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下来几,胡为民并没有被鸦儿胡同的那处四合院吊死。
他一边拜托查剑英和陈建公帮忙留意后续进展,一边打听有没有其他合适的房源。
目前来,他并不着急。
一来,他还有地方住,朗润园的房子住得还是很舒心的。二来呢,他的钱也没有到位。
即使现在有房源,他也得找借口拖着,直到资金到位为止。
这,他下班后没有去北影厂找龚雪增进感情,而是跑到了文学社。
这学期,文学社成员激增,查剑英和陈建公忙着以老带新,胡为民也就去过一两次,给新人们上了两堂课。
这次他之所以去呢,也是因为査、陈两人告诉他,新成员经过大半个学期的努力,文学水平已经有了较大水平的提升。
于是呢,就拜托他这个指导老师为新成员们指点一二。
文学社内,对即将到来的胡为民也是万分期待。
如今,胡为民随着一部部经典之作傍身,早已不是当初名声局限于燕京的作家,而是全国知名作家。
从名气到实力,早已不可同日而语。
开学时的两堂课,无法展现出胡为民的文学造诣。现在,机会终于来了,文学社的成员谁都不想错过。
这不,活动还没开始,的活动室内已经坐满了人。
活动室的老吊扇\"吱呀\"转着,却压不住满屋子的窃窃私语。
“听胡老师今要讲《孩子王》的创作思路?”这学期才加入文学社的王一文攥着笔记本,手指不停敲打桌面,“我昨晚把《孩子王》又读了三遍,你们看我这分析笔记——”
旁边戴眼镜的女生凑过来,突然瞪大眼睛:“等等,你这笔记上怎么还画了人物关系图?”
“那当然!”王一文激动地拍桌,“胡老师的伏笔埋得可深了!《孩子王》里埋伏的细节有多少——许多你不做关系图,根本想不到!”
“最重要的是吃透。”老社员李卫国正用钢笔尖挑动书页,他对几个新成员:“胡老师上次来简单讲了《孩子王》的细节处理,我回去重写了三遍《麦收》,居然被《燕京青年报》录用了!”
扎麻花辫的大一女生张晓瑜攥着笔记本,眼睛发亮:“李哥,你胡老师这次来会不会讲怎么写感情戏吗?我写的男女主角对视,室友都像在瞪人......”
“岂止感情戏!”查剑英搬着摞摇摇欲坠的椅子挤过来,“胡老师以前还为我们分析过写作里面的“草蛇灰线”,我按他的在里埋了暗线——结果大受好评呢!”
角落里,同样是老社员的李志强嗤笑一声:“你们这些新人,就知道盯着看。”他神秘兮兮地从包里掏出一本《故事会》,“知道《黄飞鸿》吗?现在全国都抢疯了,作者‘胡一刀’就是——”
“嘘!”旁边女生猛地捂住他的嘴,“这都是猜测!上周查社长特意嘱咐过,谁敢胡乱传播谣言,就踢出文学社!”
这时门轴“吱呀”一声响,所有人倏地安静下来。
四十多道目光齐刷刷射向门口——却只见陈建公抱着一摞资料进来,屋里瞬间安静。
“胡老师马上到。”他推了推眼镜,镜片反着光,“今讲的是‘如何用细节塑造人物’,都打起精神!”
后排突然有人举手:“社长,能提问吗?我准备了二十个问题!”
“我准备了三十个!”另一个学生急忙翻开密密麻麻的笔记本。
陈建公在门口差点笑出声:“好家伙,你们这是要开记者招待会啊?”他转身对走廊喊道,“胡老师,您再不来,这帮孩子要把《孩子王》和《甜蜜蜜》的手稿扒出来研究了!”
走廊传来熟悉的脚步声,活动室里瞬间落针可闻。四十多双眼睛齐刷刷盯着门口,有个女生甚至下意识屏住了呼吸——
只见胡为民的身影出现在门前,手里拿着一本边角卷起的书。
“抱歉,刚被出版社的电话耽搁了。”他笑着走进来,手中的书\"啪\"地放在桌上,扬起细微的尘埃。
那一刻,所有社员不约而同从座位上站起来,热烈的掌声,瞬间淹没了窗外的蝉鸣。
等教室里的掌声安静下来,胡为民开口道:“今我要讲的是如何用细节塑造人物,大家有什么想不通或者是觉得不对的地方,欢迎随时打断我,大家一起讨论……”
胡为民到这里,教室里再次响起热烈的掌声。
“好了,那我们就进入正题。关于人物塑造,我想……”
讲台上,胡为民自信大方地分享着人物塑造心得,台下的文学社成员听得异常认真,胡为民感觉他们的眼睛都是亮的。
活动室本来就不大,又挤满了学生,时间一长,空气浑浊起来,气温也在上升。
即使老吊扇转悠个不停,不少人依旧感觉到燥热难耐,但众饶注意力全都集中在讲台上的胡为民身上,此时就连擦汗都是一件奢侈的事情。
中文系老师站在临近教室门口的位置,跟在场的文学社成员有很大的不同,他是站在老师的角度上,看胡为民的视角不自觉地就会带着审视。
正所谓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别管胡为民的作品多么受欢迎,他的文学造诣多么高深,但见到胡为民那张年纪轻轻的脸他内心难免带上点不信任。
毕竟文学创作和讲课是不一样的。
可他在门口听了一段时间后,心中对胡为民有些佩服。
就这短短十几分钟,胡为民将人物塑造的那些技巧深入浅出地讲出来,并且还连带着关联了不少矛盾和感情的描写内容,文学底蕴面之广,让这位老师都自愧弗如。
“诶,剑英,胡老师讲的你都听明白了吗?”刘振云问查剑英。
“嗯,你觉得很难懂吗?”
查剑英奇怪的看了他一眼,讲的都这么明白了,难道他还听不懂?
刘振云顿时苦恼,转头看向大眼睛直勾勾瞪着讲台的陈建公,异常认真,“建公,你听懂了吗?”
陈建公头也不回,干脆地点头道:“听懂了!”
“怎么,你没听懂?”
两饶目光让刘振云有点破防,“你们都听懂了,就我没听懂,难道我不适合写作?”
“你听不懂也得听,胡老师讲的东西都是基础,对文学创作非常实用。再了,你还可以记在笔记本上,等课讲完了,自己在努力理解嘛。”
刘振云觉得他得有道理,感谢道:“你得对,我本来基础就差,不该和你们比的。”
接下来的时间里,他开始用笔记录胡为民所讲的所有内容。
好记性不如烂笔头,他觉得很有道理。
时间慢慢的流逝,站在讲台上的胡为民道:“好了,今就给大家分享这么多。接下来就是交流互动的环节,同学们有什么想要和我交流的现在可以提出来。”
他刚完话,底下的胳膊齐刷刷地竖了起来,胡为民手指在空中虚指,最后选定了一位坐在后排的戴眼镜女生。
“胡老师,请问您有女朋友了吗?”女生看着柔柔弱弱,提出的问题却生猛无比。
活动室里顿时响起一阵善意的哄笑,甚至有男生吹起了口哨。
在荷尔蒙飞扬的场合里,这样的提问实在太过于能够引起大家的共鸣。
胡为民年纪轻轻就在文学创作的道路上闯出了一片地,更兼本人英俊潇洒,比起他讲的内容,在场很多人,尤其是女生,对他的个人问题更为关心。
“女朋友这个话题太过私人了一点。不过既然你们都想知道,告诉你们也没什么,本人目前有对象。”
“唉!”
教室里一片哀叹声,显然他的回答伤透了不少女同学的心。
“咦?”
与之相反的是男生,他们都好奇,是什么样的女性,能让胡为民这样的才子倾心。
胡为民双手向下虚压,“同学们,对个人问题的提问到此为止。接下来同学们要提点有建设性的问题,否则的话,我会比较失望。”
众人凛然,然后纷纷举起手臂。
胡为民发现了人群中一个熟悉的身影,“这位同学,你有什么问题?”
“胡老师,我叫刘振云。我想问,《孩子王》里的谢老师形象特别真实。您是怎么塑造这种有瑕疵却又令人敬佩的角色?”刘振云站起身,在众饶目光中,激动提问。
原来是他,胡为民点点头,回答道:
“谢老师的原型是我在农村时的中学老师。他裤脚永远沾着泥点子,板书却一笔一划——人从来没有完美无缺的。比如他偷偷抽烟被学生发现那段...哈哈,其实是我亲眼所见,我的中学老师慌得把烟头藏进粉笔海”
“但这样会不会削弱人物的崇高感?”刘振云继续提问。
“不会,因为谢老师是真实的,他是千千万万个乡村教师的集合体。”
“胡老师……”
直到半个时后,成员们的提问才堪堪结束。
“谢谢胡老师!”
同学们站起身,最后一次为胡为民送上热烈的掌声。
喜欢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请大家收藏:(m.tuoyuekeji.com)重生79:离婚后,我成了大文豪悦看书院更新速度最快。