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首页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目录)
大家在看 红楼公子如翡 三国凭实力截胡 崛起之第三帝国 我是一个谋士,擅长抄家灭门 正德变法:捡到历史学生的书包 征服世界:从击杀穿越者开始 帝国皇太子,老子不干了! 三国之负天下 纨绔世子,以谋夺天下 三国:十倍速度,貂蝉说我太快了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全文阅读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txt下载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 - 好看的历史小说

第67章 农事

上一章 书 页 下一章 阅读记录

清风书院,藏书楼。

果不其然,辩会结束头两日,众多师生日日来借阅韩柳孔的各类着作。然第三日起,来读书的师生日渐减少。五日后,仅剩寥寥数人。

刘子仁心翼翼归还《昌黎先生集》和《五经正义》,收好抄写内容,抱拳道:“诸位同窗,我先行一步,今日家中收芋艿(芋头),我需赶去田间劳作。”

“既有农务,不可耽搁。”李佑放下书本道,“我正闲得无事,下山帮你吧。”

刘子仁忙推辞:“不必,不必。”

李佑欲深入接触农民,须先学干农活,否则难与农民真正沟通。在其强烈要求下,刘子仁只好带他去地里。费如饴不愿独自看书,退还《金刚经》,与二人一同离开。

藏书楼书籍不可外借,只能在楼中阅读或抄录内容。

路上,李佑问:“今年芋艿收成如何?”

刘子仁详解:“去年试种,今年才知其性。听人,芋艿需壅土培根,否则根须散长,芋艿结得又又稀。去年不懂,胡乱种植,今年或能丰收。”

“原来如此,真是术业有专攻。”李佑确实未接触过农事。

芋艿原产中原,《齐民要术》便有记载,唐时已广泛种植于河南。刘子仁家的芋艿,是从邻镇买来种芋栽的——此物种耐旱耐涝,不择土壤,近年河南多地农户争相引种,镇上周遭村落皆有种植,甚者靠卖种芋赚得银钱。

两人下山,很快到目的地。刘子仁家与徐颖家一样,有几亩私田,但不够养活家人,便又佃耕学田。他两次乡试落榜后,亲自下田耕地的时间越来越多。

“这是我家佃耕的学田。”刘子仁指着前方。

地里已有刘子仁的父母、妻子、弟弟和弟媳在劳作,就连他六岁的儿子、三岁的女儿,也在帮忙捡拾被遗漏的芋艿。

李佑认识刘子仁家人,坚持一番后,卷起裤腿、袖子帮忙。锄头数量不够,李佑没机会挖土。

刘子仁:“芋叶可裹麸饼蒸食,叶柄剥去硬皮能腌咸菜,老叶可作牲畜饲料,镇口有农户收去喂猪。贤弟若欲劳作,便去采些芋叶吧。”(可以吃是可以吃,但是要处理得当,不建议食用)

李佑从善如流,蹲在地里采摘芋叶。此时已近深秋,鲜嫩叶片不多,他只摘得半筐,而刘母已采了满满一竹篓老叶——接下来几日,刘家怕是要顿顿吃蒸芋叶配麦麸粥了。

刘子仁身为秀才,此刻正挥锄挖芋艿。他虽获苏氏资助,但未考上廪生、举人,随着年岁增长,资助越来越少。若明年仍考不上举人,就只能在藏书楼免费看书,其他资助项目都会取消。

他越挖越兴奋,喜道:“壅土培根后,芋艿果然结得更大更密,至少比去年增产三成!”

“恭喜,今年丰收了。”李佑笑着,“我教刘兄一个法子,可将芋艿切片晒干,或捣成芋粉做成饼饵出售,比卖鲜芋更耐储存,能卖得更多铜钱。”

“此言可真?”刘子仁高欣。

“刘兄若是不信,可先少量制成芋干,拿去镇上试着售卖。”

“那便试试。”

转眼间,芋艿已挖满两筐,刘子仁的弟弟立即挑走。李佑连忙捡起锄头,让刘子仁教他挖土的诀窍。

挖了一阵,腰酸背痛,这活儿比练武还累人!

李佑咬牙坚持,问道:“刘兄,你家的田租如何?”

刘子仁解释:“现在还好,我考上秀才之后,就请求山长佃耕了学田。学田的租子要少些。另外还给辱了几亩私田,私田的租子可就高了。还要看田地的好坏,上上田每年交租两石以上,下下田最少也得交租一石。”

李佑又去问刘父,想知道更普遍的数据。

很快得知,田租高低,全看地主是否仁义。

田租并不按比例收取,而是根据田地好坏,事先就定下具体数额。丰年还好,灾年特别艰难,只能硬着头皮拖欠租子,经常有人因为欠租卖儿卖女。

非但如此,由于灾越来越频繁,地主们开始提前收租——佃耕可以,先交些租子上来做定金。

仁义的地主,田租约为收入的三成。

一般的地主,田租约为收入的四成。

贪婪的地主,田租在收入的五成以上!

而且,几乎所有地主,都是大斗进、斗出。即,借给农民粮食,用斗来装盛,收租的时候则用大斗。

就算地主仁慈,家奴也会耍诈,没有太大区别。当然,想要掌握更详细的数据,李佑还得走访更多农民,最好是写成一篇农民调查报告。

半下午,刘子仁把妻子叫到一边,让她赶紧回家煮饭,低声叮嘱道:“煮饭时多煮些芋艿,再掺半把粟米。”

“我省得。”妻子李氏点头。

见李氏突然收工,李佑立即扔下锄头,抱拳道:“刘兄,我还有书要看,就不帮你挖芋艿了。明日再会!”

刘子仁又是尴尬又是感动:“这……这怎好意思,要不吃了饭再上山吧。”

“吃了饭再回书院,色早就黑透了。你们忙,我走了。”李佑完就走,根本不给对方挽留的机会。

刘子仁目送李佑上山,心里难受得很,于是继续埋头挖芋艿。

信步回到宿舍,苏如鹤、苏爽都不在,反而是徐瑜等候许久。

“徐兄!”李佑拱手问候。

徐瑜拱手还礼,递过来一封信:“柳督学给你的。”

“柳督学走了?”李佑问道。

“走了,”徐瑜笑道,“他来去都不喜惊动旁人,只给苏山长留了一封信。”

李佑拆开信一看,信纸有好几页,全是柳玭新写的文章。

粗略读完,李佑感觉没啥意思,或许对一些迷茫的儒学弟子有用,对自己而言却没什么帮助。

徐瑜见李佑身上沾有泥土,不由问道:“贤弟耕种去了?”

“长卿兄家里收芋艿,我去帮忙而已。”李佑道。

徐瑜叹息道:“农事艰苦,我也尝试耕作过,农忙时节干几就累坏了。”

李佑笑着:“阁下出身显贵,自不必做这种卑贱之事。”

“农事怎能言卑贱?下一等一大事也!”徐瑜立即反驳,神色哀恸道,“开成年间,浙江大灾,我亲眼见流民易子而食!你可知世间有此惨事乎?”

李佑收起笑容:“徐兄,我就曾为流民,又怎会不知流民事?”

徐瑜惊讶道:“贤弟不是苏家子?”

李佑解释:“咸通十年,北畿大旱。我的大哥被饿死;乾符元年,姑姑被卖了换粮,爷母遭匪贼掠杀。我当时只有十岁,带着六岁的幼妹,游走于灾民之间,什么惨事没有见过?我于苏家,可称义子,也可称家奴。把户籍上我的名字勾掉,我就立即变成流民。”

“竟是如此。”徐瑜难以置信。

在李佑接触的人里面,张守义是坚定的造反者,林渊是可以培养的造反者,刘子仁是能够吸收的造反者。

眼前这个徐瑜,似乎也可试探一番。

李佑问道:“徐兄,你尝过挨饿的滋味吗?”

“尝过,有段时间吃不饱。”徐瑜答道。

“每都能吃饭,你这哪是挨饿?”李佑感觉很好笑。

徐瑜点头:“也对,我那不算挨饿。”

士绅大族的家道中落,跟普通人想象中不一样。徐家最惨的时候,只剩几十个奴仆……因为灾荒,发不起工资,家奴全都跑了。

多惨啊!

就这样,族亲还来嘲讽,指着他们家:“看,这就是清官之家。”

真的是清官之家。

徐瑜的曾祖父,死后追赠荣禄大夫。祖父,死后追赠光禄大夫。父亲,死后追赠光禄大夫,可秤的上国之栋梁。

连续三代都是高官,而且又身处江南,居然只有几十个家奴。还因灾而发不起工资,导致家奴跑得精光,这不是清官是什么?

两人结伴去食堂,一边吃饭,一边聊。

聊着聊着,李佑忽然觉得“徐瑜”这名字顺口,便问道:“徐兄府上何处?”

徐瑜答:“陈州人氏。”

“可是颍水边上那个陈州?”李佑追问。

“正是,州城临颍水而建,盛产漆器、绢帛。”徐瑜点头,“贤弟对陈州有耳闻?”

李佑笑道:“曾听商队过,颍水鱼肥米香,是个好地方。”

徐瑜摇头叹道:“近年水患频发,好地方也苦了百姓。”

两人话题渐转农事灾情,李佑暗忖:陈州地处河南,若举事,必是要经略的地界……

喜欢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

上一章 目 录 下一章 存书签
站内强推 古典白话合集 武道绝峰 太子妃她只想搞钱 明日方舟的协助者 蛇王要报恩之报恩的N种方法 综影视:她,不走寻常路 装在盒子里的灵异故事 黑童话【现代】 港岛雪夜 大道可通天 恐怖 快穿之男配上位记 蓄意重逢 仙中枯骨 穿越者觋的新书黎明千年 盗笔之主打一个陪伴 我真的没想过要重生啊 综影视之宫斗赢家 柯南之薄荷味白鲸 我有一尊炼妖壶
经典收藏 重生为赵昺,我为大宋续命五百年 大秦逮捕方士,关我炼气士什么事 大明:家妻上将军 造反我没兴趣,父皇别害怕 庶子风流 夺宋:水浒也称王 元初小道士纵横天下 我刷视频通古代,古人都亚麻呆了 工业中华 银狐 重生大明:这位子就该我来坐! 大明:开局救下袁崇焕,朱由检彻底杀疯了 这次由我南中主蜀汉,续命五百年 通史演义 战国帝业 大明:朱雄的崛起与征途 穿宋,造反!【变宋】 英雄联盟之高校联盟 大汉帝国 新语新编
最近更新 穿成国公府庶子考科举 九龙夺嫡:被贬北凉,六皇子飘了 东汉不三国 天下长宁 家父吕奉先 大明:家妻上将军 曹操的痞军师 穿越杜荷,开局李承乾谋反 请摄政王赴死 祖上徐达,开局硬刚努尔哈赤 我的餐馆通古代 风雪持刀人 乱世:整活小砖家 大秦:朕准你当咸鱼了吗 三国之召唤梁山好汉 隋唐群英传:最全隋唐演义 镇国谋士 天灾人祸流放路,满门忠烈有我护 战火燎原:吞丹!灭天狼! 大明:我在永乐当灾星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 身无分文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txt下载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最新章节 - 唐末:从一介书生到天下共主全文阅读 - 好看的历史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