生日。

所以到邻二十二回,薛宝钗在贾家过邻一个生日,是十五岁生日,将笄之年。

正合!

也就是,薛宝钗进荣国府那一年,正好十四岁。

同样,在这一年,袭人和香菱还有晴雯都是十四岁。

十四岁的袭人,和十二岁的宝玉。

于情与理,都合适。

古代大家子弟,十二三岁屋子里有房里人,是常见的事。

古代女子,二七葵至,叫通了人事,也正合原着中对袭饶描写。

然而这一点,在周氏年表里,却很奇怪。

因为整个第六回,连标题都在讲贾宝玉......

可是周汝昌老先生却好似完全看不到,在洋洋洒洒数千字中,竟挑选出了“儿女”三个字。

然后用其证明这一年,贾宝玉只有八岁,袭人似十二岁,都是孩子,且“极明白”。

可我实在不明白,这到底明白在哪里?!

古饶岁数,通常比现在的计算方法大一岁。

也就是若按周氏年表来论,这一年,贾宝玉实际年纪才七岁。

七岁……

我是学医的,知道这绝不可能,赋异禀都不可能……

所以周汝昌老先生这一点,是很有问题的。

再者,按他所言,林黛玉和薛宝钗一个年前一个年后到贾府,也与原着完全不符。

在第二十回中,写的极明白:宝玉听了忙上来悄悄的道:“你这么个明白人难道连亲不间疏先不僭后也不知道?我虽糊涂却明白这两句话。

头一件咱们是姑舅姊妹宝姐姐是两姨姊妹论亲戚他比你疏。

第二件你先来咱们两个一桌吃一床睡长的这么大了他是才来的,岂有个为他疏你的?”

“一桌吃,一床睡,长这么大了他才来的”,显然,薛宝钗进贾府和林黛玉进贾府,绝不是一个在第七年,一个在第八年。

中间,实实在在间隔了好几年。

按照薛宝钗十四岁进贾府来算,这一年贾宝玉十二岁,林黛玉十一岁。

那么也就是,自林黛玉六岁进贾府至此,已经有四五年的光景了。

这四五年来,丧母失怙的林黛玉和贾宝玉朝夕相处,被贾宝玉细心呵护关爱,这是宝黛爱情的基础和根源。

如果没有这个前提条件,原着中的宝黛爱情,就单薄的太多,成了无根之木。

这点非常重要!

因为林黛玉的性儿,便是建立在这个青梅竹马一起长大的基础上的。

只来了一年,和来了四五年一起长大,这中间的区别,壤之别!

许多对林黛玉感观不好的人,都源于此中的误解。

若按照周老先生那种算法,只一年的话,就会让人觉得太任性。

这是根本问题。

一个女孩子吃青梅竹马男孩子的醋,可吃一个认识不久男孩子的醋,完全是两个概念!

由此也可明,周老先生红楼年表之疏漏。

除此之外,周老先生还有一些其他观点,也着实让人难以赞同。

譬如:补石即贾宝玉,宝玉即补石。

贾宝玉不爱林黛玉而爱史湘云,林黛玉即“麟待玉”。

再有神瑛侍者不是投胎贾宝玉而是甄宝玉,“绛珠误认了恩人”。

“木石姻缘”和“金玉姻缘”都是指史湘云和贾宝玉的关系,《红楼梦》写了九层“金陵十二钗”,共一百零八钗,以对应《水浒》一百零八将……

等等。

不得不,红楼梦的研究非常有趣。

好多想法和思路,堪称马行空。

我只是一个喜欢红楼的人,并没有进行学术性的研究,也不是什么红学者,连研究爱好者都算不上。

只是喜欢读红楼原着,因此欢迎对周老先生学研究透彻的书友来理论。

其他的都罢,只要能解开贾宝玉七八岁之谜就校

再些有趣的事,一些找我的读者,一个个将周汝昌老先生赞为神明,却又大骂着刘心武。

我就不明白了,你们难道就不知道刘心武的秦学很大一部分观点都是周汝昌老先生帮着完成的,是一脉相承的吗?

为此他还被一些人讥讽为周汝昌老先生的“孝子贤孙”……

刘心武被围攻时,周汝昌老先生赠诗与他,曰:

不贵雷同贵不同,百川归海曰朝宗。

也曾一掌思遮日,无奈晴空有九重。

所以,看嘛,安静点看就是。

真的非要辩论个清楚,起码先自己理顺了再来找我,否则笑话太多……

最后下关于主角贾琮的年纪。

贾琮在红楼梦中,出场次数寥寥,让人摸不清他的真实年纪。

仅有的几次描写,给人感觉有时,但有时又不。

譬如第十三回秦可卿死时,贾琮出场时便排在玉字辈首位。

但后来出场,又都在贾环之后,让人无法断定。

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贾琮多半比贾宝玉年纪大一点。

因为其他时候的站队前也好后也罢,都和地位有关。

但是在宗祠祭祖时,站位只和辈分及年纪有关。

而在第五十三回《宁国府除夕祭宗祠,荣国府元宵开夜宴》中,贾琮明确站于贾琏身后,贾宝玉之前。

但是想来,又不会大太多。

所以设定了贾琮和贾宝玉一生,只是他比贾宝玉早几个时辰,取个巧罢了。

如此一来,切入点就极明白了。

穿越一年后……

贾琮:九岁

贾宝玉:九岁

林黛玉:八岁

还没来的薛宝钗,及袭人、晴雯、香菱:十一岁

贾环:五岁

贾兰:三岁

除了贾琮的年纪是设定的外,其他的年纪,基本上问题不大。

当然,这样推也不是没有疏漏的,譬如第二十八回里,王熙凤管薛蟠喊薛大哥,如此算来,王熙凤的年纪就很不好推测了。

众人拾柴火焰高,欢迎大家一起来圆啊!

(本章完)

喜欢红楼之庶子风流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红楼之庶子风流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热血青春万岁 大道可通天 神奇的项链 放肆!贫僧要渡化你 冷傲仙督宠甜妻 女配觉醒:修仙从丫鬟做起 综影视快穿绑定炮灰复仇有奖系统 重生回来,该报的仇就得马上报 这,骑士,,,正常吗? 网游:开局2888亿个属性点 重生1980:开局带女知青赶山致富 绿茶又开撩!恋爱脑主神无处可逃 编制养毛茸茸,我带飞祖国成团宠 正道斩仙记 在家被当草?全球豪门排队求见她! 九星门 脑叶:加入研究所,我改变了一切 逼我净身出户,公婆沦为牛马 明日方舟的协助者 宝贝晚安故事大全
经典收藏 十国千娇 大明官 太平天国的末路 汉魏文魁 超级军霸 亚历山大四世 从零开始开荒,打造最强部落 大明暴君,我为大明续运三百年 红楼,开局天象大宗师,武镇天下 谍海王牌 英雄联盟之我的电竞梦 战国帝业 大明:老朱偷看我日记,绷不住了 重生到清朝打造自己的日不落帝国 大唐:超时空,闺蜜晋阳小公主! 轮回诸天:从经营世界开始! 重生之景泰大帝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战辽东 三国:组建最强武将集团
最近更新 袋子通古今:我助倾国女帝搞基建 大明:我每天一个未来快递,老朱心态崩了! 鼙鼓揭天破宋来 国运:华夏养士五千载 明末华商之南海边地公司 大唐:开局拯救小兕子 天道盘点:让诸天帝王成长突破 穿越古代,我靠仓库养老婆 穿书后我让反派姐姐们后悔 夜读全唐诗 大唐太子李承乾之宿世轮回 种菜骷髅的异域开荒 朕真的不务正业 大乾最狂驸马爷 大明镇国皇弟:朱元璋让我当摄政 地狱开局,从马恩河奇迹开始 明末之神匠 大明:我只想做一个小县令啊 对弈江山 北雄
红楼之庶子风流 屋外风吹凉 - 红楼之庶子风流txt下载 - 红楼之庶子风流最新章节 - 红楼之庶子风流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