木头绑的木门,轻轻一推就开了。
胡惠芸出来倒掉锅里的刷锅水。
其实就是清水,家里做完饭的锅直接加水煮猪食,更是把洗了好几遍的刷锅水都倒进了猪食槽里。
“芸?咋这个时间在家?没去上学吗?”她记得还不到学校放假的时间才对。
“姐,姐夫你们回来了。
这不是今年的雪格外大,班里跟宿舍里取暖都是问题,校长让我们自己回家复习,过段时间再回学校考试。”
学生老师白在班级里,晚上在宿舍里的取暖要用很多煤。
学校哪里支撑得起,是上头会拨钱,但是今年冬格外冷,想要买煤哪有那么容易。
排了半个月时间才买到半车煤,才够用几?
索性离放假也没多久了,回家复习算了。
胡惠知走的有些累,摆了摆手进了堂屋,没注意到胡惠芸带着委屈想开口的眼神。
晚上胡惠知跟妹妹两人一张床,王旭阳跟王新华挤一挤。
他睡的床本就窄,这下再睡一个成年人更是挤不开。
睡到半夜王新华直接趴到王旭阳的身上睡。
王旭阳被压了一整晚,半睡半醒间想着以后再也不在丈母娘住了。
太不安全了,被鬼压床了一晚上。
第二早上醒来才发现是舅子骑在他身上睡,还用两个手紧紧抱着他两个胳膊。
怪不得他一晚上想动动不了,被压麻了。
苏玉英跟胡志强两人这晚上并不在家,直到后半夜两人才回来,并没有发现闺女女婿回来了。
两人一大早出发去了苏玉英的娘家,她爹娘虽然早就去世了,但是娘家还有兄弟,每年倒是也经常走动。
苏家生产队那边山地多,经常有人打野鸡野兔。
这不是快过年了,他们想去换两只回来过年吃,也趁着冬农闲去走走亲戚。
确实是没想到胡惠知跟王旭阳会突然回来。
毕竟乡下种地看气,下雨下雪能在家休息。
但是在城里上班可不一样,就算上下冰雹也得照常上班。
“大丫头啥时候回来的?我们昨去你大舅家,后半夜才到家。”
着从一边的雪堆里扒拉出几只处理好的野物,两只野兔子和两只野鸡。
看起来都不算大,但是也很难得了。
家里养的鸡鸭舍不得杀,得留着下蛋。
年前家家户户会杀猪,但是一般都是把肉卖给收购站,家里留下几斤够过年吃的。
胡家也养了两头猪,一只任务猪,一只算是自家的。
每年都是家里留下十斤肉,其余的全部卖给收购站。
“你们今来的正好,中午给你们炖鸡吃。”野鸡肉劲道,炖蘑菇香的很。
苏玉英冲屋里喊了一声:“二丫过来烧锅。”
一大早王旭阳跟胡新华两人连饭都没吃,提着工具去了河边。
一到冬河面结冰的时候,不少人会去河边打洞捞鱼。
河里面的鱼长时间没有氧气,接二连三的往河面上跳。
大家也很有分寸,够自己吃的就停手,不然可就是薅社会主义羊毛,得上交。
李淑芬怀孕还不到三个月,好在现在农闲不需要干活,每在家做点针线。
家里几个皮子,鞋底没穿几就坏。
她基本上只要一有空就是纳鞋底。
“大嫂,怎么没看见大哥?”胡惠知像是随口一问,随后便去厨房帮忙。
李淑芬手里的针歪了一下,差点扎到手指头。
苏玉英也想起来这事没跟大闺女呢。
“你大哥啊,公社今年开办了养殖场,你大哥各方面条件都不错,给招工的领导塞了个红包,现在也是正式员工了。
虽然工资待遇不是太好,但那也是正式工不是,比留在乡下种地强,还离家近,每下班都能回家。
只不过最近雪下的大,养殖场所有人都留下加班了,听有一处棚顶差点被雪压垮了,可不就得隔一段时间就扫雪。”
胡惠知想也知道她大哥塞的红包不会。
只是当时听她二哥的时候,她还以为她妈会来找她借钱呢。
再不济也会找二哥借钱,只是一直没听二哥这事。
家里的情况胡惠知多多少少知道点。
家里算是大队生活条件比较好了,但也只是吃的比别人好点。
要家里有多少钱也不至于。
每年家里挣的工分算成钱,需要扣除粮食钱,分的柴火稻草,这些分到每个社员家里东西都是要扣钱扣工分的。
一年下来家里能有个大几十块钱已经很不错的了。
条件不好的家庭,每年挣的工分都不够分粮食,年前倒欠队里的钱。
这些钱可不是就能攒下来了,一点到头家里饶日用品,针头线脑,布料,买肉,虽然不多,但是对于收入也不多的家庭,每一笔钱花出去都是很重要的。
家里孩子上学,书本纸笔。
古往今来,只要家里有孩子念书的,钱就跟流水一样花。
处处不值钱,处处要花钱。
一年下来手里还能剩下几个子?
苏玉英手里的钱估计一下子全掏空了。
“大哥一个月工资多少?想必不到一年就能把送出去的礼挣回来了。”
起这个苏玉英是真开心。
一开始她是不太赞成胡新同去公社上班的。
养殖牲畜在哪不能养,他们生产队也有啊,何必舍近求远。
在大队上工还能照姑到家里。
也是胡新同自己非要坚持,要是苏玉英不同意,他宁愿自己出去借钱。
但自从胡新同拿回来第一个月的工资,她的想法彻底改变了。
胡新同知道他妈最喜欢什么,所以第一个月发工资什么也没买,拿着崭新的十八元工资直接回家了。
苏玉英算了一下,一个月十八元,一年就是二百一十六元。
十年就是两千一百六十元,是她想都不敢想的数字。
养殖场是一个全年无休的工作。
按照国家的规定,节假日不放假的都要有补贴,算下来一个月工资也二十出头了。
只花了两百块钱就能买到源源不断有收入的工作,怎么想都是划算的。
胡家还没有分家,胡新同的钱自然是要上交给苏玉英的。
苏玉英想到家里几个孙子也大了,老大夫妻两个手里不能一分钱没有,每个月给他们留下三块钱。
因着这事儿李淑芬也高心不校
结婚六七年了,手里一共还没攒三块钱呢,这下好了,以后每个月都有三块的收入,怎么能不让人开心。
喜欢进城吃上商品粮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进城吃上商品粮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